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新疆地区土地荒漠化及防沙治沙现状,以及在试验基地沙丘上进行的沙漠滴灌种植榆树试验,通过对沙漠榆树栽种模式、灌溉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及效益分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滴灌沙漠种植榆树模式。试验研究证明:利用滴灌技术在沙漠上种植榆树治理土地荒漠化是可行的,对新疆地区治理土地荒漠化有着重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窦贤 《环境教育》2006,(6):71-74
联合国大会确定2006年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为同这一主题保持一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宣布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以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得红 《青海环境》2003,13(2):55-59
根据第二次全省荒漠化监测成果,分析了荒漠化形成过程、危害及治理成效,说明了治理三江源头荒漠化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初步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1):22-22
2月1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06年世界环境日庆典将在这里举行。这也是世界环境日庆典首次在北非国家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略介绍了天然纳米材料-膨润土在国内外环境保护和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概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侯巍巍 《青海环境》2005,15(1):33-36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4年6月通过了世界第一个《防治荒漠化公约》。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也涉及到防治荒漠化的内容和措施,但由于相关法律还不完善,荒漠化问题仍十分严重,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如何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刘书润 《绿叶》2013,(10):83-86
荒漠化通常被认为是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地荒芜、贫瘠、环境恶化,治理荒漠也因此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但事实上,在荒漠化的问题上存在很多认识误区,流行的治理方法也不尽人意。特别是对于那些无需治理、具备重要生态价值的荒漠进行人为治理,不仅不能保护环境,反而破坏了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瞭望窗     
小君 《环境教育》2006,(4):56-56
世界环境日主题锁定“沙漠和荒漠化” 2月1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06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庆典将在这里举行。这也是世界环境日庆典首次在北非国家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  相似文献   

9.
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发展程度高,危害严重.目前,新疆的荒漠化面积为104.4×10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5.25%.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影响下,新疆的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威胁到绿洲生态环境.近几十年来,新疆过度开垦和人口增长过快已经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的耗用和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因此,防治荒漠化,是实现荒漠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简要论述新疆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人类面对荒漠化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是当今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针对这一长期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人类面对荒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前沿动态     
世界环境日主题锁定“沙漠和荒漠化”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宣布,2006年世界环境日庆典将在阿尔及利亚举行,这是世界环境日庆典首次在非洲国家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地球陆地表面的40%属于旱地,上面居住着全世界1/3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上游及源流区草原荒漠化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环境恶化、草地开发利用失衡、草原荒漠化日趋严重的问题,提出具体规划和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治  杨柳 《四川环境》1996,15(1):71-75
本文概述了全球荒漠化的分布与危害,并以我国内蒙古草原遭鼠害导致严重沙化为实例,着重分析了甸沙漠化分布现状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强调了保护生态瓣重要意义。总结我国40多年防风治沙的成果和我国青海沙珠玉治理沙化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建设绿色工程等综合防治风沙的对策。肯定了中国防风治沙,保护生态环境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1,(7):71-71
荒漠化治理建立新机制 由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等组织主办的“2011荒漠化国际论坛”近日召开,论坛以“树立大自然意识,把土地完好地移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主题。以往治理荒漠化只求投入不求产出的模式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治理荒漠化必须建立新机制。治理荒漠需启动民间资本和民间力量,才有利于实现产业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04,(4)
今年的6月17日是人类第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当天在德国波恩举行了系列活动,呼吁国际社会投入更大力量,防治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工作人员马克斯对新华社记者说,当天举行的活动包括有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德国当地官员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土地退化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着重于土地的荒漠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舒强 《新疆环境保护》2000,22(3):149-154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环山,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居全国各省(区)之首,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39%,人均耕地面积0.19hm^2,虽然高于全国人均水平,但耕地质量差,复种指数低,产出率低,同时还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新疆荒漠化土地的分布与现状,以及其对农、牧、林、交通运输线路、居民建筑等的危害的综述,探讨了新疆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并为进一步更好的利用、保护土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备忘录     
《环境教育》2006,(5):27-27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2006年,联合国将其确定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作为响应,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布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将以“保护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占地球陆地面积47%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还生活着大约2亿人口。由于人类农  相似文献   

18.
远离荒漠化     
白冰 《环境教育》2011,(5):74-75
风夹杂着沙奏响春的序幕,这似乎成了近几年来春的标志。土黄色的云笼罩着整座小城,我早已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了。  相似文献   

19.
夏小童 《四川环境》2022,(1):175-179
从单一的工程措施到复合生态治理是沙漠治理的必然趋势。为探寻沙漠复合生态治理的可行性方案,探究复合生态治理的实践过程和综合效益。通过对库布其沙漠“林光互补”的实践,进行案例研究。发现“林光互补”复合生态治理,以在沙漠地区建设光伏板的方式,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利用光伏板下降温增湿的优点,发展板下种植,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风沙对发电设备的影响,促进了当地生态的修复。“林光互补”的复合生态治理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互构,促进沙漠地区的良性运行。同时还应考虑生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问题,实现沙漠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PACE2016中国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就中国环境政府治理、环境市场治理、环境社会治理以及环境治理结构展开了深入研讨并达成以下共识:大国模式下的环境政府治理面临着突出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公平与效率的两难"和"多层次治理体系"等问题;不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市场治理必然面临"要不要走环境治理市场化之路"的疑虑,相关研究表明市场手段作为有效的环境治理方式正在逐渐地打消此等疑虑;中国环境治理最主要的短板在于社会治理,提高公众参与度的主要挑战在于改变地方政府的态度,然而社会企业家是环境社会治理的希望;多元环境治理结构是中国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政府引领、企业自觉、公众参与的制衡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