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文化茶座”栏目从本期开始,将连续三期,刊登文章述评明末清初时期的中国天文学。在中国科学史乃至更宽泛的中国历史学科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令人困惑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像西方一样产生近代科学?天文学作为中国古代颇具规模的四大学科(天、算、农、医)之一,而明末清初又是中西交通的关键时期,所以通过对这一段时间中国天文学的述评,我们期望可以大致说明当时中国科学发展的脉络和线索,也期望能从大尺度的范围内阐述一门学科的“创新”所要应对的“自主”、“外部冲击”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等方方面面。这三篇文章分别是:“明末的中国天文学”、“耶稣会士来了”以及“中国天文学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2.
陈光荣 《环境》2009,(5):1-1
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为什么这么难解决?可以归结为几个矛盾。 一是环境问题紧迫性和法制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我国在立法和执法上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不够。企业面对守法成本高和违法成本低的处境,不可避免会偷排。我们总说新加坡环境好,但新加坡罚污染企业一次可以罚得“倾家荡产”,香港、澳门对污染企业是按“天”递增罚款,我们却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没有出现能源管理方面的“李四光”和“王进喜”?同样道理,为什么没有培养出粮食管理方面的“袁隆平”?  相似文献   

4.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地理与数学、语文、物理和音乐等方面阐述了学科整合的有关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事故与防范     
杭州“5·7”飙车案发生后,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网上与网友恳谈时,表示杭州今后将对飙车、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要严厉打击飙车、超速等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对擅自改装、变更机动车发动机、排气管等装置的不法行为,严惩不贷。但人们质问“为什么要慢半拍?”“为什么出了命案后才想到整治?”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这么一问。点破了我们长期的隐痛,令许多爱国者汗颜和无语。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一家中央平面媒体,经过对众多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科学家为什么想当官?”真正的科学家是希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上,当官的欲望是比较淡薄的。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舍弃自己所能、所长,非要在自己显然不擅长的官场上当个一官半职呢?  相似文献   

8.
《世界环境》2003,(5):82-82
为什么天气恶劣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在梅雨季节和阴天不断的日子里,由于天气不好,很多人会感到“身体疼痛”。为什么身体会感到不舒服呢?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10月提出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2009年4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机遇,大力推进“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如何理解绿色新政?为什么要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提出绿色新政?绿色新政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是什么关系?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这些都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境》2008,(10)
“只有环保,才能年年有余啊”;“又没焚烧,为什么要办证?”;“他们不懂,根本不拿这些宝贝当回事。”;“你没看见这么大的灰吗?”;“‘无车日’让我们恢复行走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正>如今,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业绩,这些业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教育水平的进步和提高。但是,我国的教育状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状况相比,又确实存在一些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与欧美国家的学生相比,我国的中小学生在数学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发明创造能力方面却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到了中青年以后在高科技领域,我们的高级人才仍然比较匮乏。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能表现出我们应有的发明创造力呢?我认为这与  相似文献   

12.
语丝拾粹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员工想象成“坏人”,然后制造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加以防范呢?  相似文献   

13.
我们心底似乎一直有三大难题纠结着。一是“李约瑟之谜”,英国学者李约瑟1930年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发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二是“诺奖之痛”,渴望中国的科技、文化与世界形成良性对接的国人一直被诺奖情结困扰。  相似文献   

14.
张弘  李心亮 《环境保护》2005,(10):34-36
昔日有“花果城”美誉的临汾,却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十大污染城市”中,连续两年位列榜首,这在当地上下引起了强烈震动和反响。当地政府也曾痛下决心“这顶第一的‘帽子’绝不能戴”,然而在我刊记者临汾行的途中,依然看到了触目惊心的污染状况。污染顽症真得无可救药吗?像文中山西汾河生化公司这类企业的污染为什么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临汾到底如何才能摘掉“污染”和黑帽子?在2006年的“黑榜”上,临汾还要三居榜首吗?  相似文献   

15.
3月20日,中南大学,“22岁大学生被聘用为教授级研究员”消息发布,争议与疑问随之而来:中南大学此举是否会“伤仲永”?该校依据什么作出聘用刘路“正教授级研究员”的决定?此举是哗众取宠,还是另有考虑?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颜兴中,刘路的导师、著名数学家、“侯氏定理”的提出者侯振挺教授,以及该校的青年教师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初期,法国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从乡下流浪到巴黎,希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工作。“精通数学吗?”父亲的朋友问道,青年羞涩地摇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又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那法律呢?”父亲的朋友连连问话,青年只能摇头。“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份工作呀!”  相似文献   

17.
<正> 1981年5月,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一次会议上,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地质学家 D.Anderson就“为什么地质学家一直不能在地球上发现与地球本身一样老的岩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一家美国公司欲打开日本的家具市场,可销售一直上不去。他们纳闷了:自家生产的家具比日本家具更豪华、新颖、耐用、舒适,价格也低于日本同类产品,为何在日本市场上滞销?他们一开始将原因归结为日本人的“排外情结”。就在美国人打算撤出日本市场时,一位好心的日本设计师说出了原因:你们的家具,为什么底面没有仔细打磨平?  相似文献   

19.
前言     
100多年以前,森林的水文气候效应问题开始引起包括森林生态、森林水文和森林气象等领域的专家们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的讨论,在我国林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天,以“退耕还林还草”为核心的生态恢复与建设,使得人们又旧话重提,开始了关于森林水文效应问题的新一轮的讨论和更加深入的思考。 森林究竟能否增加降水?森林是“水库”还是“抽水机”?森林是增加径流还是减少径流?对于这些问题,科学界仍然莫衷一是。持肯定态度的人,可以举出大量的理由与例证;而持反对…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环境方面的研究人员,我一直以来就有一个困惑:尽管许多管理部门都有相应政策,各学科专家也在不断研究,然而,面对层层关口,一些对生态系统可能有重大破坏的工程还是能“绕过”层层关卡,并不断上马,有时甚至是“兵不血刃”!这大概也是我国生态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挡不住某些破坏性工程的“穿越”,或者说消灭这个看不见的“大漏勺”呢?其实,仔细想起来还是局部视角或局部利益在作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