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郝旗  余静  袁率  朱顺利  王博  邱海浪 《化工环保》2017,37(3):340-345
以硝酸浸取废无汞碱性电池极性材料,再加入硝酸铁及蔗糖生成前驱体,最后通过焙烧制得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优化了酸浸和焙烧条件,采用FTIR和DTA-TG技术研究了前驱体的形成和热解过程,采用XRD、FTIR、TEM技术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锰锌铁氧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废无汞碱性电池极性材料酸浸的最佳条件为H_2O_2加入量3%(w)、液固比10 mL/g、稀硝酸浓度4 mol/L、浸取温度40℃,该条件下浸取10 min锰和锌的浸出率均可达100%;所得前驱体为葡萄糖酸盐,其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2 h;最佳条件下所得锰锌铁氧体为尖晶石型Mn_(0.5)Zn_(0.5)Fe_2O_4,其颗粒为球形、大小均匀,且磁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程前  廖文超 《化工环保》2018,38(2):236-241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废锂离子电池,其负极活性材料中积累了高品位的锂。锂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很有意义。选取了无毒、稳定性好的氨基磺酸作为浸出剂,浸取废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中的锂,考察了预处理方式对负极活性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影响以及浸出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0℃下煅烧4 h,可完全去除附着在负极活性材料表面的有机物;在氨基磺酸浓度0.75 mol/L、固液比5 g/L、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45 min的最佳浸出条件下,负极活性材料中锂浸出率达97.2%。  相似文献   

3.
采用硫酸和H2O2溶液浸出废旧磷酸铁锂(LFP)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铁和磷,建立了全析因模型。方差和残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可靠,根据该模型判断出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固液比和硫酸与H2O2溶液的体积比(简称体积比)为对铁、磷元素浸出率影响显著的因素,浸出时间与浸出温度以及浸出时间与体积比为影响显著的二阶交互效应。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2.47 mol/L、浸出时间149.7 min、浸出温度69.1 ℃、固液比10.0 g/L、体积比1.0的最优条件下,由模型计算得到的铁、磷元素浸出率最高,达到95.55%和90.32%,与验证实验结果94.71%和90.06%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碱性氧化焙烧工艺回收含铬污泥中的铬,以浸出渣作为焙烧填料,最佳工艺条件为:含铬污泥加入量10g,浸出渣加入量8g,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40min,n(Cr2O3):n(NaNO3):n(Na2CO3):n(NaOH)=1:2:3.5:10。在此条件下,碱性氧化焙烧工艺铬浸出率高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浸出法脱除高砷阳极泥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浸出法处理高砷阳极泥(简称阳极泥),考察了氢氧化钠溶液与阳极泥质量比(简称液固比)等因素对限极泥中砷、锑、铅浸出率的影响。在液固比为5、氢氧化钠浓度为2.0moL/L、反应温度为70~85℃、反应时间为8h的条件下,砷浸出率可达95%以上;含砷浸出液经硫化钠沉砷后可返回浸出工序重复使用,在硫化钠与砷质量比大于3时,浸出液沉砷率维持在80%以上,同时回用浸出工序后,砷浸出率达95%以上,且铅、锑流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酸浸出的方法回收镍钴湿法冶金工业污泥中的有价金属。先采用水和硫酸作为浸出剂浸出Mg和Na,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液的pH 7.5、浸出时间5 min、浸出剂体积与干污泥质量的比(ω)为10 mL/g。再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焦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进行二次酸浸,在硫酸与污泥质量比为1.3、焦亚硫酸钠与污泥质量比为0.3、ω为5 mL/g、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2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o、Ni、Cu、Mn和Zn的浸出率分别达92.45%、93.48%、89.52%、97.78%和94.79%。经XRD表征,浸出后污泥中未见原污泥中的矿物相,说明原污泥中的矿物几乎全部被溶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Fe/TiO2催化剂,并采用XR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锰前体种类、负载量(活性组分质量占载体质量的百分比)、Fe含量(Fe物质的量占活性组分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酸锰为前体制备的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明显高于以硝酸锰为前体制备的催化剂;负载量的增加有利于脱硝活性的提高,而Fe的添加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有重要作用,但Fe含量超过15%后,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焙烧温度超过650 ℃时会使活性组分的结晶度提高,导致脱硝活性的降低。在锰前体为乙酸锰、负载量为15%、Fe含量为15%、焙烧温度为500 ℃、焙烧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200 ℃的条件下,Mn-Fe/TiO2催化剂的NO转化率约为95%。  相似文献   

