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语丝拾粹     
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色子。”他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而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而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观念就好像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这是他的本来意思。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教材是怎样篡改爱因斯坦的话的,绝对令你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2.
<正>人不仅是肉体存在,还是精神存在和道德主体,人格就是人的精神达到的脆界和通德达到的高度。《圣经》上讲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赋予人神性;现代科学证明世间没有上帝,不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上帝。现代科学又告诉我们,事实上人是宇宙大系统137亿年自进化的  相似文献   

3.
上帝与魔鬼     
上帝与魔鬼都是人创造的。“最需要魔鬼的,是宣称与魔鬼不共戴天的上帝。因为,上帝须要把一切罪恶、黑暗、肮脏,完全算在魔鬼的帐上,以便把一切功绩、光明、圣洁,统统记在自己的名下。”(郭因)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有人认为这太深奥了,请他用通俗的说法讲解。他说:“如果你坐在火炉旁,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若是你坐在一位美女旁,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笔者突发奇想:环境保护何不应用“相对论”?——其实,环境美学早就孕育着“相对论”的原理;我们要把“火炉”从生活的空间中搬走,请美女来相伴!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对于精神上的影响,以时间来说是最先,以地方来说是最重要。每一天,太阳;在日落之后,夜,与她的星辰。风永远吹着;草永远生长着。每一天,男人与女人,谈着话,观看着,被观看着。在一切人之间,这种形象最能吸引的就是哲人。他必须在自己心里决定它的价值。在他看来,大自然是什么?这上帝的网,它那不可理解的连贯性,从来没有开始,也从来没有结束,永远是园形的力,回到它的自身。这一点它正和他自己的心灵相像,他永远不能找到它的开始与结束——这样完全,这样无限。大自然的光彩也照得那样远,宇宙上面还有宇宙,像光线一样地放射出去,向上,向下,没有中心,没有圆周——不论是聚集的或是分散的,大自然都迫切地向人的心灵表白她自己。开始分门别类了。在年轻人的心里,每一件东西都是个别的,独自站在那里。渐渐地,他知道怎样把两件东西连在一起,看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然后三件东西,然后3000件;于是他被他自己这种联合一切的本能所支配,  相似文献   

5.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曾在自己的著作《谈谈方法》中构成他自己的一部思考逻辑:“第一条是:凡是我没有明确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小小心得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第二条:把我所审查的每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第三条是: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最后一条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的考察,尽量普遍的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那么我在阅读他的《第一哲学沉思集》时,也尝试能够以上述规则来作为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神秘的DNA     
《圣经》称:上帝用泥土造人,取名亚当,并以亚当的肋骨造出其妻夏娃,同置于伊甸园中,由于他们的繁衍生息便出现了人类。  相似文献   

7.
"上帝"整日漂浮在高空中,俯视脚下的蓝色星球.借助一组来自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航拍照片,我们也可以看看上帝眼中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的一篇论文,他在文中提出:自己当初对世界的认识是有缺陷的。按照经典理论,黑洞内部不会放过任何物质信息.但最新理论却证明:能量和信息能够逃离黑洞。这样,黑洞是否真的存在,就值得怀疑了。  相似文献   

9.
毛姆写到一个段子:一位责夫人也想让自己儿子成为作家,因此询问毛姆的意见。他回答说:“每年给他一百五十镑,给五年,叫他见鬼去吧。”这样的回答原本就戏谑的成分大一些,当不得真。但是过了不久,毛姆回过味儿来愈发觉得这个答案之妙,有了这笔钱,年轻人不至于换饿,但也不够享受的资本;  相似文献   

10.
廖伟明 《环境》2002,(9):39
偶日读书,见得一则笑话,其中的寓意和哲理耐人寻味,掩卷一笑之余,幡然感悟。其实这故事与我们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环保运动大有干系。说的是上帝对地球的现状很不满意,便让时间倒流一千万年,这样地球又出现了原始的森林,草地、兽类、昆虫……在上帝将要离去时,对所有的生物说:“孩子们,我把这个美好的世界交给你们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动物们立刻一群群地朝上帝跪下,指着森林边的一群猴子齐声说道:“上帝啊!请您老人家把猴子们灭绝  相似文献   

