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旅行成本法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国旅行成本法案例研究多数未分清旅行成本与旅游目的地本身价格的关系,推导的游憩需求曲线是旅行成本-旅游人次模型,而不是旅游目的地本身的价格-旅游人次需求曲线。文章具体说明了区域旅行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并用乔光华文章数据重新对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进行计算,对旅行成本的构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得出其消费者剩余为0.9221×108元a/,比原研究中的0.0937×108元a/高出近10倍。认为乔光华等的研究在推断游憩需求曲线时存在方法上的问题,直接将旅行成本和时间价值作为游憩价值不符合旅行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公共物品无(或低)市场价格的经济理论。还对调整后的旅行成本数据进行了计算,得到保护区游憩价值为1.3581×108元a/。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73,自引:4,他引:73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国外流行的TCM技术,通过全国地理小区划分和3131位游客的现场抽样调查,计算出游客出发小区的旅游率,建立了旅游率与人口、收入、旅行费用及旅行时间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供给-需求曲线”,求出全体游客的消费者剩余。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43205万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13783万元,国外旅游价值29422万元。  相似文献   

3.
惠良 《世界环境》2006,(6):61-62
航空旅行是当代必不可少的旅行交通方式,但与此同时,航空旅行正在迅速成为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郑慕雅 《环境》2005,(3):48-49
自古人类都喜欢探险,哥伦布寻找新大陆,郑和下西洋。现在是无国界时代。据说,不用50年时间,全球的任何一个人只要口袋里有足够的钱便可以实现太空旅行。现在的人类上天下海入山成为旅游爱好,只要有冒险精神,谁都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估——以敦煌为例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论文对新近发展起来的旅行费用法进行了介绍,并设计出敦煌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估技术路线,提出了确定多目的地旅游权重和闲暇时间的机会成本的方法。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利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及机会成本法对敦煌旅游资源2001年的国内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国内旅游价值为7.8961×108元,它会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用旅行费用法评价圆明园的环境服务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旅行费用法评估了圆明园公园环境服务价值,公园年环境服务流(1996年)的价值为1.1697亿元,公园的资本化价值为20.4亿元(1996年元)。通过实例研究,探讨了旅行费用法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世界环境》2004,(6):40-42
从某种意义上讲,旅行更可称之为一种心路历程;旅行既是经历生活和发现新的东西-我们自身和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初到澳大利亚,我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无论坐在机舱里,还是在机场候机,80%以上的澳大利亚人都会手捧一本书,一边津津有味地阅读,一边等候时间。大人在读书,小孩也不例外。起初以为乘坐飞机的都是高端人群,喜好读书是这一人群的特点。一问才知道,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乘飞机是公众普遍采用的旅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位报社的女记者不顾家人以及朋友的反 对,自费前往沙漠无人区旅行,回来后写了一篇文稿,读后令我如饮甘泉,五脏六腑都十分舒畅、熨贴。它吸引我的不仅仅是文字的优美,更有的是那份与自然对话的勇气与远离尘嚣的纯净。 在这种带有探险性质的旅行中,女记者不是为了出风头,也不是为了寻求刺激,而是在为完成一次心灵的旅行。 如今,每到节假日,出游的人们如过江之鲫,公路、铁路、民航、饭店不堪重负纷纷告满。大家从四面八方涌来,到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面前,从包里拿出相机一通瞎拍,然后再找块干净的地方,喝几瓶矿泉水,嚼几块…  相似文献   

