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时代发展到2011年,连我们这些躲在时代前沿后面的大龄青年们,也开始无论寒暑每人围一条“微博”,招摇过市,身边“微博”一族越来越多。不像上一辈人经常走亲串友了,我们都流行看“微博”了。  相似文献   

2.
寄托了无数人希望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然而,童话之都没有童话,一切都是围绕着利益的争吵,会议的最终结果让人失望。一时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签名盛传网络。  相似文献   

3.
“22岁被聘为研究员,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今天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林群话中所指,是刚被中南大学聘为教授级研究员的刘路。因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这位大学生在国际数理逻辑界一炮走红。接下来的事情很让人“羡慕嫉妒恨”——“百万大奖”、“破格聘任”、“推荐参与‘千人计划’评选”……一连串奖励和荣誉砸了过去,迅速使他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4.
陈竽秀 《环境》2013,(11):66-68
手机导致“眼底癌症”,手机上布满细菌脏过马桶,手机“低头族”成马路杀手……让我们生活无比便利的手机,如今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心灵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杨子 《沿海环境》1999,(1):27-27
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便会产生许多垃圾.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传统作法将垃圾填埋、焚烧、堆放,这些传统作法均只是对垃圾作简单消极处理,而且这种做法,还会对环境造成第二次污染和破坏,使环境进一步恶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世界各国的垃圾也在以几何级数成倍地增多,如何有效地处理不断增多的垃圾,也就成为许多国家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当历史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垃圾处理技术也有了许多新的突破.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不断涌现,使垃圾处理呈现出五彩纷呈的局面来,并且充分展现了其诱人的前景.生产“垃圾处理机”这“绿色”机器,给许多大公司制造商带来新经济效益.在日本由于国土狭小,现有的废物埋填场目前已达到最大处理极限,新的埋填场所已很难找到;如何处理不断增多的垃圾,一直是日本各届政府颇感头痛的事情.国内不断增强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6.
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主要领导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能真正重视起来,并干好它。安全生产工作就是这样,本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若不能解决全体职工,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想让他重视,并真正做好,那恐怕是木可能的事。我们常常听到很多领导同志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等等。似乎很重视,其实不然。有些人只是讲在门头匕不愿落实在行动_卜。甚至讲起来“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做起来就小知道安全第几,甚至放在末位。这是为什么呢?长期以来,有些领导形成了一套官线主义作风,嘴k…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霸州市去年未完成年度“双三十”单位节能减排任务。霸州市市长王凯军说:“这对我们是一个鞭策。今年霸州市已经超前安排项目,要在确保完成减排任务的同时,让减排效果惠及人民,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有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8.
吴凡 《环境》2022,(10):39-41
<正>问:陈局您好,“十四五”以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党建引领进行创新与突破的?陈振华:从“十三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期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虽然只是从“坚决”到“深入”两个词的改变,但内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层次更深、范围更宽、领域更广,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迫切需要以党建引领,锻造一支环保铁军,让这支队伍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相似文献   

9.
桑蓝 《环境》2011,(12):13-15
近几年来,极端天气在各地攻城略地,大肆,“发威”。先是持续的寒流再到罕见的高温,强风暴、冰雪、洪涝、龙卷风等灾害也接踵而来,异常气候一浪接着一浪。现在让我们放眼全球,直达极端天气的“事故现场”,亲身体验下它的“威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盼了百年,也让世界关注和赞叹的2008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落下了帷幕。但即使“筵席”散去,我们的心情似乎还沉静在那令人兴奋、愉悦抑或是遗憾(为那些失误的运动员),甚至有时是“滑稽”(如埃蒙斯的倒霉)的16天里。特别是“老谋子”导演的开幕式更是让观众目不暇接、惊喜万分、夜不能寐,真是自豪啊!  相似文献   

11.
利市封俗称“红包”,它是民间的压贺岁吉祥之物,记录了千百年来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与悠久的历史民俗文化,记载了每一个过春节难忘欢乐的体验,更体现了普通百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真实面貌的写照,让人感受到一种欢快充盈,灵动美丽的蓬勃生命力,岁月的痕迹,时代的变迁都印在一个个利市封上,历史在这里凝集。  相似文献   

