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嘉兴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以排污口近区污水稀释扩散规律进行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数学模型采用美国国家环保局的UM模型、香港大学李行伟教授的Jetlag3模型以及我们自行研制的积分控制模型。结果表明,Jetlag3模型计算值和物理模型的试验结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中地下水的运动是非常复杂且多变的,用来描述地下水运动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本文将研究地下水运动的主要方法概括为数学模型法和物理模型法,相同的是,两种方法均是将现实中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为简单的水文地质模型,不同的是,数学模型法是通过求解数学模型来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而物理模型法则是利用...  相似文献   

3.
活性污泥系统动力学模拟方法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活性污泥法的应用现状和污水中氮磷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使得传统数学模型已满足不了目前的要求,需要对活性污泥系统复杂的动力学规律进行有效模拟。文章在综合分析活性污泥动态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3种占主流地位的模型: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混合模型。这3种模型在污水处理的设计、运行控制和工艺优化等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展大气污染数学模型的研究、预报和控制大气污染的浓度等级,显得十分迫切。本文拟利用自动控制理论研究大气污染的数学模型,从而准确预报污染浓度。预报大气污染浓度的数学模型有两种: 1.物理模型:用偏微分方程描述的扩散模型。根据该模型可对大气污染浓度进行瞬时的和空间分布的估算和预报。  相似文献   

5.
PACS絮凝除油效果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保东  高宝玉 《环境工程》1997,15(4):14-16,20
PACS作为一种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高效絮凝剂,目前已在油田含油污水的净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不同的PACS投加量对不同含油量的油田含油污水的除油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并根据所得结果通过模型识别和多参数最优估计方法,建立了除油率与PACS的投加量和含油污水含油量之间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产生的N2O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了解N2O产生途径是减少其排放的关键。该文介绍了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产生N2O的主要生物途径和非生物途径;综述了N2O排放的3类数学模型:基于生物脱氮去除量的经验模型、基于不同产生途径建立的动态机理模型、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统计模型;阐述了新型生物脱氮工艺中N2O排放数学模型;介绍了机理模型校准和验证的方法及关键参数;阐述了各个模型的适用范围及在实际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各种N2O排放数学模型的缺陷,并对模型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该综述可为模型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提供方法,为研究污水生物脱氮过程N2O的产生机理、优化控制污水生物脱氮过程、缓解污水处理厂N2O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高田  韦鹤平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9):418-420,433
以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物理模型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量纲分析的方法得出了污水排放口上升布置多个喷口时污水场宽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根据污水场宽度可以确定出上升管理论间距,为实际工程中扩散器长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氧化塘是我国北方地区采用氧化塘技术处理城市混合污水的示范工程,现日处理城市混合污水25万吨。本文根据近几年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氧化塘在冬季和夏季处理城市混合污水的体积负荷、面积负荷和COD,BOD5,SS在各塘的去除率,推导出CDO,BOD5,SS随距离降解的数学模型和BOD5与COD的相关模型及这两项指标与温度变化的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江口水文、地形条件的复杂性,以物理模型和三维数学模型,预测了竹园排放口深水排放污水在其近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不利的水文条件,是长江的枯水季又逢小汛;其次为枯水季中汛和平水季小汛;只是在憩流前后,会形成混和区,特别是下层水体中,混和区范围可与表层水体有数量级的差异。另外,污水排放量和扩散管段在河槽中的设置不同,都会造成污水扩散范围的变化,但不致于影响到距离排放口上游约10km的吴淞口。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污水海洋处置京城 渤海湾这类具有缓坡潮间带海湾的可行性,应用动边界数学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参考已经运行的处置工程对渤海湾污水海洋处置工程进行了经济分析,提出了污水海洋处置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近区稀释扩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某经济开发排海工程,以水槽试验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和模型试验对动水、密度均匀的水流条件下,双喷口、异向射流的近区稀释扩散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同数学模型中的参数,探讨了环境流速、射流速度对近区初始稀释的影响,最后以物理模型的试验值校核数学模型,结果证明模式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多喷口浮射流近区稀释扩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稀释扩散物理模型试验,首次通过量纲分析的方法,对上升管上布置多个喷口时污水的近区稀释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上升管布置不同喷口个数时的近区稀释度计算公式,所得公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这对于我国较浅水域扩散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低维持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工程示范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新都、内江、资中和绵竹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活污水排放单位,作为低维持废水处理系统工程示范点,研究该处理系统对不同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经过一年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对污水COD、SS粪在肠菌和寄生虫卵的去除率分别为:84.5%-98.3%、37.3-99.3%、99.0-99.7%、91.3-100%。所监测项目部分达到或接近《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本文还讨论了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斛总理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故障物理模型的基本概念,对几种常见的电子产品故障物理模型,包括互连热疲劳模型、互连振动疲劳模型、电迁移模型和与时间相关的介质击穿模型等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基于失效发生因素和失效发生过程的损伤模型建模等两种故障物理模型的建模方法。结合工程应用情况,对两种故障物理模型的应用方法——可靠性仿真分析方法和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故障物理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X5‘2(X) 103268嘉兴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近区稀释扩散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徐高田(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一2印1.20(2)一42一46环图X一14(前期损失量和径流曲线数)予以修正,并提出相应的模型。图1表3参9一般性问题X万012(X) 103269农田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降雨径流关系—SCS法的修正/贺宝根(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加1,14(3)一49一51 环图X一6 SCS法是当前被广泛应用于非点源污染研究中降雨径流关系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将该方法应用在上海…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采用适量的硫酸铝和一种助凝剂复配,利用絮凝法处理CODcr为1000mg/dm^3以上的废纸造纸污水,实践证明,除污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炉膛干粉喷射脱SO_2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夹带流反应器(EFR)中进行的石灰石/SO_2高温硫酸化反应的实验研究。硫酸化反应是一个两阶段反应,初始阶段是一个非常快的(约0.3秒)零级表面反应,活化能为21.0kJ/mol;接着是活化能为80.1kJ/mol的产物层扩散控制反应。此硫酸化反应过程能用缩芯模型来模拟。喷射F-石灰石,90%以上的脱硫率能达到。  相似文献   

18.
通过简化传统的ASM1污泥活性模型提取出污泥和污水中底物的非线性动力学作用关系,建立一个适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简化二维数学模型。通过修正原模型参数,该模型能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角度对数学模型进行有界性和稳定性的验证和分析,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模型参数选取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体系由水或人工海水/煤油/表面活性剂(AS,CTAB,BJIJ35)/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构成。研究40℃时各表面活性剂,油及醇含量和海水盐度对微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中CTAB最易于形成微乳,在含煤油量≤50%时皆与纯水或海水形成O/W,W/O和双连续结构的3种形式微乳区;对于AS,这种微乳连续区仅在含煤油≤25%时出现,而对于BRIJ35,只在含煤油10%时才出现。随含油量增  相似文献   

20.
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地铁火灾气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炼  刘应清 《交通环保》2001,22(5):37-39
分析了地铁火灾中烟气运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地铁隧道内发生火灾情况下,各种通风方案进行计算机模拟。并确定了最佳紧急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