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温度、压力、流体流速、改性剂、络合剂等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优点及其在萃取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非固体介质中的污染物、环境样品中的金属离子等方面的应用,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广州大型购物中心室内空气中PM10、CO和CO2的分布和来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便携式测量仪,对广州市大型购物中心室内空气中的PM10、CO和CO2等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室内CO2和PM10浓度偏高.CO2全部超出了我国的室内空气标准,PM10全部超出了国家年平均标准,大部分超出了日平均标准.本文同时对购物中心内不同场所CO、CO2和PM10的浓度水平变化和来源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东亚地区选取5个大气本底观测站1994年以来观测的 CO2监测资料,分析了各站大气 CO2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 CO2主要人为源的变化及其影响。结果表明,5个本底站大气 CO2年均值均呈明显升高趋势,2010年较1994年增长幅度为8.4%~9.0%;在北半球国家,CO2月均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高值多出现在冬春等寒冷季节,低值多出现在夏季。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量、增加森林覆盖率及农业覆盖率将对大气中 CO2有削减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迪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2):60-62
采用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SO2,根据CO标准气体干扰SO2 测定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并在实验室用CO标气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用该数学模型对5家企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SO2 监测,将测定结果与碘量法的测定结果比对,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气CH4、CO2、TOC日变化规律及垂直分布的自动连续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能自动连续监测CH4、CO2、TOC日变化及垂直分布的系统,利用该系统监测了2002年冬季CH4、CO2、TOC垂直分布的日变化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距地面高度增加,受湍流扩散的影响,CH4、CO2、TOC浓度降低.冬季CH4浓度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周期变化,CO2日变化呈双峰形分布,TOC日变化没有明显的特征,其日变化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很大.根据2002年冬季CO2浓度与2000年以前的对比结果发现,北京市冬季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已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期,而随着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尾气排放成为影响某些大气微量气体日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是中国华东区域背景站点之一,可代表华东森林及高山区域背景状况。为了解该区域的大气背景状况,评估区域污染现状以及污染物输送在区域污染中的作用,选取福建武夷山背景站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主要气体污染物(SO2、NOx、CO)为期1年的监测数据,研究各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浓度变化特征和相关关系,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区域输送对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各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夷山背景点监测期间SO2、NOx、CO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9、5.1、409.8 μg/m3,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冬季明显高于夏、秋季;三者日变化幅度均很小,呈现出单谷型分布型态,说明武夷山背景点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很小,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2与NOx浓度相关性较好,与湿度有较好的负相关,与风速在冬季具有一定的正相关,NOx与CO浓度在秋季和冬季的相关性较好,且二者与温度的负相关性较好。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SO2全年最大浓度峰值主要来自北方采暖季燃煤排放的远距离输送影响,NOx、CO全年最大值则源于生物质燃烧的远距离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7.
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流域环境风险内涵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流域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流域生态风险评价、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突发事件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等方面,主要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突变理论或经验公式(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从复杂动态系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环境风险地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信息和数据的空间分析,通过各种风险评估或预测模型,将评估的结果以空间方式展示出来.由于环境风险地图直观、信息量大的优点,有助于环境风险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实时决策.对风险地图种类作了概述,总结风险制图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国内外风险地图的应用研究以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以某化学品泄漏造成大气污染为例,采用虚拟治理成本法,通过对污染物单位治理成本的调查,污染物危害系数的确定等步骤量化生态环境损害的数额。针对生态环境损害价值量化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选择、单位治理成本的确定、危害类别的判断等技术关键点,提出,应结合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污染物危害系数等综合因素选择主要污染物;采用成本函数法来确定某一地区单位治理成本更容易被采纳;利用标签制度(GHS)危险性类别的结论能够快速确定污染物危害系数,以期为大气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区域环境风险及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发展进程及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发生机理、定量表征区域环境风险方法等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外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中可接受风险水平的选取。提出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治理应合理选取风险可接受水平数值,梳理现有修复治理工程修复目标值的制定过程,建立差异化的可接受风险水平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生物监测手段对长江口宝山北水道航道疏浚工程进行了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和评价.结果发现,工程结束后生物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与环评同期相比基本稳定,施工期间生态指标密度和生物量有所波动.监测评价结果反映了疏浚工程的施工对长江口的生态环境影响有限,并随着工程结束周边水域环境正日益恢复. 相似文献
13.
于2022年9月,对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及重要国控断面共37个点位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残留开展了监测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和国控断面中检出的PAEs质量浓度为0.499~6.018 μg/L,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主要检出物质。不同地区的PAEs赋存水平呈现差异,其中湖南省饮用水水源地的PAEs检出浓度最高。此外,PAEs质量浓度与监测点位所在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DBP处于低风险等级,DIBP对鱼类具有中、高风险影响;而DEHP生态风险水平最高,对藻类、甲壳类和鱼类均表现出中、高风险水平。已有文献研究比对分析发现,2009—2022年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PAEs残留浓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且饮用水水源地的PAEs质量浓度比地表水环境更低。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地表水环境改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评结论是否可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现状监测的代表性、公正性和准确性。结合工作经验,本文提出当前环评现状监测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Geological CO2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is among the main near-term contenders for addressing the problem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Even
in a baseline scenario, with no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cy, a moderate level of CCS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be deployed, given the economic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oil and gas recovery. With stringent climate change control,
CCS technologies will probably be installed on an industrial scale. Geologically stored CO2, however, may leak back to the atmosphere, which could render CCS ineffective as climate change reduction op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long-term energy scenario study for Europe, in which we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for climate policy making of leakage
of CO2 artificially stored in underground geological formations. A detailed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for the CO2 leakage rate with the bottom-up energy systems model MARKAL, enriched for this purpose with a large set of CO2 capture technologies (in the power sector, industry, an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and storage options (among which
enhanced oil and gas recovery, enhanced coal bed methane recovery, depleted fossil fuel fields, and aquifers). Through a series
of model runs, we confirm that a leakage rate of 0.1%/year seems acceptable for CCS to constitute a meaningful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option, whereas one of 1%/year is not. CCS is essentially no option to achieve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when the leakage rate is as high as 1%/year, so more reductions need to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use of
renewables or nuclear power, or in sectors like industry and transport. We calculate that under strict climate control policy,
the cumulative captured and geologically stored CO2 by 2100 in the electricity sector, when the leakage rate is 0.1%/year, amounts to about 45,000 MtCO2. Only a little over 10,000 MtCO2 cumulative power-generation-related emissions are captured and stored underground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when the leakage
rate is 1%/year. Overall marginal CO2 abatement costs increase from a few €/tCO2 today to well over 150 €/tCO2 in 2100, under an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constraint of 550 ppmv. Carbon costs in 2100 turn out to be about 40 €/tCO2 higher when the annual leakage rate is 1%/year in comparison to when there is no CO2 leakage.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CCS deployment is affected by gradual CO2 seepage, the annual welfare loss in Europe induc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preventing “dangerous anthropogenic
interference with the climate system” (under our assumption, implying a climate stabilisation target of 550 ppmv CO2 concentration) remains below 0.5% of GDP during the entire century.
相似文献
Koen Smekens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