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CNKI数据库的安全疏散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掌握安全疏散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7—2017年间国内安全疏散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并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数量、学科分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安全疏散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间国内安全疏散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该研究领域呈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其中建筑科学与工程是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文献作者朱国庆、何嘉鹏、周汝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是研究成果较多的研究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基金项目;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火灾"、"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等关键词展开。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SCIE数据库中1988—2017年收录的以"电渗析"为主题的4 115篇文献进行了检索与计量分析,研究了文献的成长趋势、学科及期刊分布、主要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及国际合作和关键词。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电渗析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年发表文献量由1988年的36篇增至401篇;研究文献共涉及170个学科领域,主要发表在以《脱盐》、《膜科学杂志》为代表的4种核心区期刊;文献的研究机构主要为学术院校和科研机构;发表电渗析技术研究文献的国家/地区由1988年的10个增至2017年的56个,国际间合作日益密切;通过关键词分析,电渗析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离子交换膜、电渗析过程、工艺创新和技术应用等,"离子交换膜"、"脱盐"等一直是近三十年来电渗析技术研究的重点,"反向电渗析技术"在2007年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电渗析技术研究现状的明确,可为其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我国安全风险预警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2003—2016年CNKI数据库国内学者发表的374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法以EXCEL软件为工具,从文献的发表年份、发文作者、来源期刊、研究机构和关键词5个维度分析其特征,得出近年来我国安全风险预警研究的热点。结果表明:我国安全风险预警研究起步于2003年,主要呈现作者较多、核心作者少、发文量低、研究不够深入的特点;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分析显示,当前我国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是高等院校;关键词分析显示,该领域研究热点涉及预警方法、预警指标确定方法、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等,且主要是针对煤矿安全、施工安全、建筑安全等行业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SCI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1—2015年全球发表的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从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中美文献的对比、文献的期刊分布、文献的地区分布及国际合作、文献的研究机构、文献的高被引论文和文献的关键词角度,分析了脱硫科研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25年来全球脱硫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快速稳定地增长;25年间,美国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中国21世纪以来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飞速增长,且SO2年均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文献发表在1 141种期刊上,主要涉及能源、燃料和化学等领域;参与脱硫领域研究的地区分布呈现出扩大化趋势,主要位于北美、西欧、东亚和南亚4个区域;脱硫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国对脱硫领域的投入力度稳居世界前列,发表的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论文的质量仍有待提高;通过文献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分析,预测机动车石油燃料脱硫、催化剂脱硫和深度脱硫是脱硫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0—2020年发表的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的相关文献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引用频次、作者、发文国家、研究机构、发文期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解析近20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共发表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相关文献3 312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文献涉及全球108个国家,其中中国发文量为1 208篇,占总发文量的36.46%;antibiotic resistance(抗生素抗性)、diversity(多样性)、drinking water(饮用水)是中介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也是抗生素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是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期刊载体;抗性基因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抗性基因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迁移特征等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类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对于解决世界能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纤维素类物质降解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文献计量角度定量分析纤维素降解物质研究趋势。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ended,对1992-2009年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纤维素降解领域发文量显著增长。统计时间范围内,美国发文量居榜首。研究机构中,日本东京大学发文量位列第一;环境工程领域中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对该领域的发文量较大。环境、生物及相关的能源学科和材料、医学学科是纤维素降解的主流领域。涉及的学术领域刊主要有《Biotechn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Polymer Science》、《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此外,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生物降解、热解、发酵、酶解等研究方向在近18年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反硝化脱氮的硫铁复合填料除磷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范军辉  郝瑞霞  李萌  朱晓霞  万京京 《环境科学》2016,37(11):4275-4281
为提高硫铁复合填料反硝化脱氮同步除磷效果,对比研究了不同填料和耦合微生物后的除磷效果,分析了微生物耦合硫铁复合填料反硝化脱氮同步实现除磷的机制.结果表明与单纯海绵铁填料比较,硫磺与海绵铁复合填料除磷效率提高30%,达到95%以上,出水磷含量可降至0.1 mg·L~(-1)以下.X射线衍射(XRD)和总铁浓度分析表明,硫铁复合填料除磷系统反应产物主要为FeOOH、FeS和Fe_4(PO_4)_3(OH)_3固体物质和溶解性铁离子,产生于海绵铁的腐蚀和除磷过程;腐蚀产生的Fe~(2+)及Fe~(3+)的水解产物FeOOH和Fe S通过吸附沉淀作用将PO_4~(3-)转化为Fe_4(PO_4)_3(OH)_3去除.微生物耦合硫铁炭复合填料反应器运行稳定后,TN、TP去除率分别在90%左右和83%以上;硫自养反硝化产生的H~+和生物铁作用也可以促进海绵铁腐蚀和除磷过程,体系将"异养协同自养"复合反硝化与化学除磷有机结合,实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高效反硝化脱氮同步除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研究方法,以CNKI近5 a的引文数据库数据为基础,对国内资源科学领域的26种典型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国内资源科学领域Top 10的机构、期刊、主要基金资助及学科的分布状况,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了排序,得到目前排在前15位的研究内容。主要统计结果如下:排在前3位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期刊包括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主要的基金资助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等;排名前3位的领域有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主要是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这些统计数据展现了目前资源科学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9.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对于解决世界能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文献计量角度定量分析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趋势。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ended以及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数据库,并对1992-2009年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及相关专利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厌氧发酵产沼气领域发文量显著增长。统计时间范围内,美国发文量居榜首。研究机构中,俄罗斯科学研究院发文量位列第一。环境、生物、能源相关学科是厌氧发酵产沼气的主流领域。学术期刊主要有Bioresource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此外,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过程、反应器、预处理、混合发酵等研究方向成为近18年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近30 a基本农田领域研究态势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通过收集"基本农田"为关键词的537篇检索文献,建立关键词共现关系聚类图谱与时区图谱,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分析近30 a(1986—2015年)中国基本农田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农田领域的研究聚类集中在基本农田保护、评价、划定以及建设等4个领域,研究内容与方法侧重点不同;2)基本农田研究内涵及内容体系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时间变异性;3)基本农田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一是基本农田划定与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笼统,评价体系缺乏协调性,二是缺少各级别的基金资助与支持。研究建议:基本农田评价与划定标准体系要考虑区域特征与需求;基本农田研究要适应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整治等国家战略要求;同时,基本农田研究应是一项科学问题,要发展成为国家自然基金等资助的重要检索关键词与申报领域。  相似文献   

11.
