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吕学都 《环境保护》2007,(11):36-42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或埋存.  相似文献   

2.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体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前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体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前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粮食、石油和气候变化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但是善于制造问题的人类,把这些本来就十分复杂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就必须减排温室气体,为了减排温室气体需要减少石油消耗,为了减少石油消耗就用粮 食去做酒精替代石油。看起来科学家们和政治家们的选择都是合理的,因为减少石油消耗可减缓气候变化,而减缓气候变化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国际政策发展动向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学都 《环境保护》2007,(6A):36-42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或埋存。为此,在过去的近20年里,国际社会展开了积极的行动,包括由联合国组织谈判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区域间政府组织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政策等。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银晓 《环境科学》1993,14(6):79-81
人类活动无节制地消耗了自然资源,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工业发展,化石燃料使用大量增加,排放出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已开始明显地改变了大气的成分,目前起重要作用的“温室气体”顺次排列为:水蒸气(H_2O)、二氧化碳(CO_2)和臭氧(O_3)。其他如甲烷(CH_4)等目前产生的“温室效应”还相对较小,但含量将不断增加,到21世纪将可能成为主要的,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8.
声音     
《环境保护》2013,(12):8
粮食可以满足饥饿人口的需求,粮食生产也需要能源、水资源和土地。在自然资源越发稀缺和环境问题越发严重的严峻挑战下,浪费食物就等同于浪费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联合国副秘书长、UNEP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气候变化导致欧洲以及俄罗斯地区冬春季节低温发生概率增加3倍。如果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控制,极端天气的出现将更为频繁。——波茨坦气候研究所研究人员弗拉迪米尔·佩图霍夫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7,(3):14-14
英国(《新科学家》撰文称:六年来气候变化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报告于2月2H起对外公布,该报告提供的最新数据对气候变化状况提出了新警告。媒体报道显示:该报告预计气候变化的最低气温和海平面上升水平均比以往的预测有所提高,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气候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被进一步证实。报告称:90%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温室气体主要由使用化石能源引起。这些结论与200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结论有出入,当时的结论是人类活动对气候上升的影响力只占其中的66%。  相似文献   

10.
徐华清 《环境保护》2007,(6A):47-49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随着科学界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入,要求国际社会采取对策,努力限制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气候变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田晨 《世界环境》2007,(2):34-41
气候变暖正在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月2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所作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简称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有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到21世纪末,在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估全球地表平均增暖1.8℃至4.0℃,海平面相应上升18到59厘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全球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的发展趋势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和社会发展的心脏,同时也是地球资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全球主要城市正是努力减少温室气体减排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地方。而推行低碳生态城市能够有效遏制气候变化,同时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道路,这既是促进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定量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过去,科学界致力于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而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论文重点阐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的生物地球物理影响机制,总结土地利用/覆盖与气候变化定量关系的研究进展,得出现阶段研究存在四点不足:①缺乏景观格局与气候过程关系的认识;②较少考虑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③区域气候模式存在局限;④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指出基于可持续性的土地系统设计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操操  刘春兰  田刚  王海华  李铮 《环境科学》2010,31(11):2780-2787
城市消费了大量的能源,是全球人类活动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评价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制定城市减排目标和计划、评估减排措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城市开放的空间系统结构导致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核算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对国内外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和案例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比较城市清单和国家清单方法、联系和区别,分析清单编制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以期推动我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尽管生活方式,尤其是商品和服务消费,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性不公平和不可持续性具有关键作用,但这些问题在有关的情报和教育资料如温室气体计算表中常常没有给予充分的表述。通常的结论是,对于气候变化负有责任的是个人,而且只限于读者周围的环境,如家庭和私人汽车,而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却几乎一直被忽略。结果是,有关减少个人温室气体排放的建议都集中在次要的电力和燃料的使用方面,没有把减少商品和服务消费这个更重要的问题作为减轻气候变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最近发表的家庭温室气体排放调查表为例,阐述上述缺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温室气体综合计算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6.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清 《环境保护》2007,(11):47-49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随着科学界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入,要求国际社会采取对策,努力限制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气候变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碳市场的渊源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各国普遍认同必须“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的目标。于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GHG)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能引起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的强弱与温室气体的浓度密切相关。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臭氧是自然界大气中本来就存在的成分,而氢氧碳化物、全氟碳化物、氯氟烃类化合物等成分则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使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减少5%~10%,  相似文献   

19.
如今,关于“低碳”的新概念、新政策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源于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并对环境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越发严重。根据气候科学家的计算,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0年相比必须减少85%,才能使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以前的水平相比上升不超过2℃。高于这个温升水平将会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因此,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加大力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重要机遇。在此大环境中探寻扭转行业颓势的良方,或许再生资源行业示范项目与碳交易试点相互融合有望成为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