10.
红色研学旅行因其在青少年道德素养培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青睐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旅游形式。井冈山依托深厚而独特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发展红色研学旅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党性教育"为主,着重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红色培训已成为其突出品牌。与之相比,针对青少年的红色研学旅行发展则略显不足。今后应在明确红色研学旅行的目的、构建具有特色的红色研学旅行课程、培养红色研学导师、注重红色研学旅行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推动井冈山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多目的地环程旅行问题是应用旅行费用法(TCM)进行游憩价值评估的难点和热点,客观准确地对多目的地旅行公共费用进行分成,确定各目的地的费用权重成为游憩价值评估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文引入旅行公共费用和目的地直接费用的概念,改进多目的地旅行公共费用分成计算模型,将待评估目的地直接费用与多目的地总直接费用的比值作为待评估目的地在旅行公共费用中的分成权重。该计算模型尝试根据调查游客自身的消费特点进行旅行公共费用分成,避免主观假设的影响,旨在使费用分成更加客观、科学。对若尔盖县游憩价值的评估结果为:2017年若尔盖县游憩价值为31.09亿元,人均游憩价值1538元;其中旅行费用 25.06亿元,人均旅行费用1240元;消费者剩余6.03亿元,人均消费者剩余298元。通过改进多目的地旅行费用分成模型,可推动游憩价值评估方法的发展和完善。研究结果可为若尔盖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基于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实施研学旅行活动的前提是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研学旅行活动的效果与方向.由朱传世所著的《研学旅行设计》一书对研学旅行系统、开展方向、建设措施等进行详细分析与介绍.本文围绕着该书相关信息进行研读,从中获取启示,更深一步提出基于自然旅游景观下的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教育领域提供价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底,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11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中小学生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研学旅行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  相似文献   

14.
吴盈 《环境》2011,(10):58-62
如果在一个旅行地只让你带一件东西回来,你会带什么?下面这些最具当地风情的特色纪念品,一定让你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成为“亚洲四小龙”后,人富车多,交通堵塞便成为家常便饭。国际旅游公司的官员认为,一旦一个旅游者在他所旅行的国度遇车堵时间累计超过3.8小时,他即会对这个国家产生厌倦。因此,解决交通堵塞问题,便成了新加坡政府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季靖 《环境》2012,(10):56-58
睡陌生人的沙发,坐最便宜的火车硬座,沿途伸手就拦顺页风车——这便是时下最流行的GapYear的旅行方式。 你听说过GapYear(间隔年)吗?又是否知道义工旅行呢?现在这些都已成为年轻人体验世界、提升自我、感受世界的一个崭新方式。嬉皮士是它的鼻祖 提到Gapyear的起源,就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浪潮说起。当时不约而同前往印度的英国嬉皮士们正是最初意义上的Gapyear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背包客及穷游文化的引入,与之相关的旅行电影也得到了发展。2010年的台湾电影《第36个故事》和2011年《转山》的成功上映,引发了国内青年人中间的"趁着年轻去旅行"的热潮。这类以旅行为题材的电影大致有两种风格走向:女性文艺清新式梦想之旅和男子汉式壮游之旅。本文以后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类型旅行电影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及其对壮游情结产生的影响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盛况空前的30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6年8月4-14日在北京召开。会后地质旅行是整个大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T324地质参观路线起自江苏省南京市至浙江乐清市雁荡山,是大会确定代表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第一条考察路线。该路线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与浙江省地矿厅领导组织与支持下,在3O届地质大会旅委会指导下,在沿线各级政府与旅游部门、矿山部门的大力协助配合下,按预定计划安全、顺利、园满地完成了横穿东南沿海火山岩带(北段)的火山地质、岩石与矿床考察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是首次由五国地质学家(以六天时间,全程1500km)联…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18日(一) 第一个广州南极旅游团 在南极探险记载中,1911年12月18日是第一位成功抵达南极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离开极点的时间.时隔96年的2007年12月18日,我们在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登上了极地旅行邮船"乌斯怀亚号",也踏上前往南极旅程.一行25人中,最大年纪的59岁,最小的9岁,有9位女士.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生活中,旅游业方兴未艾。到森林中去,到草原中去,到田园中去,到沙漠中去,到高山雪峰中去,成为人们新的旅游追求方式。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包含了“生态旅行”与“生态旅游”两层含义。生态旅行指具有一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