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造山二辉橄榄岩型岩体(也叫做高温橄榄岩)被认为代表了由于大的构造运动而机械侵位于大陆壳的上地幔碎块。这些岩体通常沿山脉内大洋物质和地壳物质发生过相互作用的大断层系出露。因此这些岩体非常有意义,因为它们与嵌在高度  相似文献   

2.
<正> (一)大陆壳演化的动力学地壳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在一种模式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按照这一模式,大陆是在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沿裂谷带上升的大洋壳和沿俯冲带下插的洋壳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然后,通过下插洋壳的部分熔融而形成沿俯冲带上升的岩浆。根据这个模式,可以通过下式描绘出大陆壳的演化:  相似文献   

3.
欧亚大陆东南边缘的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NNE-SN构造,EW向扩张-裂解、向东增生和大洋壳大陆化。在裂解过程中有新的岩浆构造地体形成。裂解带的地壳结构:下地壳有高速层、中地壳有中速层和低速层。  相似文献   

4.
<正> 大陆地壳内K、Th、U的含量和垂直分布具有重大的地球物理意义,因为大陆表面热流(平均来说)的40%左右是由地壳本身的这些元素所贡献的。上地壳岩石,如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与下地壳典型的麻粒岩比较表明:这些元素必定与其它大离子半径的亲石元素一起,主要富集在上地壳中。但是,各种元素的富集程度是不同的,这表明它们在受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日本两条白垩纪-古近纪火山-侵入岩带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下火山岩系岩石经受了左旋走滑的韧性剪切变形而形成片理或片麻理构造。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活动的起始时间、动力变形和结束时间都早于日本约30Ma。西南日本高镁安山岩和埃达克岩(120~105Ma)是在大面积白垩纪岩浆作用的起始阶段由大洋俯冲板片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侵入活动的结束标志中国东南沿海岩浆岩带是板内环境的晶洞A型花岗岩和以流纹岩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在西南日本岩浆岩带是年轻地壳挤压重熔的S型过铝质石榴石/白云母细粒花岗岩和流纹岩,不存在类似华南的壳源S型花岗岩,中国东南沿海没有代表洋壳俯冲的弧岩浆岩。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源区都以幔源为主并有前寒武纪再旋回地壳物质加入,它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随时间推移,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岩中幔源组分增加,而西南日本则相反。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开始(170±5Ma)是在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背景下,大陆岩石圈减薄,陆内深断裂再活化的结果。东亚大陆边缘在晚中生代(120Ma)进入古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构造体系,但不同地段的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6.
东南大陆的地质构造模型,具有欧亚大陆边缘向洋增生的独特形式。除外来地体之外,或以扩张、地幔上涌,洋壳向大陆地壳转化,并不断向洋增生;或是大陆分裂,地幔柱——热点物质不断注入变薄和破裂了的地壳,形成区域性新的生长构造层,构造岩浆地质体表现为有独特属性的“A型”花岗岩和流纹岩链。这些高DI值的富硅富碱富钠质岩石,出现在欧亚大陆边缘的重力梯度带上。裂解带的地壳结构模式是上地壳存在着重力不稳定的硅铝低速带;中地壳有洋——陆过渡型地壳的“类裂谷型”结构,P波速度为6.3~6.4km/s的中间壳层;在下地壳下部有速度为7.0~7.4km/s的壳——幔混合型高速层;随着“异常”的上地幔的形成,有大范围的热活动和壳——幔边界穹窿,穹窿的地盖比正常区为为薄。由于化学库和化学边界层的横向不连续,可划分出古老基底和后期地质发展史完全迥异的两个亚板块;和以壳层(或幔层)断裂为边界特点的八个地体;一个以分裂为主,并具热点径迹的最新生长构造层的扩张——裂解构造岩浆地体。  相似文献   

7.
<正> 造山运动过程,包括褶皱、变质和花岗岩化等多个阶段,它的主要化学结果是某块大陆壳的形成。由于花岗岩类是大陆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花岗岩类的成因问题就和大陆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已提出两种极端的理论: (1)大陆壳是在整个地质时期里通过连续的分异作用由地幔形成的。 (2)大陆壳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由地幔一次分异形成的,以后这种物质便不断再循环到新的地壳中去。  相似文献   

8.
大洋壳的厚度变化范围很大,从3.5公里到30公里,大洋盆地部分厚度减小,而在海底山脉及岛屿区域内厚度则增加。洋壳等厚线的走向多半与巨大的构造带及地貌带(大陆、大洋盆地、板块及大洋中脊)的轮廓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地球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地壳的演化具方向性、不可逆性、旋回性、重复性、继承性和新生性。已经确认,地壳和岩石圈的发展取决于加积作用和解体作用的错综复杂过程。加积作用在早期占优势,在太古宙以后就急剧降低,它又被解体作用周期性地中断,并可出现两者并行发展的时期。泛大陆周期性的形成和分解:后太古宙形成了泛大陆(0),中元古代形成泛大陆(Ⅰ),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形成泛大陆(Ⅱ),以及尚未确证的后早太古宙的灰色片麻岩陆块。地壳发展的结束阶段始于中-晚三叠世,即又开始了泛大陆(Ⅱ)的分裂、现代大洋形成和现代大陆分裂阶段。因此,板块构造的地球动力学状态早在30~25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大陆内部的大型构造类型及其构造样式是异常复杂,又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10.
<正> 作者对基本上不活动的构造体系中发生过岩浆增厚的大陆壳的热演化提出了一度传导松驰模式。岩浆的持续增加及其伴生的热量,对于硅铝壳的传导松驰有着深刻的影响。增生机制,连续低(不足增生)或连续高(过量增生)及原先增加的物质,都强烈影响中深地壳中岩石所维持的压力-温度-时间历史的类型。在这种构造热体系中处于平衡的矿物组合可能记  相似文献   

