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乌鲁木齐市各类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活动水平数据及其排放因子,建立了2015年乌鲁木齐市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2015年乌鲁木齐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大气污染物NOx、SO2和PM2.5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17×104 t、1.63×104 t和8.35×103 t。混凝土配料行业是NOx和SO2的主要排放源,占比分别为56.77%和71.72%;PM2.5的排放源主要是水泥(干法)行业,占比为70.23%。米东区是对NOx、SO2和PM2.5排放量的最大贡献区域,头屯河区是NOx和SO2的第二大贡献区域,达坂城区是PM2.5的第二大贡献区域。污染物在5~9月处于排放高峰期。蒙特卡罗法模拟结果表明,混凝土配料制品行业95%置信区间的不确定性最高,为-72%~157%。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采用柴油低温临界吸收法回收装车挥发油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按装车挥发油气中的总烃体积分数为20.88%、装车挥发油气流量为280 m3/h、年运行时间为2 668 h计,装置年回收油气量为291 t,装置年最大运行功率为206.770 MW,装置投资回收期为3 a;处理后净化气中的总烃体积分数为1.24%,排放质量浓度低于25 g/m3,油气回收率达95%。处理后净化气满足GB 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氨水作为还原剂,在日产5kt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分解炉上进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工艺的工业性试验研究。在氨水质量分数为13.0%、喷入点温度为894℃、n(NH3)∶n(NOx)为1.2、雾化压力为0.35MPa的条件下,NOx去除率最高,为72.8%,剩余NOx质量浓度为196mg/m3,剩余NH3质量浓度小于0.9mg/m3,远低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限定的NOx和NH3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解法产生活性氯,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考察了活性氯产生量的影响因素,并对Ti/RuO2-IrO2-TiO2电极电解实际含氯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Cl-浓度和电流密度、减少SO42-浓度和极板间距、降低电解温度的方法能够提高活性氯产生量,从而提高电极降解有机物的效果;对于Cl-浓度为0.005 mol/L、COD为49 mg/L的废水,使用Ti/RuO2-IrO2-TiO2电极,在极板间距为0.5 cm、电解温度为20 ℃、电流密度为20 mA/cm2、初始pH为8.0的条件下电解处理60 min,废水BOD5/COD值由0.04提高到0.25,COD降至24 mg/L,达到DB 11/307—2013《水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中排入地表水体污染物B类排放限值(COD≤30 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黄文凤  孙冬  章慧  郭家秀 《化工环保》2021,40(6):675-678
介绍了某电解锰企业锰渣煅烧含高浓度SO2烟气的资源化处理路线,阐述了氧化锰矿浆烟气脱硫制MnSO4技术的工艺设计。该烟气脱硫制MnSO4装置运行稳定,尾气中SO2质量浓度为32.1~51.9 mg/m3,达到排放设计要求,脱硫装置产生的MnSO4浆液中Mn2+质量浓度为(40±1)g/L,连二硫酸锰质量浓度小于5 g/L,满足电解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质调节—混凝沉淀—厌氧水解—缺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某化工园区以氟化工和精细化工废水为主的工业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废水经处理后,COD=35 mg/L,TN=5.2 mg/L,ρ(NH3-N)=3.1 mg/L,TP=0.15 mg/L;COD,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1.1%,67.1%,70.5%,89.3%;出水达到DB 32/T1072—2007《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排放标准。工程设计规模1.0×104 m3/d,工程总投资约5 000 万元,直接运行费用1.50 元/m3。每年减少COD,TN,NH3-N,TP的排放量分别约为1 324.6,38.69,11.05,4.56 t。该工程的实施明显改善了区域水环境,为太湖流域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炼油污水处理装置恶臭气体源强估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伟铭  杨宏  潘峰  仝纪龙  马岩 《化工环保》2014,34(6):566-570
以某炼油污水处理装置为例,根据其运行现状及恶臭气体的监测结果,使用卫生防护距离反推法、源强经验估算法以及地面浓度反推法3种方法对恶臭气体源强进行估算,并利用AERMOD模式进行预测,对预测值与监测值进行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监测得到的NH3和H2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13,0.006 mg/m3的条件下,卫生防护距离反推法得到的NH3和H2S的无组织排放源强分别为2.395,0.127 kg/h。源强经验估算法得到的NH3和H2S的源强分别为0.255,0.080 kg/h,地面浓度反推法得到的NH3和H2S的源强分别为3.120,0.250 kg/h;源强经验估算法为炼油污水处理装置气体源强估算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WSH-2型催化剂在环氧丙烷(PO)/苯乙烯(SM)装置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工业化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在废气处理量86 000 Nm3/h、设定反应器进口温度250~300 ℃、设定进口非甲烷总烃(NMHC)质量浓度1 000~2 200 mg/m3的条件下,无论单系列还是双系列运转,采用WSH-2型催化剂均可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气体中的NMHC、苯、甲苯、乙醛、SM等的含量均符合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NMHC去除率达到92.9%以上,装置运行稳定。按照目前的废气排放工况推算,预计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可达5 a。  相似文献   

9.
