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灾害发生发展全过程中对城市的功能影响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和体系,以及对于城市综合灾害防御和防灾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存在不足,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多层级指标的权重向量和判断矩阵,实现了多层次、多因素的评估需求。研究根据城市安全韧性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了评估指标的层级架构并计算其权重。运用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某特大城市开展案例研究,并针对其薄弱环节提出提升措施和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20,(3)
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由于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安全的基础建设与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安全问题变得越发严峻,因而对城市安全进行评价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该文基于PSR层次分析模型,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构建城市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BP神经网络进而建立基于PSR层次分析模型-BP神经网络的城市安全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验证,可知该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客观而准确地表达综合评价结果与各评价指标因素之间非线性关系,能够对城市安全状态进行客观而有效地评价。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长白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白山地区为研究区,以该地区地质灾害分布数据,专题地图数据和统计数据作为数据源,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的观点,结合地质灾害现状发育因素、地质环境条件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将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评价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结合起来对长白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采用100 m×100 m的栅格单元作为基本的评估单元,采用极差法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指数,并将其划分为一级风险区、二级风险区、三级风险区和四级风险区,得到了长白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该等级分布图揭示了地质灾害风险在长白山地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整体上研究区东西两端较高,中部较低。长白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水平主要以三级风险区为主,表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区大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用按时序分阶段的评估方法建立了城市地下交通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的架构,并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评估指标权重模型,建立了判断火灾风险的评价标准。以北京地铁二号线某车站为例,在对其现有设备资料和运行特性进行详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把风险评估结构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并按照现有的参考依据对各项影响火灾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赋值计算,得到了火灾各个阶段该车站的火灾风险水平,并对评价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供地下交通系统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大雾气候特征及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雾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和人体健康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上海市11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大雾数据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调查法,建立了上海市大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开展了上海市大雾的风险特征及地理区划研究,获得了1 km空间分辨率的上海大雾气候特征图、上海城市对大雾敏感性特征图和上海市大雾风险区划图。初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城市大雾评估和风险区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辛晶  杨玉胜 《灾害学》2021,(2):151-154
为评估石油化工设施的安全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在构建石油化工设施安全风险网络层次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采用Saaty标度法对安全风险参数进行量化,利用SD软件对安全风险参数进行排序。仿真结果表明,网络层次分析法考虑了安全风险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能改进基于线性组合关系的递阶层次分析模型的不足,评估结果可为石油化工企业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煤矿水害是制约煤炭安全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提高煤矿防治水管理水平、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在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下,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评价各指标组合赋权,充分体现出指标重要程度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反映,并得出评价指标体系各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基于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用MATLAB编制该评价体系的计算程序对新郑赵家寨煤矿进行了实例应用,应用该评价结果对该矿水害危险性进行了深度的数据挖掘,应用表明:评价结果与矿井实际情况相符,该评价模型能够定量的反映出赵家寨煤矿安全生产系统潜在的水害隐患,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具有现实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20,(1)
针对基于ISM的灾后旅游地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中评估因素较为单一的问题,提出特大台风灾后旅游地安全风险多因素评估方法。在分析特大台风灾后旅游地安全风险因素评估的主要实施流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估因素,构建由5个一级评估因素和18个二级评估因素组成的特大台风灾后旅游地安全风险多因素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特大台风灾后旅游地安全风险多因素评估体系,并提出重建资金,资源变资本、产业结构调整、以文化特点带动旅游地发展、加强体验感,打造户外亮点以及完善旅游救援的建议。特大台风灾后旅游地安全风险多因素评估方法能够加快旅游地特大台风灾后建设、短时间内稳定地方经济,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RS与GIS的毕节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滑坡危害最重的贵州省毕节地区为研究区,选取地层岩性、降水量、土地利用、坡度等9个滑坡孕险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该研究区进行了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通过与研究区的历史滑坡灾害记录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较为吻合,说明该方法能较有效地用于对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风险,从韧性城市的视角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地铁系统安全运营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解析既有地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从地铁系统物理构成要素的五个基本维度出发,沿时间切入韧性的四个基本特征,建立了针对地铁系统韧性这一目标的评价方法,并概述为地铁系统韧性评价的541指标体系(即五个维度、四个特征、一个目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体系内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和比较,结合可拓物元理论构建地铁系统韧性评价模型,并以某市地铁系统为例,利用专家打分法得到的分值进行模型的运用。这一指标体系不仅可有效识别整个地铁系统关键物理要素,并将其与韧性的不同特征建立联系,是韧性城市理论在地铁系统领域的重要拓展,对于指导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权数确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中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首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三个评价准则相对于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目标的权数和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六大因素相对于每个评价准则的权数,在确定六大因素内部各指标权数时,主要根据震害经验、震害实例和专家经验,并举例说明了用层次分析法和影响度思想来确定五个生命线系统相对于整个生命线系统的权数,及供电系统中电力设备指标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南沿海农村地区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袭击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实地考察数据与分析资料,通过对台风灾害的全面风险分析与评估,依据应急过程的内在特点和避难所的功能特点,从台风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内部硬件设施、外部软件环境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层次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配置层次分析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评价模糊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出综合评定结果。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易立新 《灾害学》2000,15(4):90-94
在对火灾危险和火灾风险两个概念进行定义的基础上,运用德尔非(Delphi)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城市火灾危险指数,城市火灾抗灾指数,城市火灾风险指数的概念,设计了一套指标科学,内涵明晰、操作性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城市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路隧道运营时的结构安全问题,通过对隧道结构典型风险事件进行专项分析,结合结构设计、结构现状及病害、养护维修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提出了长大公路隧道结构安全的评价指标,并根据评价指标建立隧道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原理,采用了乘积标度法与熵权法结合的组合权重法,再结合变权重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并以此为基础,最终建立了公路隧道结构安全等级状态的评估体系和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灾害学》2020,(2)
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政府响应、社区响应、救援力量响应和群众响应的角度出发,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征求专家意见,构建了我国地震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4个一级评价指标、14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48个三级评价指标,为评价我国地震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了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陈航  吴卫东 《灾害学》2024,(1):188-194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智慧城市仍沿用传统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模型,导致智慧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问题难以得到精准识别和有效解决。针对这一问题,该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智慧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并对陕西省西安市的智慧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以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智慧城市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尚未达到智慧级,未来应该从加强智慧城市应急技术的发展投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智慧应急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及优化智慧应急管理的安全防范能力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定量评估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成松柏  陈国华 《灾害学》2007,22(2):132-136
职业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事故风险管理技能的主要手段。但是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如何,目前尚无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针对安全培训这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系统,通过对影响培训效果的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建立起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合理准确地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构建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定量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加以应用,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对于提高和改善培训质量,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乔波  郭建兴  贾宁  汪伟明 《灾害学》2024,(2):172-177
随着地震监测中心站深化改革,地震应急已经成为中心站的重要工作之一。面对复杂的震情形势,如何提升中心站应急能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基于中心站职责职能,提取应急各阶段核心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调研统计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由组织治理能力、资源保障能力、行动执行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组成的可量化中心站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发现中心站在应急培训和演练、实践经验、专业装备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结合近三年地震应急事件进行分析讨论。该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中心站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洪灾风险评价等级模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采用特尔菲法,选择4个一级因子和14个二级因子,建立洪灾风险评价等级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对同一层元素相对重要性比较,决定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福建省67个县(市)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度风险区、低风险区4个等级。评价结果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承受地震灾害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薄弱环节,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设定多层次指标体系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用于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体系中,其中考虑了信息不全的AHP和不确定的AHP,该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