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样点位置的确定是烟尘测试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全国沿用10多年的确定圆形圆形烟道烟尘采样点位置的计算表中的数据,经验算有60%有误;原来以烟道中心为基准的计算公式虽然正确,但实用性差。为了进一步完善烟气测试理论,提高监测质量,提出以烟道内壁为基准的新计算公式。运用新、旧2种计算公式得到一致的计算结果—新计算表,进一步证实了原计算表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我局锅炉烟尘浓度测试自1984年开展以来,按照国家监测规范,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对锅炉烟尘浓度测试工作中的主要环节,即锅炉运行状况,烟道内采样点的布置和采样孔的设置以及采样嘴的选择使用等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烟尘测试中选择采样断面及确定测点数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毓丹  姚俊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147-148
在进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时,采样断面的选择和采样点数目的确定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测定烟气流量和采取尘粒样品时,应尽可能将采样位置放在烟囱或管道气流平稳的管段中.这是选择采样断面的基本原则。关于测点数的确定,目前的国家标准方法C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和GB168—9l锅炉烟尘测试方法都有规定,但二者并不相同,目前对测点数难于作出严格统一的规定。本文结合实际监测工作,对采样断面和测点的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固定污染源监测中现场采样的科学规范是监测结果的准确的前提,现场采样中采样断面的选择和采样点数目的确定是现场采样工作的基础。在测定烟气流量和采取尘粒样品时,应尽可能将采样位置放在烟囱或管道气流平稳的管段中,这是选择采样断面的基本原则。本文结合实际监测工作,对采样断面和测点的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璃玻纤维滤筒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纤维滤筒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又有较高捕集效率的捕尘装置。目前,滤筒法作为监测污染源烟尘浓度的测试方法,已被普遍采用。玻璃纤维滤筒的直径小、过滤面积大,可作为内部采样装置直接放在烟道内部使用,它避免了外部采样时,尘粒在较长的采样管中沉积的可能性。也可不必因烟道中水蒸汽在管内冷凝而采取加热和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一、引言在开展工业燃煤锅炉烟尘监测工作中,常常由于采样位置不规范、烟道无法开孔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进行实地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对烟尘排放浓度进行现场估算,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估算方法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二、估算方法1.直接查表法锅炉的燃烧方式不同,其烟尘的排放浓度就有差异。对于各种炉型的锅炉,可按表1来估算其烟尘浓度。2.公式计算法因锅炉排尘浓度与煤的质量、操作运行等因素有关,故可以基于煤中灰份含量的多少、燃烧方式等决定的飞灰占总灰份百分比而推算出烟尘排放量,基于锅炉热力学推算出耗煤量及烟气排放量,进而估算出烟尘的排放浓度,其公式为:  相似文献   

7.
湿式电除尘器是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的主流除尘技术之一。针对湿式电除尘器的测试特点,提出了测试工况、测孔位置、测孔尺寸及采样点布置等相关要求,并分别对颗粒物、PM_(2.5)、SO_3等开展测试研究,给出了科学的测试方法:针对颗粒物,基于烟道内、烟道外两种采样方法,过滤装置内可配置滤膜或滤筒,应开展空白试验,当浓度较低时应采用一体化采样头;针对PM_(2.5),建议采用重量法(撞击器法)作为基准方法;针对SO_3,可采用冷凝法进行采样,当浓度较低时,建议采用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的手段。并基于此开展了现场实测,为国标《湿式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及数据支撑,满足了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测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8.
闫吉昌  季迪新 《环境保护》1991,(9):19-21,18
本文提出一套监测工业硅厂烟尘的方法,实地测定了吉林省抚松县冶炼厂烟尘组成和对环境的污染,并对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评价工业硅厂的污染和治理提供参考。一、监测 (一)样品的采集抚松县冶炼厂有二台1800KVA电炉。我们测定当时只开一台炉。为使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我们根据生产工艺排放烟尘的特点及规律,选择采样时间、位置和方法。 1.采样时间的选择抚松县冶炼厂的生产工艺(国内冶炼厂基本如此)为:将洁净的硅石、木炭、石油焦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投入炉内、高温后便还原为单质硅。在生产过程中,每1小时沉料一次,每4小时出炉一次,在沉料,出炉以及正常运行(物料在高温下进行反应)时排放的烟尘量不同。在沉料,出炉时烟尘最大;正常运行中烟尘量不大。因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排放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虚拟撞击原理的固定源PM10/PM2.5采样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前我国尚无固定源PM2.5采样标准方法,现有商业化的固定源PM2.5采样器在使用中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固定源PM10/PM2.5双级虚拟撞击采样器.经实验室标定,该采样器切割效率曲线优于国际标准ISO 7708:1995对采样器的规定,采样器横截面直径为74 mm,满足我国固定源采样口尺寸要求.采样器既可以安装滤膜,也可以安装滤筒,适用于不同浓度的烟尘采样.虚拟撞击器的切割点与次流所占比值呈负相关,比值减小时,切割点增大.为降低颗粒物损失,虚拟撞击器喷嘴距收口的距离至少应为喷嘴直径的1.5~2倍.  相似文献   