1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3):19-19
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在考试前两天的夜里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他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虽然梦到和心爱的姑娘同床共寝,但却是背靠着背,谁也不理谁。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故事,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有一位哲学家,自认为看破了红尘。一天,他想到了人生的虚无,痛不欲生,于是决定自杀。 哲学家来到一片空旷的野地里,看到这里异常清静,便想在这里了却一生──他好不容易找来几根干枯的树枝,给自己挖了一个坟坑。 正当他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哲学家突然发现这里太光秃,心想在这种了无生趣的地方安眠,岂不是太没情调了?便在周围种上树木和花草。种呀种,哲学家渐渐地着迷了,一听到小鸟的鸣唱,他就感到无比的愉悦;一看到鲜花的笑脸,他就心花怒放……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哲学家在不知不觉中培…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大桑园村,有着这样一个这样特立独行的农民,说他特立独行,是因为他的行为在当地被人们叫做“怪人”,在旁人眼中,他不务正业、不好好耕种,却只对鸟儿情有独钟。他外债累累,树敌无数,只为了护住山上的苍鹭和鸟蛋,二十余年,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拳头和鲜血捍卫着自己的信念。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环境报》报道德国一位小学生,在他的环保日记上记录了他一周的环保活动,即:他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款1马克;他为自己忘了关灯和乱撕纸感到惭愧;他纠正了母亲用洗衣机费电和父母驾驶车浪费汽油的行为;他得到哥哥开赛车会排放有毒废气,想出了用每年额外栽20棵树的办法弥补;他不顾臭味将垃圾分类后才丢入垃圾箱……从上述不难看出,这位德国小学生注重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的务实环保行动,不难看出他可贵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这也是德国的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真实写照。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我们身边的…  相似文献   

15.
小草 《陕西环境》2001,8(2):42-44
引子共产党人不吃人民的冤枉饭首次与他见面 ,感到他的音容笑貌是那么亲切 ;第一次和他交谈 ,仿佛是与一位久别重逢的知已促膝倾吐肺腑之言。虽然他的语言平淡无华 ,却质朴厚实 ,字字掷地有声。谈及他今年三月参加西安市赴美考察团考察感受时 ,他感慨地说 ,美国的市长、州长衡量自己工作的唯一标准是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代表了自己所辖公民的心声 ?是否辜负了选民的期望 ?是否对得起投选自己的选票 ?说到这里 ,他有些激动了 ,直了直身子 ,深情的说 :“我们共产党的干部 ,在那个地方干 ,如果不给那个地方留业绩 ,那就是地地道道的吃冤枉饭…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总喜欢运用信仰来抨击我们,他们说我们没有信仰,他们觉得不存在宗教信仰的中国人是可怕的,没有底线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确,我们的宗教传统跟西方确实大有不同,西方宗教观念的演变,表现为一个从多神崇拜向一神信仰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古希腊罗马的多神图谱归向犹太教、基督教的一神境界。基督教塑造的上帝,是宇宙一切秩序、美和生命的本原。虽把上帝的权能推向了无限的领域,但对于上帝,人类还是相对独立的,具有有限的主权。上帝为善和爱的化身,可谓其伦理总纲,要造福于人类便是其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8,(11)
正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从未停止点点滴滴的付出,也许未有起起落落的经历,却时常充满真真切切的体验。他不曾拥有利器,却能够对违法行为抽丝剥茧,他并非孔武有力,却可以让犯罪分子心惊胆寒。他叫欧兆迎,是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分局普普通通的一名执法管理人员。他和不计其数的一线环境执法人员一样,数年如一日,朝夕不停歇,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付出、自己的汗水、自己的热情捍卫着环境质量、法律尊严。  相似文献   

18.
188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青霉素(也叫盘尼西林)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1年秋天患上严重的感冒。和莱特实验室中其他的细菌学家一样,以前,弗莱明也将自己视为最佳的实验动物,这一次,他当然不放过这个机会,他用自己来研究引起感冒的微生物。他每天取一些自己的鼻腔黏膜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几个星期后,有一天,  相似文献   

19.
按照批评家乔治·布莱的说法,真诚的批评首要具备的品质是一种对批评对象坦率的赞赏。在这种毫无保留的钦佩行为中,在颂扬者和被颂扬者之间才会闪烁着同一种光辉,仿佛批评家如此颂扬他在剐人身上发现的东西仅仅是因为他将其移入到自己的思想之中,并且在他自己的精神中又重新深刻地体验过了一次。这种转移的慷慨,激情的认同才致使批评成为流动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隐痛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打破了这家花园式工厂的平静。 爆炸发生后,老赵像变了一个人,他整天眉头紧锁,如果不问他话,他就一声不吭。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是用双手揪自己的头发。3条人命啊!3个平时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弟兄连尸首都找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