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众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的研究是突发事件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突发环境事件概念出发,结合环境保护、环境评价等环境问题中公众参与现状的研究,从参与意识、参与行为、参与过程、参与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公众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的现状及参与不足的原因。从突发环境事件过程的整个周期探讨了公众参与的具体行为和相对应的公众参与模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公众参与突发环境事件有序性逻辑框图,从而为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呈上升趋势,环保部直接调度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135起,比2007年增长22.7%。2009年,环保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71起,比2008年增加26.7%。2010年也不平静,从大连湾石油泄漏污染、紫金矿业水污染到吉林化工原料桶冲入松花江、多地血铅超标等,无一不在撼动着公众。从近4年来的媒体声音、国家公报及公众反馈来看。  相似文献   

3.
刘宇 《世界环境》2014,(1):21-24
<正>近些年,由于信息发布不对称以及公众对环保专业知识不了解所引发的环保舆论事件不断攀升。在这些事件中,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突发环保事件发生后与媒体的沟通解释都出现了不同问题,进而引发新的负面情况,甚至导致公众恐慌,引发信任危机。因此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媒体采访,释放政府信息已经成为能决定突发事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在分析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发展历程基础上,从深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衔接、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防控、跨国界河流安全保障、区域环境风险应急与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议程设置功能是西方传播效果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特定社会事务的关注与报道,能够通过新闻信息的传播将公众及社会引向特定的关注方向。马航事件是一次突发的重大航空事件,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及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本文重点分析议程设置功能在马航事件报道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公众参与环境应急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环境应急管理主体多元化成为必然的趋势。"松花江水污染""天津港爆炸"等事故发生后也暴露出我国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和讨论,明确我国现阶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提出有效建议,提高我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旸 《世界环境》2012,(2):28-29
谈到应急处理,人们首先往往想到的是事后的快速反应.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所需的功夫绝不仅仅是应急处理,还有排除隐患、预案的完善和环境安全文化培养以及公众教育与信息公开等.  相似文献   

8.
十、应急处置制度 (一)应急处置制度的含义 应急处置制度,是指为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同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预先制定应对、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措施的社会应急制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的人体和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于2006年2月5日以冀政办[2006]3号文件印发了《河北省突发环境事件虚急预案》。  相似文献   

10.
新形式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对身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一些突发环境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应对,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浪费,因此,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泽 《环境》2006,(2):62-64
2005年,“环保公众参与”从“社会公共事务公众参与”中被单独列出,并伴随着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风暴、松花江污染等事件而一再占据媒体的头条。  相似文献   

12.
周珂  林潇潇 《环境保护》2011,(13):50-52
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世界范围内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频频发生.该类事件难以预见,影响广泛,难以处置,一旦发生,如反应不当,将引发包括经济损失、生态环境损失在内的重大损失.2005年我国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乃至近期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引起了政府及公众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广泛关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日益成为环保领域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的环境应急管理事业是在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化解重点行业环境风险、防范环境污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当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仍处于高发态势,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快速反应和持续关注是报道突发新闻的基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亟待从媒体获取关于事件的各种信息,这时会出现庞大的信息缺口,而率先填补这个缺口的媒体则会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暂的信息稀缺时期获得大量的受众关注。在报道本地突发新闻时,地方媒体因其接近事件发生地而更具报道时效的优势,更适合做填补信息缺口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突发环境事件具有不可预料性、不可控性,同时突发环境事件所带来的危害又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如何采取预防措施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方式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突发事件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公众开始主动介入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但是,由于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呈现着模式化的现象,由此而严重制约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了公众和媒体双双被动的局面,这在马航失联事件中显现尤为突出。为了突破这种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模式化思维,我国媒体在汲取外媒有益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自身条件加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环保新闻发言人,掀起你的盖头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污染事件的高发期,各级环保部门无时无刻不被公众、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关注、监督和报道,环保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深秋入冬时节,北京等城市连续遭遇大雾弥漫天气,引发网民对空气质量的担忧,细颗粒物PM2.5也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网络微博和媒体热议话题.回顾整个事件,对媒体网络的舆论焦点与走势进行梳理,从最初网民的意见释放,到媒体持续关注再到政府积极回应,媒体与网络关于让监测数据与公众对空气质量主观感受一致起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将PM2.5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等热点问题的激烈讨论,一步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交通管理与控制问题是当前交通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应急交通领域的研究现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交通行为;概述了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应急交通疏散的研究成果,从逆向车道设计、交通分流、分阶段交通疏散、交通信号控制、平行应急管理与控制等方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交通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突发大气环境事件是常见的突发环境事件之一.也是瞬时危害最大的突发环境事件.明确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之要点,对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及其作用概述、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特点和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特殊要求、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要点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