8.
以离子液体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BSO_3HMIm]OTf)为浸出剂,初步研究了WPCBs浸铜过程中锌和铅浸出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铜、锌的浸出率随着WPCBs粒径的减小、H_2O_2溶液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铜的浸出率随浸出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锌的浸出率受浸出温度影响不大;铅的浸出率受5种因素影响不大,且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WPCBs粒径为0.100~0.250 mm、离子液体加入量为60.0%(φ)、H_2O_2溶液加入量为7.5%(φ)、固液比为1∶15、浸出温度为50℃的条件下,铜、锌、铅的浸出率分别为99.84%,93.25%,22.46%。  相似文献   

9.
针对汽车催化剂氧化浸出渣,开展磁铁矿金属化焙烧高温捕集回收铂族金属研究。重点研究捕集剂、还原剂、助熔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铂族金属捕集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捕集剂配比20%,还原剂配比12%、助熔剂配比25%、焙烧温度1 400℃、恒温反应时间4 h条件下,铂族金属铂、钯、铑的捕集率分别可达97.19%、92.88%、97.08%。  相似文献   

10.
以废弃的阴极射线管锥玻璃碱性浸出渣及屏玻璃混合粉末为原料烧制泡沫玻璃。考察了发泡温度、屏玻璃加入量、发泡剂种类、发泡剂加入量、稳泡剂添加量对所制备的泡沫玻璃密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发泡温度800 ℃、屏玻璃加入量50%(w)、稳泡剂硼酸加入量5%(以锥玻璃碱性浸出渣及屏玻璃粉末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发泡剂SiC加入量15%最佳条件下烧制的泡沫玻璃密度达417 kg/m3,抗压强度达1.09 MPa,可满足建筑用泡沫玻璃的Ⅳ型物理性能指标。本实验烧制的泡沫玻璃的Pb浸出量为1.27 mg/L,Ba浸出量为0.06 mg/L,均满足固体废物的浸出毒性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杂色云芝菌(Coriolus versicolor)发酵所产漆酶为催化剂,对溴酚蓝溶液进行脱色处理。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反应时间、酶加入量、溴酚蓝质量浓度及金属离子和小分子介质的添加等因素对溴酚蓝溶液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反应体系pH为4.5、反应时间为240 min、酶加入量为60U/L、溴酚蓝质量浓度为40 mg/L的条件下,溴酚蓝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4.5%;小分子物质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吡咯啉-6-磺酸)(ABTS)或金属离子的添加对溴酚蓝溶液的脱色效果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钠基蒙脱土吸附亚甲基蓝染料的最佳吸附条件.采用试剂再生法、超声波法、高温焙烧法、氢氧化钠—高温焙烧结合法对钠基蒙脱土吸附亚甲基蓝进行解吸.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和红外光谱对吸附前后的钠基蒙脱土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溶液pH为10、吸附温度为60℃、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1 300 m...  相似文献   

13.
助剂作用下超声浸取电解锰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羟基喹啉、黄原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磷酸三丁酯、柠檬酸5种物质作浸取助剂,考察了助剂作用下超声辅助浸取法从电解锰渣中提取锰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1%(质量分数)柠檬酸作浸取助剂,在固液比(g/mL)为1∶4、酸矿比(mL/g)为0.3∶1、浸取温度为70℃的条件下,超声浸取15min,锰浸出率平均可达57.28%,是加热酸浸法锰浸出率的2.72倍,是无助剂超声辅助浸取法锰浸出率的1.52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酸浸—萃取—沉淀法回收废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实验结果表明:废锂离子电池在600℃下煅烧5 h可将正极材料上的有机黏结剂与正极活性物质分离;正极活性物质在Na OH溶液浓度为2.0 mol/L、n(Na OH)∶n(铝)=2.5、碱浸温度为20℃的条件下碱浸反应1 h后,铝浸出率达99.7%;已除铝的正极活性物质在硫酸浓度为2.5 mol/L、H_2O_2质量浓度为7.25 g/L、液固比为10、酸浸温度为85℃的条件下酸浸反应120 min,钴浸出率高达98.0%;酸浸液在p H为3.5、萃取剂P507与Cyanex272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经2级萃取,钴萃取率为95.5%;采用H_2SO_4溶液反萃后在硫化钠质量浓度为8 g/L、反萃液p H为4的条件下沉淀反应10 min,钴沉淀率达99.9%。  相似文献   

