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祸兮福所倚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事情总有好的一面”,人们相信不幸有时能够转化为幸运的事。2008年,中国经受了一系列灾难——出人预料的雪灾、地震、洪水,以及过去几年我们享受的表面上经济繁荣的最后“崩溃”,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呢?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些可怕的事件中寻找到些许安慰?  相似文献   

2.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和与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环境系统为基础。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环境改变对社会的决策作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良性循环的环境系统及其环境资源的持久、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使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绝对建立在它的环境基础上,并确保这种基础受到绝对保护和健全发展,使其能够长期地、稳定地支撑现代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可见,环境可持续性不仅是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情的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当代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
1 项目背景 众所周知,天津市是我国北方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城市之一,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保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为先”的用水方针,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合理配置,高效使用,科学保护。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07,(4A):1-1
2006年,环保部门为实现减排目标采取了很多大力度的措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然而在此同时,全国环境形势却依然十分严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法律法规偏软、环保监管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存在,最终导致了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没有能够完成。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及其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子刚  张坤民 《环境保护》2002,133(9):31-33
湿地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是最高的,湿地土壤能够长期在储存碳。近年来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泥炭开采等土地利用活动造成湿地土壤中储存的碳大量释放,本文通过估算湿地开发引起的碳释放的经济损失来评价湿地碳储存的价值及其附加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和增强湿地碳储存功能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其中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和使用指南》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之后得到世界各国响应,本文叙述了组织在创建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按照ISO14001的要求应考虑的主要问题,以便创建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较高的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得到权威机构的认证和人们的认可,并取得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我们要现代化也要天蓝水清。这句话对于公众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概念,而对学者来说,如何在发展的经济的同时实现生态现代化,就是一个定量化的研究课题。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可以分解为哪些生态指标,中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几年来不断追踪现代化这一研究课题,对人与生态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希望这些谋略和建议能够启迪开拓我们的一些工作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面向回收的产品设计能够使废旧产品得到更好的回收和重用,优化拆卸序列的生成必须基于产品拆卸的经济性分析。论述了面向经济回收的产品设计系统的构成及相关的关键问题,分析了产品的零件材料回收价值与拆卸工艺,建立了零件材料合理回收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5,(3):62-63
据德国电力经济协会统计,德国主要的能源消费不在于用电,而在于取暖。德国平均每个家庭把其大约87%的能源用于房屋取暖和制取热水,其余用于灯具、计算机和其他电器上。因此,增加太阳能的使用能够明显减少燃料消费。但迄今为止,太阳能取暖技术还没被大规模推广。德国太阳能协会说,应为取暖领域制订一部像太阳能发电领域那样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李宁 《世界环境》2006,(6):94-94
2006年9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与中国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北京共同发布了《环境流量河流的生命》一书的中文版。该书是2003年IUCN水与自然动议(Water & Nature Initiative)组织出版的“水资源与环境丛书”中的第二册。该书最大特点是超越了国际上在单个学科领域内进行理论探讨的普遍做法,而是以跨学科的综合角度和具体案例来说明环境流量的概念,将社会、生态、水利和经济利益联系起来,使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能够共商河流系统管理的最佳方式,并为参与设定环境流量的有关人士提供了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态环境治理意识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在实际展开生态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全面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则必须要加强对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的重视,这样有助于对已经被破坏的土地进行及时修复,并通过综合化治理来最大化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再加上生态环境治理的效率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为了能够杜...  相似文献   

12.
偏经济平衡分析模型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经济研究中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 ,已经有多种不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材料和物质流在经济中的运转 ,偏经济平衡分析就是其中一种。将PEA应用于一个单一的、假设的污染问题中 ,这样以实践的方式来评价模型的结果。结果显示 ,PEA模型能够寻找环境问题中最有效益的政策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球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的发展趋势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和社会发展的心脏,同时也是地球资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全球主要城市正是努力减少温室气体减排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地方。而推行低碳生态城市能够有效遏制气候变化,同时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道路,这既是促进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中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为了使自己的收益达到最大化,他们会尽可能地使外部成本转嫁给社会,减少自己的内部成本,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偏离社会的需要,所以,为了使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就必须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内部化外部成本的经济手段有:向经济人征税、界定资源的产权和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武是地处渭北旱原沟壑区的一个农业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重轻的地位,只有通过生态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建设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一多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同严酷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在植树种草、绿化荒山、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黄防”工程,渭北旱塬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世行贷款及平…  相似文献   

16.
杨帆 《环境》2006,(2):44-44
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风险是资源不足,按照已经探明的自然资源总量估计的资源价值,中国是5万亿美元,远远比不上俄罗斯的300万亿美元。按照人均资源中国就更是少得可怜。寄希望于科技进步,如氢燃料,转基因、海水淡化,由于成本限制在15年内应用价值不大。把污染环境,消耗资源最大的重化工业,如钢铁、造纸、化工等向海外迁移,是一个重要的大战略,但国内生产速度要下降,外国能够接纳多少也未可知。如果是投资带移民,对中国利益最大,但必然要受到外国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陈善荣县域在我国国计民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国2166个县(县级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补偿收费政策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补偿费是一种为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经济管理手段。本文在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对实施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机制和条件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特色与启示林宗棠一、新加坡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新加坡又称狮城,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城市国家之一。近30年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奇迹,从一个“经济没有什么增长,大批人失业,居住条件遭透,教育...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6,(4):38-45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与深圳、广州、惠州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间。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人文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国民经济保持年均增长22%以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182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