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制员疲劳是关系到航空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心理因素是导致管制员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活事件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人的情绪波动,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因此探究生活事件是否作为管制员疲劳的重要致因有助于深入研究管制员疲劳问题。编制适用于管制员的生活事件量表,确定生活事件动态变化值,将管制员生活事件量表和多维疲劳量表在民航某空管分局进行发放与调查统计,分析生活事件对管制员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对于管制员疲劳有较大的影响;生活事件与管制员高度疲劳的三次曲线关系明显,说明生活事件对高度疲劳的管制员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状态实时监测方法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比较已有疲劳监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空中交通管制岗位的特性,提出了基于面部特征识别的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状态实时监测方法,并讨论了其实现过程.首先从精确程度和可应用性两个角度对现有的疲劳监测方法进行了定性评价,确定了适合空中交通管制岗位的疲劳状态实时监测方法;然后讨论了基于面部特征识别的疲劳状态监测方法原理,设计了初步的疲劳监测指标,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最终指标及其判定阈值;最后探讨了方法实现的可行性与实现流程,并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状态实时监测与告警原型系统进行了初步功能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将基于面部特征识别的疲劳状态实时监测方法应用于空中交通管制岗位是适用、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疲劳监测系统将可为空中交通疲劳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管制员工作负荷影响着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效率,视觉观察和语音通话作为管制员最常使用的交互于段,其对应的交互指标可以用于实时测量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利用眼动指标之间的共线性,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因子,在保证信息完整度的前提下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以NASA-TLX量表所得主观负荷值为因变量、综合因子和语音交互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综合评价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以为客观实时有效地测量管制员工作负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HEART方法的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人为差错概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调配飞行冲突,故有必要对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本文首次将HEART方法应用于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人为差错概率分析,并根据相关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对HEART中的任务分类和差错诱发条件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该方法在空中交通领域的适用性.改进后的HEART方法能对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人为差错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并可发现起负面作用的差错诱发条件,可为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对保障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地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机务维修人员疲劳是关系到维修质量和飞行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机务维修人员疲劳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构建了机务维修人员疲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编制专家调查问卷,采用专家独立调查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判断,根据权的最小平方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以找到影响机务维修人员疲劳的关键因素。计算结果表明:维修负荷、夜班执勤、睡眠和执勤时间是影响机务维修人员疲劳的主要因素,上述因素可以作为进一步风险量化的基础,从而实现控制疲劳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安全绩效,根据组织支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公平理论,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资本的角度,构建了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薪酬满意度对安全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揭示空管人员薪酬满意度对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资本在两者之间的双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薪酬满意度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资本和安全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资本在薪酬满意度和安全绩效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且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大于工作不安全感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疲劳破坏是埋地管道主要的失效方式之一,超载、地下空洞等因素都会加剧地下管道结构的疲劳损伤,对其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对管道服役期在各种不利影响因素组合下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其疲劳应力谱;基于材料S-N曲线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利用可靠性理论建立了交通荷载作用下地下管道结构疲劳的极限状态方程,计算了管道结构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可靠度指标;以某软土路基环境下地下燃气管道为例,定量评估了超载和地下空洞对地下管道结构疲劳可靠度的影响。将管道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分析与疲劳可靠度相结合,为地下管道结构疲劳可靠度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可为城市地下管道的设计、施工、维护及检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处作业人员的心理负荷对于施工作业安全工效有较大影响,科学合理地评价心理负荷对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管理意义重大.基于高处作业人员心理负荷变化的基本特征,制定SWAT主观评定量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并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SWAT量表中的信息,对高处作业人员的心理负荷进行主观评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处作业人员的心理负荷值分三类,处于40~70分的人数占绝大多数,0~40分和70分以上的人数占少数;高处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管理应重点考虑其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桥隧工程施工属高危作业项目,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一直受到广泛重视,而施工人员的心理因素是施工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分析桥隧一线施工人员作业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作业安全的影响,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的相关影响因素量表,对安徽某桥隧工程一线施工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多次调研,依据调研的数据构建相关影响因素安全评价分析模型,并基于SPSS软件对施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比率和心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和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隧一线施工人员整体心理状况较好,但轻度不良心理的发生比率均超过10%,具有一定普遍性;施工人员的工种、年龄、工作年限和居住环境等外部因素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当无法改变施工人员自身因素时,可通过增加文娱活动和改善居住环境等外部因素,使施工人员的心理不良情绪得以缓解,以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腐蚀疲劳交替环境下0Cr16Ni5Mo1不锈钢的损伤行为。方法 通过开展0Cr16Ni5Mo1不锈钢在不同腐蚀疲劳交替次数下的试验,分析腐蚀疲劳交替频率对疲劳寿命、表面形貌等的影响规律,明确其腐蚀疲劳交替损伤机理。结果 腐蚀时间一定时,0Cr16Ni5Mo1不锈钢试验件的疲劳寿命随着腐蚀疲劳交替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交替频次较低时,疲劳断裂部位主要发生在试验件表面或侧面的腐蚀损伤处;交替频次较高时,疲劳断裂部位开始内部缺陷处出现。试验件表面附着的腐蚀产物随着交替周期的进行而减少,但随着交替次数的增加,基体截面深处出现腐蚀产物。结论 0Cr16Ni5Mo1不锈钢试验件的疲劳寿命随交替次数的增加呈现指数函数规律的增长趋势。腐蚀-疲劳交替作用下,0Cr16Ni5Mo1不锈钢的表面腐蚀损伤形式主要为点蚀,裂纹主要萌生于试件表面的缺陷处,腐蚀加速了裂纹萌生的进程。交替次数的增加促进了表面和缺陷处钝化膜的生成,以及腐蚀产物在缺陷内部的堆积,从而使试验件寿命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