12.
都都 《沿海环境》2000,(4):22-23
让环保走进家庭,让环保走进生活,是我们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普通人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呢?有人做过总结,人类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归结为“5R”:REDUCE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即绿色消费、环保选购;MUSE即重复使用、多次利用;ILECYCLE即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即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5R,那么,我们的生活消费就可以建立在生态圈能够承受的范围内。RE…  相似文献   

13.
“来呀,爬到这边来!哈哈,宝宝真乖,地板又变干净了!”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在地板上爬来爬去,年轻的妈妈不仅不生气,反而拍着手笑。原来,婴儿身上穿的,是一种特殊的婴儿服装。衣服的前面装着布条,尤其是手臂和膝盖处,都做了特殊处理。这样一来,婴儿在地上爬行的时候,等于在拖地板,当妈妈的自然又轻松又高兴。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是综合评价各城市政府环境管理水平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之一。按照河北省环境保护厅的要求,迁安市于2007年正式参加河北省城考。近年来,迁安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魅力钢城、  相似文献   

15.
《河北环境保护》2009,(9):46-47
甲型H1N1流感距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我们应该怎样自我防护,让自己远离流感病毒?医学专家介绍说,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河北省疾控中心医学专家介绍了防护甲型H1N1流感的“宝典”。这些细节与妙招,能让大家做好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防护,预防病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16.
王淦生 《环境》2012,(10):70-73
作为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的作品一贯以写实风格让人过目难忘,一部《海洋》更是激起了无数人对辽阔海域的向往。 特别佩服我们的古人,在各种神话传说里将当时他们根本无法深入了解的海洋称之为“水晶宫”。看了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德编导的纪录片《海洋》之后,更让你觉得除了“水晶宫”之外真的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语来命名地球上陆地之外的这片纯净而辽阔的区域。那湛蓝温润的海水、那怪石丛莽的海底世界、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海洋生物始终在你眼前变化组合着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富于童话甚至神话色彩的画面,让你回味,让你流连,让你眷恋,让你不忍触碰——这真应了古人那句话:“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相似文献   

17.
城市街道:可不可以安静一点 20世纪80年代台湾有一则电视广告── 年轻的女子说:“亲爱的宝宝,世界是这样的喧闹,妈妈喂你一粒‘安■’好么?”这则广告获得了当年的“最佳广告创意奖”;也是从80年代起,北京几个繁华地段的路口,出现了“噪音分贝显示器”。当时这个新鲜事物引来了一些好奇,有人还站在美术馆路口西北角对着那台显示器大喊,看会不会让那电于显示屏上的数字蹦上一蹦。 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至少说明,声音是值得关注的。现在,政府也有了诸如为高考的学生公布禁止夜间施工噪音扰民的管制措施。一个和我们一…  相似文献   

18.
陆春燕 《环境导报》2003,(14):16-16
“生活即教育”作为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主体,强调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并通过教育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有感于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逐步萌发环境意识。江阴山观中心幼儿园地处蟠龙山麓,园后是树木葱茏的蟠龙山,园内到处是绿地,花草树木品种繁多。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与孩子一起进行环境卫生管理,把“捡垃圾”、“清洗自己的玩具”、“擦洗桌椅”作为幼儿常规性活动,组织大、中、小班幼儿在班内、园内争做“环境小卫士”,开展自我劳动服务活动。每天晨间劳动,…  相似文献   

19.
负责任的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我们庆祝了“六·五”世界环境日和“六·八”世界海洋日。鉴于这两个重要的日子都是关于我们星球上的自然美景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因此我们本期简报关注的主题是旅游.因为我们以一种极为负责任的方式继续发现这些美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余勇 《环境》2009,(9):54-56
竹炭空气净化装置、竹纤维毛巾和衣服……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让竹子渗透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也让人们渐渐遗忘了竹子最初的功能——种天然、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试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用竹子撑起一座座摩天大厦,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实际上,这不会只是艺术家的想象,由于“竹建筑”所蕴藏的巨大环保“能量”,它在未来亟待被重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