10.
结合SYC-Ⅲ型皮托管采样测试仪的特点,编制了具有一定通用性的烟尘平行采样计算程序。该程序包括从烟道布点至除法器评价等5个功能相对独立的计算模块。程序采用菜单选择数据变数输入方式,操作较简便,等速采样流量计算时间〈20s,具有跟踪烟气基本参数变化,计算均值,快速选取最佳采样嘴等性能。经实际应用于焦炉自动装煤除尘系统及推焦除尘系统的烟尘测定,结果与静压平衡法吻合。  相似文献   

11.
固定污染源烟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测试烟尘浓度是检查污染源排放的尘粒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的重要手段 ;是为大气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监测烟尘的一般方法是滤筒重量法。现在通常用的仪器(特别是四级站)是JYP -Ⅱ型静压平衡烟尘浓度测定仪。烟尘的监测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 :仪器性能、采样流量、采样效率、滤筒质量和环境条件等等。但是在监测过程中一些未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监测质量。下面仅对3个方面谈一下看法 ,仅供参考。1仪器的灵敏度静压平衡和等速采样在监测中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单说不…  相似文献   

12.
浅谈锅炉烟尘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样前准备、现场检查、现场采样等方面出发,结合实际经验,对锅炉烟尘气监测工作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分别从废水监测中采样点位的确定和描述及采样时间的确定、清污合总排口的情况下监测点位的确定;厂界噪声监测中测点的选择、背景值的修正与测量、环境敏感点的监测;废气监测中无组织废气监控点的布设、有组织废气采样方法的选择、燃烧性废气监测中过剩系数的影响;验收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分别从废水监测中采样点位的确定和描述及采样时间的确定、清污合总排口的情况下监测点位的确定;厂界噪声监测中测点的选择、背景值的修正与测量、环境敏感点的监测;废气监测中无组织废气监控点的布设、有组织废气采样方法的选择、燃烧性废气监测中过剩系数的影响;验收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锅炉烟尘监测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锅炉烟尘监测是一项复杂艰苦的工作,不但要求现场监测人员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对仪器设备检定及维护、采样断面的选择、现场采样的规范性、采样滤筒的处理、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环节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控制好锅炉烟尘监测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测出真实准确的数据,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烟尘测试分析过程复杂 ,为保证分析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污染源状况 ,应对测试分析采取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此 ,深入探讨了滤筒、采样方式、采样位置、锅炉运行负荷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叙述了测定空气过剩系数、烟温、含湿量、烟气压力等烟气参数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废气现场监测中,监测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心须注意的几个方面:校准和维护采样仪器,确定测试孔位置,监测空气过剩系数a,监测时应确保运行负荷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实现对工业锅炉、窑炉的改造,控制烟尘浓度的排放,进行烟尘浓度排放量的测试工作已进行了多年,各地环境保护监测部门均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使用普通型烟尘测试仪或动压、静压平衡型烟尘测试仪均可实施监控。而对冲天炉的烟尘测试,由于测试条件不具备,却难以实施。今年以来我市环保局开始进行冲天炉的改造治理工作。如何配合冲天炉的改造进行烟尘浓度的测试?徐州市环境保护科研所为此开展了一些工作,现将一些基本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排放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细颗粒物区域污染已成为普遍现象,控制燃煤电厂细颗粒物的排放是控制大气中细颗粒物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了解燃煤电厂细颗粒物的排放粒径分布及其形成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浙江某电厂660 MW燃煤机组,在120、100、90和85℃四种不同运行工况下,采用Dekati ELPI+对电除尘器入口和出口以及烟囱60 m横断面处烟尘进行多平台同步采样测试,以研究该电厂所排放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不同工况下细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 不同工况下,电除尘器出口和烟囱60 m横断面处颗粒物数浓度都主要集中在亚微米态(粒径 < 1 μm),并随粒径增大而数浓度快速减小.② 随着烟冷器出口烟气温度的降低,烟气经过除尘装置后,无论是颗粒数浓度还是质量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当烟气温度降至90℃时,继续降温对电除尘器除尘效果的影响基本趋于恒定.③ 无论燃用设计煤还是校验煤,当烟冷器出口烟气温度相对较低时,经脱硫后积聚模态颗粒物质量浓度较除尘后有明显增加;而烟气温度较高时,呈现出脱硫后较除尘后粗模态颗粒物质量浓度增长的现象.④ 当原烟气稀释倍数从7倍增至10倍时,6~27 nm粒径段颗粒物数浓度呈指数倍增长,说明稀释过程主要影响纳米级颗粒物的数浓度.⑤ 燃用设计煤,烟冷器出口烟气温度90℃时,电除尘器对PM1的去除效果最明显为63.9%~99.8%,可见降低电除尘器入口运行烟温,可促进其对亚微米态颗粒物的捕集率.   相似文献   

20.
在环境监测中,以往烟尘浓度测试多采用静压平衡等速采样法。静压平衡测烟仪虽有很多优点,但是因为是用手工调节跟踪流速,特别是在现场测试条件恶劣(测孔距弯道较近)的情况下,跟踪十分不易,常使采样得到的流量与实际流量相差太远,而使监测结果失真。TH-880Ⅲ型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仪,经一段时间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