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与儿童发中微量元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乐安河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沿岸儿童中Cu,Zn,Pb,Cd,Mn,Fe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重金属污染与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等进行了调查,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乐安河重金属污染与沿岸儿童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天津地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分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80个土壤剖面13种微量几素及有关理化参数实测结果,研究了大津地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分异结果表明,天津土壤中绝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全国平均含量由于淋溶较弱,发育时间较短,各微量元素含量在土壤纵向的分异不明显与受市区影响较小的远郊相比,天津近郊土壤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其中汞的增幅最大大津地区冲积母质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残积母质土壤中相应含量的比值大多在1~15之间。冲积过程中的粒径分选作用是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空间分析的结果证明,母质是影响天津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主导因素,面人为影响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3.
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某电厂燃煤为例,探讨了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效应评价方法。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测定了电厂循环流化床炉原煤、飞灰、底灰中F,Pb,Hg,等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淋滤实验测得了原煤及底灰中Pb、Hg、Cr等7种微量元素的淋出率,并测定了煤堆附近土壤中Cd、Hg、Cr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计算出了煤中微量元素对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的污染因子。结果表明,燃煤中元素F、Hg、Se、Cl挥发性较强,燃煤中微量元素对大气环境的综合污染因子达3.5,属重污染。元素Hg、As的淋出率较高,原煤和底灰中微量元素对水环境的综合污染因子分别为0.71和0.88,污染程度属微污染。土壤对Cd、Hg、Pb等元素的富集程度很高,煤中微量元素对土壤环境的综合污染因子为0.98,属微污染。  相似文献   

4.
煤中有害元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给出了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定义,即煤中含量小于1.0%的有毒元素,致癌元素,腐蚀性元素,放射性元素以及其它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等。根据我国环保要求,提出当前应重视的有害元素,共22种。作者还讨论了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对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对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南部的通化、白山地区主要煤矿的煤炭中微量元素含量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煤炭中多数微量元素低于克拉克值,呈富集状态。相关矩阵及聚类分析表明,煤炭中微量元素与基质之间、微量元素之间有着密切地依存性。由于本地区基岩--玄武岩中微量元素背景较高,而且煤的变质程度较高故大多同最元素的含量高于东北地区的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6.
青岛大气降水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及溶解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青岛采集的35个降水样品,分析其中8种微量元素的总态和溶解态浓度,讨论了大气降水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及其溶解度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影响大气降水中微量元素溶解度的因素.结果表明,青岛降水中微量元素的总态浓度以Al和Fe的最高,其次是Zn、Mn、Ba、Pb、Sr、V的较低;溶解态浓度以Zn的最高,其次是Al、Mn、Fe、Ba、Sr、Pb和V的较低;溶解度以地壳元素Al和Fe的最低,为5%左右,受到人为源影响的元素溶解度相对较高,Pb和Ba的为10%~40%,Mn和Sr的为20%~60%,Zn和V溶解度最高,平均约为55%.季节变化显示不同元素总态和溶解态浓度基本呈现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溶解度基本表现为春季最高.持续降雨的前后期微量元素的总态和溶解态浓度均呈现明显降低,但溶解度的变化趋势在不同降雨过程中不一致,pH变化是控制降水中微量元素溶解度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123个人体发样中微量元素铜、铅、锌、铁、钙进行测定。分析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含量变化情况和原因,对其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对儿童成长过程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区降水径流磷的负荷空间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择城市降水径流,采用实地降水径流的样品、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海市区降水径流中营养元素P的负荷及其地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降水径流中P具有较高的含量水平,其DOP、DIP和TP的均值含量分别为0.136、0.177和0.313mg/L。从城市降水径流中P负荷的空间分布来看、除农业区P含量较低外,其他功能区P含量普遍较高,其中居住区TP含量最高,达0.487mg/L。此外,新老居住区P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前者远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淮北煤中12种有害微量元素在煤及其灰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有害微量元素在各煤层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以及在煤燃烧后的煤灰中所发生的迁移与富集情况,采集了淮北煤田不同煤层、不同深度的15个煤样,采用中子活化法对其原煤及灰分中的12 种微量元素(Ag, As,Ba, Co, Cr, Cu, Mn, Mo, Sb, Th, U, V)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处于n×10 6到n×10 5数量级范围内,不同煤层或同一煤层不同部位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不同;与全国和华北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除Mn低于全国和华北的平均值外,As、Co、Mo、Sb、Th、U与之相近,而Ag、Ba、Cr、Cu、V高于全国和华北煤中的平均值;12种微量元素均在灰分中有所富集,而且富集能力序列为:Cu>Cr>Mn>Mo>Co>Ba>V>Th>As>U>Sb。  相似文献   

