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雾霾天气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涉及雾霾形成的PM10和PM2.5,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北京市顺义区大气污染实际情况,从雾霾天气成因、空气质量指数变化、降尘浓度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解剖了目前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及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雾霾天气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涉及雾霾形成的PM10和PM2.5,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北京市顺义区大气污染实际情况,从雾霾天气成因、空气质量指数变化、降尘浓度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解剖了目前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及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与细颗粒物(PM2.5)相关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改善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是环保部重点关注的工作.由于PM2.5时常以伴随雾霾状态或者以伴随光化学烟雾状态的空气污染形式,显著影响我国东部和中部城市群的环境空气质量,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影响尤其突出,形成大范围区域尺度影响规模,因此有关PM2.5的污染问题,同时也是区域性复合大气污染问题.有关PM2.5的污染防治,也就成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环境:您是北京市首批局级新闻发言人,做了8年的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卸任之后,您感到生活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杜少中:最大的变化是,有些电话可以不接了。做新闻发言人时,电话24小时开机,一个电话都不敢漏掉。我主张善待媒体,所谓善待,就是让记者随时逮得着,手机24小时开机;给时间多提问题,无论发布会还是个别采访;有问必答,特别是解释专业问题要不厌其烦。善待媒体就是善待自己。  相似文献   

5.
微观点     
《环境》2013,(12):42-42
关键词:APP PM2.5 环境污染如今已成为很多市民重点关注问题,雾霾、甲醛、噪音等等都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为了随时了解空气污染情况,提醒自己和家人采取保护措施,许多人都在手机上安装了空气质量指数软件..对此,你持什么态度?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国各地普遍出现连续严重雾霾,空气污染、雾霾、沙尘暴和PM2.5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高度关注。本文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最新数据,针对我国当前大气污染的现状,提出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微观点     
《环境》2013,(2):38-39
关键词:PM2.51月9日以来,中国中东部一直被雾霾笼罩,北京、天津空气质量分别达到污染最高等级。1月12日,北京部分地区出现PM2.5浓度超800的情况,是优良标准浓度的十倍。河北、河南、湖北等地雾霾天气也十分严重。@环保董良杰:【油企和热电:肮脏的企业档案】不用刻意回避,弥漫全国的毒雾两大祸源:1、油企成功阻挡的油品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8.
“现在人类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灾难就是气候变化.这是全球性和毁灭性的灾难。我一直在想.这个灾难究竟是谁造成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创办人廖晓义语调忧伤地开始了这次访谈。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雾霾天气引发的PM2.5话题之争中,民间热闹地兴起自测PM2.5活动,其中,影响力较大且备受关注的当属环保NGO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发起的"我为祖国测空气"活动.那么,这样一项由民间人士开展的检测活动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的数据可靠吗?这项活动会与国家的政策冲突吗?就这些疑问本刊特对冯永锋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AOD)估算PM2.5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不断向人们警示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细颗粒物PM2.5作为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之一,由于粒径小、为有毒性物质提供载体的特性,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PM2.5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地基手段获得PM2.5质量浓度受到环境、地理等因素的限制,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估算地面PM2.5质量浓度,覆盖面广、估算精度可靠,对环境污染监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了国内外关于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估算PM2.5文献的基础上,对AOD和PM2.5的数据源和估算的方法及手段作了简要介绍,分析总结了AOD与PM2.5相关性与PM2.5遥感估算的模型,并展望了未来PM2.5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空气质量也在逐年下降,如今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一项人们最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雾霾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30多个省都遭到了雾霾的污染,因此防治雾霾是一件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要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原因以及PM2.5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检测社会化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孙钰  杨雪杰 《环境保护》2011,(16):14-17