刘绮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5):21-23,27
以某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为研究实例,寻求值-排污-水质综合协调解方法,寻求净收益最大时的总体规划方案。建立目标参数规划模型,寻求不同生产规模条件下的产值-排污-水质协调解,又探讨了水环境标准约束下的某化工区废水治理费用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以供决策者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土壤整体质量的生态毒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土壤样品采自沈阳西部污灌区 .进行了污染物 (重金属和矿物油 )含量分析和生态毒性试验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 ,矿物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生态毒性试验分别参照国际标准组织 (ISO)和OECD指南 ,进行了植物毒性试验、蚯蚓毒性试验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植物试验以小麦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50h ,蚯蚓毒性试验以蚯蚓死亡率、体重增长抑制率为试验终点 ,试验周期28d .土壤中矿物油含量在145mg/kg~1121mg/kg ,重金属Cd为0.34mg/kg~1.81mg/kg .土壤对植物和蚯蚓显示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 ,土壤的蚕豆根尖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 .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为2.0%至-35.1% ,蚯蚓死亡率为0%~40%.体重增长抑制率由14d的-2.3%~-19.4%在28d增加到-2.1%~10.7% ,蚕豆根尖微核率最高达6.62/100.研究表明 ,土壤中的污染物积累较低 ,但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 .  相似文献   

13.
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雪亭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34-135
介绍了滇池水质状况,对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当前国际化学危险品的各种分类体系,对比了GHS与TDG、EU_CLP、DOT、WHMIS等对化学危险品的具体分类。有助于GHS的理解与掌握,全面推进GHS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连云港市污染物排放量的比较和污染减排任务的要求,选取COD和NH3-N 2种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详细研究连云港市工业行业的COD和NH3-N产、排量,根据数据测算出所占排放量比重,对比重较大的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品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治理设施大部分为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废水生物处理法进行有机物治理.总结了连云港市在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后勤装备防腐涂层加速试验环境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后勤装备服役特点,综合考虑亚热带沿海地区湿热、紫外光照、盐雾等主要腐蚀因素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后勤装备表面涂层的加速试验环境谱,给出了各环境块的具体确定方法,并且提出了建立加速谱与装备实际使用环境的当量加速关系的方法。为后勤装备外露关键部位涂层使用寿命评定、涂层有效性检验和腐蚀修理方案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烟气脱硫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分析烟气脱硫石膏的性能 ,介绍了脱硫石膏的利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利用脱硫石膏生产建筑材料 ,如 β石膏和α石膏的工艺日臻成熟 ,利用脱硫石膏生产水泥辅料已进入工业化 ,而利用脱硫石膏生产充填尾砂胶结剂已经完成试验阶段 ,脱硫石膏在农业上也有很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8.
论给水管材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给水管材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给水管材的发展动向详细地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给水管材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向,提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
生态保护地协同管控成效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区分类管理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管控制度,生态保护地是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开展生态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及不同类型生态保护地之间的协同管控成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自然保护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保护地(即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以重要生态空间、植被生态、水源涵养功能为主要内容,基于“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省域”的管控梯度差异,评估分析了生态保护地的协同管控成效。结果表明:(1)从重要生态空间协同管控成效来看,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最高、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最低,这与生态保护管控严格程度呈现很好地正相关。但是1980—2015年间重要生态空间面积比例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与管控严格程度没有表现出正相关。(2)从植被生态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步降低的特点,与东部分布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森林类自然保护区、西部分布较多的湿地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特征一致。但是,由于湿地及水域类型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较高,且分布在吉林西部草原和平原区的面积比例较高,自然保护地的年际变化较大、且植被覆盖稳定度低于重点生态功能区。(3)从水源涵养功能协同管控成效来看,水源涵养能力呈现出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的特点,与这两个区域主要分布有森林、草地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密切相关,也与分布着大面积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地密切相关。自然保护区的水源涵养能力最高,且年际变化最小、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