10.
分级燃烧工况下高岭土对煤中微量元素排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一维煤粉燃烧炉上进行肥煤、无烟煤添加高岭土吸附剂的燃烧实验 ,研究了肥煤、无烟煤及其燃烧产物中 1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计算了高岭土在分级燃烧工况条件下对每种微量元素的吸附率 .结果表明 :高岭土对中、低挥发性微量元素具有不同的吸附作用 ,吸附效率与煤种、元素种类、燃烧温度等因素有关 ,无烟煤燃烧比肥煤燃烧吸附效果更好 .  相似文献   

11.
韩城燎原矿11#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韩城燎原矿的11^#煤不同深度的煤样中的微量元素P、U、Ge和Ga进行分析,发现为11^#煤低磷煤;煤中U和Ga的含量均低于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只有Ge含量略高于地壳中的平均含量。计算了这些微量元素与三态硫、灰分和挥发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Ga在煤中主要以无机态存在。P在煤中可能大部分以有机态存在,小部分以无机态存在。U与Ge在煤中可能主要以有机态存在,以无机态存在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以研究铜(Cu)、钼(Mo)等微量元素对藻类生长影响为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Cu(Ⅱ)、Mo(Ⅵ)培养液中藻的藻密度及藻细胞中所含总糖浓度来研究这2种微量元素对藻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u(Ⅱ)、Mo(Ⅵ)浓度分别为10和50μ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情况最好,最大藻密度和最大总糖含量为所在浓度梯度中最大。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培养液中藻密度与藻细胞内总糖含量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且藻类生长状况越好,这种相关性也越显著。通过生长动力学分析发现微量元素Cu、Mo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并不符合传统的动力学模型,并且通过曲线拟合最终给出了微量元素对铜绿微囊藻增长的影响形式。  相似文献   

13.
从全面了解草珊瑚有效成分的要求出发,我们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X—射线荧光法测定草珊瑚中Zn,Se,Cu,Mn,Fe,Mg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各微量元素生理生化中的作用作了系统的归纳,论证了草珊瑚优良疗效与其在根茎叶中的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为客观评价当归中金属微量元素对长期服用患者的健康影响,在当归的道地产区随机选取了9个采样点,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检测当归中Mn、Fe、Mo、Cu四种金属微量元素含量,并对当归中的4种金属微量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9个采样点中,有5个采样点当归的危害指数大于1,4种微量元素中Cu和Mo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上自太行山下至黄河故道的一个具有不同地貌类型的典型区域,研究了土壤中6种对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与地貌变化的关系。本水溶态硼随地形下降而含量增加,易还原态锰含量与地形高低呈一致变化,钼含量以山地及低地最低,锌含量多偏低,铜在不同地貌土壤中的含量均在中等以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典型海域主要生物体微量元素含量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量元素Fe、Mn、Zn、CM、Sr、Ba在我国典型海域主要生物类别中的概率分布特征,并与常量元素Ca、Mg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概率分布曲线具正偏态性质,概率分布类型大多为对数正态分布或近似对数正态分布,表明对某一特定微量元素,大多数生物体中的含量都比较低,只有个别生物有不成比例的高含量。常量元素Ca与微量元素相似,表现为对数正态分布,而Mg却具正态分布特征。本文给出了我国典型海域生物体中元素含量的总体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 环境与健康是当前人类关心的共同问题.能否通过人体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即以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作为诊断疾病、了解环境污染和进行侦察破案的一种灵敏而又可靠的尺度?这是人们正致力于解决、但又没有完全解决的研究课题。人发中微量元素能明显的反映人体内各微量元素的积累情况。近些年来,人们对发中锌的分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了解污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是进行土壤环境评价的重要前提。应用地统计学技术对北京东郊污灌区典型地块8种微量元素含量和土壤理化参数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九五”广州地区酸雨污染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九五”期间广州地区酸雨污染状况及与"七五"期间的对比结果,通过分类统计和多元回归,研究探讨了"九五"酸雨污染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降水酸度的有关因素.研究表明,SO42-是降水化学组成中比重最大的离子,NO3-对降水酸度影响较大,这两种阴离子的含量多少基本上决定了降水酸度的强弱.因此在减轻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加强对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降低广州地区降水酸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穆宝芬  刘希举 《环境与开发》1998,13(4):38-38,45
介绍了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法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给出了胃癌高低发环境区白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提示了高含量Cr,Fe,Cu及低Se可能与胃癌高发有关,此种测试方法为探讨胃癌高发的环境因素提供了微量元素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