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斌 《城市环境》2002,16(2):43-46
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一个用途广泛而又争议颇多的基本原则,国际社会对这一原则虽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在具体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盲点和争议。章从研究各种国际公约对风险预防原则的阐释入手,具体剖析了风险预防原则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指出风险预防原则本身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对国际环境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运作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学术界对此问题观点各异.本文试图整合国际法、国际环境法、法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通过对法的基本原则、具体原则、法的理念等问题的厘清,对国际环境法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整理并按照确立的标准分析,最后提出国家环境法的五大基本原则,希冀能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理论体系的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试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斌 《环境保护》2002,(6):17-20
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一个用途广泛而又争议颇多的基本原则,国际社会虽然对这一原则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在具体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盲点和争议。本文从研究各种国际公约对风险预防原则的阐释入手,具体剖析了风险预防原则的四个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指出风险预防原则本身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年我国救灾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救灾主体多元化,这可从阶层、国籍、职业、身份等方面看出,总体上又可划分为政府和社会力量两个方面。至于救灾效能,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救济力量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局限性。二是短效机制占主导,这可从救灾因素之临设性、救灾甚于防灾两点看出。三是社会过渡性彰显,无论是思想,还是机构、制度,都呈现出明显的新旧交错性,即社会过渡性。  相似文献   

5.
“天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触目惊心,人类虽然目前还不能控制“天灾”,但是在巨大灾难之后,一系列高新技术却能帮助人们挽回更多的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我国救灾的成效方面存在着相当的不足,并直接引起连带性恶性效果。影响民国初年救灾成效不佳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即:施政重点倾斜、社会动荡不安、政府救灾功能减弱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而中华民族防灾救灾的思想意识也是源远流长、极为丰富的。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也有很多与防灾救灾思想相关的内容,如在天命禳弭、仓储备荒、疏导灌溉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财富,对于我们今后的防灾救灾也将产生积极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论民国初年我国的政府救灾行政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为国家行政要务的救灾,民国初年中央政府救灾机关是内务部,内务部的权力职掌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虽然其名义上作为中央一级专门救灾机构,但由于机构初设.经验不足,再加上其他诸多因素的限制,无论是部务还是权限与其他部门如财政部,农商部等都颇有纠缠.至于地方政府救灾机构,作为地方政府组织机构的一部分,虽属专管,但有兼管之嫌.一些专门的赈济机构,只不过有时囡灾于公署内暂设,事毕即行撤消.当时除了政府救灾机构外,还存在着具有亚政府色彩社会救灾力量.内务部与地方救灾系统之隶属关系相对自由,并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格局.总体而论,民国初年的救灾机构从中央到地方都比清末进一步完善,其业务范围也逐渐趋于稳定,但由于中央政权极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致使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撤设变化较多,从而引起救灾机构的相形混乱.  相似文献   

9.
1月中旬以来,湖南遭遇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截至1月25日,冰雪灾害造成全省187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4.5亿元;全省14条省管高速公路从1月13日开始先后临时关闭,大部分高速公路在采取紧急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实行有限制通行;电网输变电设施出现了大面积覆冰,全省电网安全运行遭遇空前考验。  相似文献   

10.
当全球社会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生态环境主要受物权编的规范,因此在物权编中贯彻落实绿色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国初年我国救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包括地方和中央的两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的赈济款项,特别是后者,活动十分活跃,社会影响巨大,在民初救灾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此外,外国政府、华侨等也参与了救灾活动,提供了资金,遇有灾歉积极援助。资金的分配一般是分批次进行,数额是以各地灾情的轻重程度来权衡分配,分配方案一般由各地区省府主管官员根据资金总数制定。民初我国救灾的资金筹措方式多样化,以及分配的批次手法,对今天我国救灾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灾害救助是一项跨领域、跨单位的整合性工作,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集成救灾体系是一套综合的防灾、救灾指挥调度系统,在灾害的防治与紧急应变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分析探讨其构成、职能及运作的成功经验,对于改革我国现有的分散的灾害救助体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代建都北京,在这里实行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应,救灾组织系统也与各地不同。清代北京地区政府救灾组织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旗、汉分城办理。清初实行的旗、汉分城居住政策,导致北京城市居址环境的变迁。内城八旗救灾事务由八旗都统负责,外五城救灾事务由五城察院负责。这一特点既与清代逐渐演变形成的特殊官制有关,又与中央集...  相似文献   

14.
灾害事件发生后,信息的有效传播对于灾害救助意义重大.灾害事件往往伴随电力、交通、通讯的中断,导致许多传播媒介无法发挥作用,而广播媒介因其较强的抗灾害能力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畅通,成为灾害救助的重要媒介.本文介绍了广播媒介在自我救助、专业救助和社会救助中的不同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传播媒介的抗灾害能力,并针对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分类及演进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文对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概念、分类及演进规律进行了探讨。在从合作主体、目标、途径、制度等方面对合作模式进行单维度分类的基础上,借鉴霍尔三维结构图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合作模式三维度分类模型,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当前国际河流管理合作实践的模式类型。最后,综合世界各种典型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模式要素的发展演变及模式演进的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在教师中开展防灾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由于防灾教育缺乏、民众的防灾意识淡薄,导致灾害后果严重.通过对教师进行防灾培训,增强教师处置突发灾害的技能,在保护好教师的同时,才能更好的保护学生;同时可以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对普遍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灾害带来的危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