15.
康巧梅  洪臣熙 《化工环保》2015,35(4):432-43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2O3-Ti O2光催化剂;运用XRD,UV-Vis DRS,BET技术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及光反应条件下La2O3-Ti O2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镧掺杂量(硝酸镧与钛酸丁酯的质量比)0.9%、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2 h;该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为中孔结构(平均孔径3.867 nm),禁带宽度小(2.07 e V),Ti O2为锐钛矿相;在光催化剂投加量为2 g/L、溶液p H为3的最佳光反应条件下反应4 h,La2O3-Ti O2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99.7%,远高于N-Ti O2的42.0%;重复使用5次的La2O3-Ti O2光催化剂仍对罗丹明B保持较高的降解率(98.5%)。  相似文献   

16.
以强碱(NaOH)溶液为浸取剂,采用碱浸法回收镀锌钢板废料中的锌,考察了不同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浓度、添加剂)对锌浸出效果的影响,并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质量浓度为250 g/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0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高达97.89%;添加NaNO_3可提高锌在碱液中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从而加快镀锌钢板废料中锌的溶解,缩短反应时间;添加KMnO_4对反应速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锈钢酸洗废液经除杂、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高温焙烧的工艺,成功制得FeCl2产品。其除杂最佳条件是:还原铁粉添加量1.1eq,p H3.5,结晶最佳温度是30℃;焙烧最佳条件是:草酸添加量为2%,焙烧温度250℃,焙烧时间2 h,在N2气氛炉下焙烧即可得到纯度≥99%的FeCl2产品,实现了酸洗废液资源化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专利资讯     
专利名称: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及废旧极片中回收锂的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010523257.7公开号:CN101942569A申请日:2010.10.28公开日:2011.01.12申请人: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及废旧极片中回收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或废旧极片用破碎机破碎,再置于高温炉中经热处理去除粘结剂得到粉料;(2)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去除粉料中的铝,过滤得低铝滤泥;(3)用酸和还原剂将低铝滤泥浸出,得到浸出液;(4)用化学法除去浸出液中的铁、铜、铝等杂质;(5)用氟盐沉淀浸出液中的锂,得氟化锂粗产品;(6)将氟化锂粗产品洗涤,过滤,  相似文献   

19.
宁平  孙佩石 《化工环保》1991,11(6):367-370
在实验室中用MnSO_4·H_2O生产中排出的含锰废渣吸收低浓度SO_2制取MnSO_4·H_2O的研究中,探讨了吸收液的固液比对生成酸浓度、SO_2吸收量、Mn的浸出率和pH对SO_2吸收量的影响;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固液比1∶5,溶液 pH1.5—2),SO_2吸收率和渣中锰的浸出率大于90%,产品中 MnSO_4·H_2O 的含量高于94%,基本达到国家二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20.
氨浸出含锌烟尘制取活性氧化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氨浸出法处理含锌烟尘,浸出液在微波-超声波联合作用下蒸氨得碱式碳酸锌沉淀,再经煅烧制得活性氧化锌.实验结果表明:在总氨浓度为9.0 mol/L、浸出温度为40 ℃、浸出液初始pH为 11.0~11.5、搅拌转速为400 r/min、浸出剂体积与含锌烟尘质量比为4、浸出时间为60 min的浸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为83.3%.浸出液经过两段净化除杂后,在超声波功率50 W、微波辐射(微波功率随温度的设定而自动变化)的联合作用下,使溶液体系恒温90 ℃,进行蒸氨,沉淀得到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经煅烧,得到平均直径为0.4 μm、晶型为六方晶系、片状的活性氧化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