目前,我国以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为典型代表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然而,现在中国城市对PM2.5的监测普遍不足,与我国日益崛起的国际地位明显不符。控制PM2.5污染,需要环保部门在政策、标准、基础研究等领域进行一系列的储备,以控制空气污染、改善生活环境、促进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沈阳地区雾霾天气成分特征,利用中流量大气采样器24 h采样。监测得出该地区雾霾天气TSP,PM10和PM2.5含量均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雾霾天气中PM2.5为主要污染物。同时对PM2.5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进行分析,检出苯并[b]荧蒽、菲、芘、荧蒽、蒽等8种多环芳烃,并且检出的同种多环芳烃含量在雾霾天气比非雾霾天气高出4~9倍。该地区大气PM2.5中Li,Zn,Mo,Ag,Cd,Tl,Pb,Hg,As,Se,Sb等重金属元素富集因子EF10,表明样品中这些元素相对于参考物质被富集或稀释,这些重金属元素在该地区存在主要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黄丹雯 《环境》2013,(11):69-71
日前,“烹饪影响PM2.5”的言论一出,迅速引爆了网民的调侃和讨论,成为热门话题。那么,烹饪油烟是否真的会对PM2.5产生影响?如果是,这影响有多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雾霾期大气PM 2.5和PM 10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于2013年10月20~31日期间采集了东北某市发生严重雾霾时大气PM 2.5和PM 10样品,分析了颗粒物样品中21种无机元素(K、Ca、Na、Mg、Mn、Pb、Cd等)的浓度。结果表明:大气PM 2.5和PM 10浓度普遍超标,超标率分别达88.89%、66.67%;大气PM 2.5和PM 10中元素质量浓度主要是由Na、S、Ca、K、Fe、Al、Si、As、Mg 9种元素贡献;元素的富集状况分析表明,Na、Zn、Ca、Cr、Ni、Cu、Mn、Cd、Pb和As在非雾霾期和雾霾期期富集程度较高,污染较严重,受人为污染源影响较大;以不同元素做参比,所得各元素富集系数不同。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1年10月17~22日连续在线观测沈阳地区大气能见度、颗粒物质量浓度ρ(PM10)、ρ(PM2.5)、ρ(PM1.0)、以及通过太阳光度计测量数据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波长指数、气溶胶粒子谱分布数据,结合相对湿度、风速、温度等气象资料,分析了2011 年秋季沈阳一次雾霾天气过程中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及气溶胶光学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相对温度偏高、小风天气以及颗粒物质量浓度累积是造成沈阳能见度下降、引发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雾霾期间细粒子所占比例较高,ρ(PM10)、ρ(PM2.5)、ρ(PM1.0)平均值分别为138.8、103.3、94.9μg/m3,比雾霾过程前均增加约2倍左右,PM2.5/PM10和PM1.0/PM10分别为74.7%和68.6%;当RH0.90),RH >80%时, 能见度与颗粒物浓度间的相关性减弱;雾霾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明显增加,雾霾前气溶胶光学厚度和Angstrom波长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82和0.94,雾霾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和Angstrom波长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42和1.25;雾霾天气过程中,细模态粒子的峰值浓度约是雾霾前细粒子浓度的2倍,说明沈阳地区大气污染物以细粒子为主,进而影响气溶胶光学特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如今,很多人清晨都习惯性查阅“空气质量指数”,脑海中重复着“PM2.5”、“重度污染”、“不健康”、“危险”等字眼,想象着仪器监测指针与“有毒”标准不断拉近着距离,而在雾霾重灾区生活的人们每天更是心惊肉跳地出门。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到雾霾天气的困扰,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空气细颗粒物(PM2.5)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PM2.5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对PM2.5的定义、来源、组成和理化性质,PM2.5所引发的主要肺部疾病及其相关致病机制进行了概述,为PM2.5环境污染的防治及其引发的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灰霾"和"雾霾"天气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细颗粒物(PM2.5)在环境空气中的监测,是了解和分析空气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旨在分析认识细颗粒物(PM2.5)自动监测方法中常用的β射线法,通过与天平振荡法进行对比,了解细颗粒物(PM2.5)监测仪器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雾霾严重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许多报道都将机动车尾气看做是雾霾的"元凶".G20期间,在柯桥区及周边区域几乎全部企业都处于停产状态下,根据柯桥区域机动车限行前后的数量与空气报告得出的数据显示:PM2.5浓度没有随着机动车减少而降低,汽车的尾气对PM2.5浓度的影响有限,机动车尾气是雾霾的"元凶"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