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探讨如何注重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以构建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秋玲 《环境教育》2014,(10):88-89
正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8 Natural disasters(第八单元自然灾害)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灾害:地震、暴风雪、火灾,等等,并告知了一些急救电话及灾害来袭时该如何应对。虽然本单元的英语学科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过去时的语法和根据关键词和语境猜测大意的阅读技巧,但是教师若能在英语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灾害教育,则可以增加学生防灾减灾的知识,提高其规避风险的技术和能力,在灾害频发的当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是三烈中学办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早在1982年,学校通过个别学科教学渗透和组建有质量的环保趣小组开展环境教育.1991年,学校评为上海市最早的10所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之一.接着学校以"一期课改"教育理念为指导,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面渗透,在选修课中单独设课,活动课中广泛实践.  相似文献   

4.
一、课时: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与古代环境问题有关的三大历史因素及其相关知识点。2.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3.能力培养: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媒体:录像资料片。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等。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分两大组,然后共同观看我国古代与环境有关的录像:人口情况、边境开发、楼兰古国消失、古代战争等资料;阅读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联系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从高中《中国古代史》课本中找出我国古代与环境有关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5.
如何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科学观、价值观,关心环保,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已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在科学课教学中重视环境教育内容的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谈几点具体做法,意在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一、课前做好准备在备课时,我们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环境教育的因素,联系周围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平时积累的环保信息,准备好学生上课用的教具、学具包括图片、录像、动画、实物、实验材料、采集的标本等。二、课堂上有目的的引导和渗透1.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环境…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初探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汪矿中学张洪斌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空气”一节中,教师应向学生讲述,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这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一、组织管理工作1.学校成立创建活动组织机构,制定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2.支持教师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对积极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3.建立环境教育档案,注意环境保护教育音像。图片、图书、文字资料的收集和管理,能为环境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宣传素材。二、课堂环境教育1.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环境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学科渗透;2.组织必要的选修、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环境教育;3.结合教学实验课、演示课进行环境保护的知识OS。三、课外环境教育1.有组织的参加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进行环保宣传和…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环境教育主要有三条途径:一、阅读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处于渗透环境教育的课文俯拾即是。只要我们增强环境教育意识,积极挖掘课文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就能做到阅读教学与环境教育双丰收。例如,结合教学《向沙漠进军》,可以让学生知道:全世界每年有21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荒地,不再适宜耕种,我国每年也有大片良田和草地由于过度开量、放牧而成为不毛之地。我国政府在部  相似文献   

9.
怎样上好环保课武汉市红领巾学校卞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进行的。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工作来安排的。根据现阶段小学教学的大纲、教材、课程设置及课的安排,小学的环境教育只能是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渗透教育。我认为,环境渗透...  相似文献   

10.
周志秀 《青海环境》2010,20(3):154-156
为了促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生活习惯,文章结合中学化学教育的几个知识点、实验课堂、习题课,讲述了进行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雨瑶 《环境教育》2000,(1):29-30
坐落在江海平原上的海门师范学校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互动式”环境教育项目开发的网络学校。多年来 ,这所学校一直把环境教育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师范生素质、培养面向21世纪合格小学师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课题研究为先导 ,围绕环境教育的知识目标、意识目标、态度目标、技能目标和参与目标 ,在各学科的横向渗透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教育实践课四大板块的有机结合中 ,积极探索师范学校环境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必修课的渗透中奠定环境教育基础必修课是师范学校课…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从保护我们未来家园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来看,都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语文教学的实际为环境教育的渗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关环境问题的课文,这些课文中包含了大量的生态学和环境学知识,可以结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教师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并且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果把研究性学习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利用研究性学习作为环境教育的尝试形式,去探索环境教育的完整内涵和具体实施,是摆在我们教学工作得面前亟待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进行基础教学和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中,就环境问题实施随机教学,将有助于中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据统计,当前70%的污染物是化学物质,在对中学生进行化学教学的同时进行环境教育是化学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教学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倡导"知行合一"的博识课,无论是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评价上,都与环境教育理念相契合,博识课也成为了首师大附中北校区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科技新区内,在"百里见其峰"的百望山畔,屹立着一所崭新的校园。这里,正是百年名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校区)所在地。步入校园,拾级而上,百望山与西山映入眼帘,新校园与其遥遥相望。别致的建筑设计,优美的校园风景,伴随着朗朗读书声,令人心旷神怡。这所百年老校的新校区如何实现环境育人?在学校教学中怎样渗透环境教育理念?为此,《环境教育》专程探访了首都师范大学附  相似文献   

16.
现行语文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俯拾即是,有歌颂祖国秀丽山川的篇目,如《林海》、《桂林山水》、《草原》、《五彩池》等;有记叙人类关爱自然、与动物为友的生动故事,像《琪琪的心事》、《天鹅嫂》、《鹌鹑》等;还有一些科普文章,如《只有一个地球》、《灰尘的旅行》、《蛇与庄稼》等,是启迪学生心灵,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面对如此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语文教师要做到传授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丰富环境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可注重以下三性:紧密性:指语文学习与环境…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教材中对于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作为衡量初中环境教育开展情况的一个重要佐证。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初中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根据这一规定,国家教材编辑委员会在新编初中教材中,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将环境科学知识渗透于各有关学科的教学课程中,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师范生是“今日”的受教育者,又是“明日”的教育者。环境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自身,更关系到难以计数的少年儿童。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长期从事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对师范生实施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并构建了环境教育的合理模式。从1985年我们开始环境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至今已12年。其间经历了以“第二课堂”——课外活动为主体进行环境教育的阶段;学科渗透结合型阶段;单独设课,由不同学科教师分章节任教阶段和今天我们所确立的不同学科渗透型和单独设课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并且把单独设课各学科教师轮番上阵,集中讲座改为…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省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作为第七批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建设典型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长期以来,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并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为契机,积极开展"中职学校环境教育1+1+1模式探索",形成了课堂教学渗透、环境主题教育活动、社团实践活动三合一的中职学校环境教育新模式。课堂教学渗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师是关键,课  相似文献   

20.
正环境教育是当今社会关注的最热点,学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科中渗入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且行之有效的。笔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以下几点思考。有效挖掘教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并不是提倡每堂课都要进行环境教育,只有适用于环境教育的内容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就要求我们教师细心研究教材内容,对其中的环保内容做到了然于胸,这样才能灵活有效地抓住时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