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气象服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气象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议:(1)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发挥好气象信息员的重要作用;(2)通过更新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基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作用;(3)将气象科普不断向贫困地区延伸,增强气象信息及科普宣传产品的有效传播力;(4)将气象服务融入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让气象防灾减灾成为生态安全保障、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屡见不鲜,事件突发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且部分事件受天气制约因素大,因此做好决策气象保障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管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其服务产品领导阅读率较高,关注度和重要性不可小觑。因此立足于业务实践,对国家级气象部门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气象服务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旨在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展现气象行业的重要性,更好地服务政府和人民。  相似文献   

3.
提高应对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能力的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贵阳与我国南方的许多城市一样遭受了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导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从贵阳市今年冰冻期间气象应急服务实际情况出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初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今后在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重点,采纳的措施和方法,以期对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有效性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3年台风决策气象服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31个编号热带气旋生成,其中有9个在中国登陆.2013年台风活动具有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偏多,登陆强度强、登陆集中在华南,灾害损失重等特点.分析2013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气象决策服务情况,发现“天兔”提前5天即给出了明确的登陆预测信息,但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潭美”、“天兔”和“菲特”台风气象服务效果较好,均提前2天给出了准确的登陆点和强度预报.其中“菲特”作为1949年以来在10月份登陆我国大陆的最强台风,“菲特”台风气象服务开展迅速有力,决策服务启动早,预警信息发布频次高,部门应急联动及时,各级政府防范有力,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社会影响远轻于以往同类台风.  相似文献   

5.
依据廊坊市气象灾情普查资料,对廊坊市1949—2007年主要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电等造成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灾害性天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98.4%的灾害性天气不会出现灾情;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气象灾害是暴雨洪涝;发生灾害性天气的站次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近年来出现气象灾害灾情的站次呈逐渐上升趋势。同时在气象灾情普查中发现,目前廊坊市气象灾情的收集比较混乱,部门之间缺乏灾情信息共享、灾情调查渠道不畅、灾情损失计算不准确等诸多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气象灾情信息共享平台等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台风决策气象服务技术,科学准确的做好台风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在收集和整理了多个台风决策气象服务过程的基础上,分别就目前台风影响期间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展情况和内容构建进行总结和分析,随后结合实际业务和未来发展方向,探讨性的提出关于台风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开展部署和内容构成的细化性改进建议,旨在不断的提高台风的决策气象服务质量,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5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7个台风活动,其中有6个在中国沿海登陆.与多年情况相比较,台风登陆时强度偏大,造成的损失偏重,但人员伤亡偏轻.2015年,中央气象台台风综合路径预报误差为近年来最小,其中24h误差为66 km;针对台风灾害的防御,全年共发布台风预警102次,上报决策服务材料近百期,中国气象局先后启动了5次重大气象灾害(台风)防御应急响应,有效地减轻了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台风导致人员伤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二是由台风螺旋云带中激发出的龙卷风导致的人员伤亡.因此,为进一步减少灾害损失,建议:深化气象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的合作,加强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和监测能力,提升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水平;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和科研力量的投入,以提高龙卷风等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为灾害防御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在河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有效避免人员伤亡,给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通过对1983—2014年气象灾害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种类有暴雨、雷电、气象地质灾害、冰雹、大风、大雾、龙卷、雪灾、风暴潮、高温热浪等10类,其中暴雨和雷电灾害最多;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6、7、8三个月;山区发生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事件的概率明显大于平原地区;全年都有高危险气象灾害发生。研究表明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是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因而做好汛期的暴雨和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对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做好太行山和燕山等山区等重点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4,(1)
正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气象局近日在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分工负责、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协调、联动和合作。据了解,两部门将以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为重点,建立两部门联合会商、联合应对和联合发布信息的"三个联合"工作机制,协同应急条件下信息发布,及时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  相似文献   

10.
以镇江气象工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例,阐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气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建立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机制的重要性,介绍了镇江气象如何在气象灾害应急、应对气候变化、三农工作、气象文化等方面探索建立气象保障机制的情况,并提出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机制,使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