11.
Wedepohl(1991)提出了对大陆壳成分的新估计,即下地壳与上地壳之比为57:43,下地壳由60%的长英质麻粒岩和40%的镁铁质麻粒岩组成。新估计的地壳成分介于安山岩和英云闪长岩之间,Si、K、Rb、Sr、Zr、Nb、Ba、LREE、Pb、Th等含量比Taylor等(1985)报道的要高,而Mg、Ca、Sc、Mn、Fe等则较低。Wedepohl认为,如果将12.5%的S型花岗岩从上地壳恢复到下地壳.则上地壳与下地壳的长英质部分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作为实例,他介绍了Schnetger(1988)对意大利北部Ivrea地区的平衡计算结果,当沉积物由角闪岩相向麻粒岩相转化时,发生水不饱和部分熔融,可有35%的花岗岩分离出去。Wedepohl还认为.上地壳与下地壳之间存在一个从早前寒武纪到现在逐渐增强的差异,即上地壳具较大的负铕异常,下地壳具正铕异常.后者的异常程度近于前者的一半。正、负异常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被认为是由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过程中有富钙残留体循环到地幔所造成;太古宙地壳成分与后术古宙并无系统差别。  相似文献   

12.
<正> 佛得角群岛地区具有大洋性质似乎是极为可能的,尽管属于大陆壳碎块的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不过,如果考虑到该火山群岛的位置(西非大陆架西端以西约400公里)跨及中生代洋底地磁异常带;其枕状玄武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该群岛明显生长于大洋底的事实,那么对于其大洋背景也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相似文献   

13.
<正> 引言为更好地了解地壳演化过程,人们对许多地区的太古代和显生宙岩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于元古代地壳则研究很少,至今没有足够的资料来确定年轻的地壳增生与古老的地壳再造在元古代大陆壳演化中的相对重要性。有些作者提出,现代陆壳约有70%是从太古代末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但是世界主要河流的沉  相似文献   

14.
钐-钕(Sm-Nd)同位素研究可用来评价地壳生长的历史,有时可给出反映壳幔分异时间的“地壳形成”年龄。然而,如果一个样品是不同时期来源于地幔的物质的混合物,那么Sm-Nd同位素分馏系列可能只提供该样品中的物质存留于大陆壳内的平均时间估计值。在这些情况下,Sm-Nd同位素不给出地壳形成年龄的直接信息。这些年龄只有在得到了其他地质和地质年代信息的支持后才可解释为壳幔分离的时间。错误的解释会导致对地壳发育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引言 目前人们公认大陆断裂与基性和硷性火成岩的喷出和侵入活动有关。许多作者(例如Dietz & Holden,1970;Davies,1968;Grasty & Wilson,1967)曾利用基性和硷性火成岩的年龄来说明大陆分裂的年代。从而说明大洋地壳最早期建造的年代。大家也公认断裂带中最早出现的海洋沉积物与大陆分裂有时相的(temporally)关系(Smith & Hal  相似文献   

16.
按照所提出的模型,地球的大陆岩石圈基本上是在被原始行星物质填满的古岩浆海洋的分异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在岩浆海洋固结的同时,分离出金属铁、Mg-辉石和橄榄石,最终导致形成了橄榄岩土地幔及叠覆其上的原地壳,后者的成分相当于辉岩和玻古安山岩。构成原地壳的富Mg岩石以及原地壳部分熔融后留下的残留岩物质,后来可能在深部生成的碳酸盐熔体的作用下变成了二辉岩、二辉橄榄岩和异剥橄榄岩。地球化学检验证明,该模型具有与地球岩石成分的相容性和相应性。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大陆岩石圈、全球变化与地球深部内展研究为当代地学的三大主题。大陆动力学旨在研究大陆与地球系统之间热学、力学与化学等相互关系及其过程的学科。中同东部地处亚州大陆东部.被观为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场所之一。东部火山岩带-火山系统、岩浆系统研究包括:岩浆发生、运珍、定位的方式及其构造、热机制;岩浆在何种深度上,如何与地亮相互作用?不同类型计浆可以揭示地幔依、地壳成分、结构、壳幔相互作用、地球物质循环的过程。因此,火山一岩浆系统被视为岩石围的探针、大陆动力学过供的天然记录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地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星子理论和地球的星子堆积模型.以及地质演化两阶段模式和区域演化序列的差异,提出一种综合地质构造单元:大陆壳体。大陆克拉通内部壳体具独特的共合构造特征.文章将该构造模式称为大陆壳体并合构造(Juxtaposition-Coales-enceContinental-CrustoterraneTectonics),作为研究大陆克拉通地壳形成、演化的工作模式。作者在系统分析全球大陆克拉通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和对中国东部板内地壳构造研究基础上,将大陆克拉通地壳划分为若干类型.并总结了不同类型地壳区的区域演化序列,及并合带的类型、特征和演化,对全球大陆克拉通地壳构造以并合构造模式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根据海洋学者和矿床学者现有的工作,力求发现一些指导大洋壳热液矿床勘查的标志。所探讨的矿床包括金属沉积物、金属结壳和块状硫化物体,它们是从火山作用和大洋扩张中心高热流区的热水溶液中沉淀  相似文献   

20.
年轻俯冲大洋板块在太古宙条件下的热演化模式表明,俯冲湿地壳内的拉斑玄武岩在浅部(50~80km深处)熔融,生成了太古宙英云闪长岩。由于融熔潜热被地壳消耗,使上覆橄榄岩地幔楔体在低于橄榄岩熔融温度的条件下得以保存下来。这可阻止地幔楔体内的熔融和在现代俯冲带中所观测到的岩石类似的钙碱性岛弧火山岩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