何北奇 《化工环保》2012,40(5):555-559
针对IGCC电站烟气排放ρ(NOx)不达标的问题,分别采用燃气轮机注氮脱硝和余热锅炉(余热蒸汽发生器,HRSG )SCR脱硝技术降低烟气的NOx排放量。介绍了两种技术的原理,比较了两种技术的脱硝效果、运行成本及技术特点。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安装了注氮设备的燃气轮机可以控制排气的ρ(NOx)小于90 mg/m3,但每年的运行成本较高(达2 250万元);在余热锅炉中安装SCR脱硝设备,性能测试数据符合设计要求,SCR出口ρ(NOx)小于50 mg/m3,且每年的运行成本较低,仅为422万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LSH-02G克劳斯尾气加氢催化剂的生产工艺及工业应用情况。LSH-02G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大孔,可减少CO在催化剂孔道中的停留时间,显著提高催化剂的COS水解率。LSH-02G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装置在80%、100%和110%负荷下运行,各项参数运行正常,急冷水pH稳定在7.8~8.0,急冷塔顶在线氢气含量(φ)维持在1.8%~2.2%,加氢反应器无SO2穿透。加氢反应器中SO2加氢转化率均为100%,COS水解率均在92%以上,符合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加氢催化剂技术规格书要求(SO2加氢转化率100%,COS水解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魏颖  仝纪龙  潘峰  王鹏波  汪健 《化工环保》2013,33(6):540-544
石化企业的酸性水汽提装置、酸性干气脱硫装置和硫磺回收装置统称为#x0201c;两酸#x0201d;装置。对#x0201c;两酸#x0201d;装置所采用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得出#x0201c;两酸#x0201d;装置的有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为SO2和NOx,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为H2S、NH3、有机硫化物和烃类。无组织排放源集中在各单元反应器、储罐和酸性气管线。针对无组织排放源,从防止逸散和恶臭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比较了溶剂吸收法、燃烧法、湿法化学吸收法等目前常用的恶臭治理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以TiO2为载体、V2O5为活性组分,通过掺杂WO3和纳米分子筛调控酸性,采用直接挤出成型法制备了FN-3T型脱硝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并进行了工业应用。实验结果表明,WO3的负载和分子筛改性,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提高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和抗水蒸气性能。工业标定结果表明,采用FN-3T脱硝催化剂进行烟气脱硝,出口烟气中NOx平均质量浓度为34 mg/m3,满足NOx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Mn/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头孢合成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Mn(NO32溶液为浸渍液,Mn/γ-Al2O3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0.10 mol/L、浸渍时间9 h、焙烧温度400 ℃、焙烧时间2 h;在反应时间为30 min、废水pH为9.0、臭氧通量为4.6 mg/min、催化剂加入量为5 g/L的条件下,当进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分别为220~250 mg/L,8~10 mg/L,10~12 mg/L和60~70倍时,出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30%,33%和93%,出水水质满足GB 21904—2008《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臭氧-活性污泥法深度处理己内酰胺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臭氧加入量60 mg/L、HRT=24 h时,出水COD=54.7 mg/L、出水ρ(NH3-N)=2.0 mg/L,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比较了臭氧氧化法、臭氧-H2O2高级氧化法和臭氧-活性污泥法3种深度处理方法的运行成本,其中臭氧-活性污泥法运行成本最低,为1.650 元/t,且该方法运行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是3种深度处理方法中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氧化—还原法对某钢厂的粗铬渣进行提纯回收,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探讨了铬渣零排放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80 ℃、氧化时间1.5 h、双氧水加入量2.35 mL/g(以铬渣计),还原时间15 min、还原pH 1.5、NaHSO3加入量0.445 g/g(以铬渣计),沉淀pH 8.0,煅烧温度1 050 ℃、煅烧时间1 h的条件下,所得废渣的w(Cr)为1.29%,回收铬绿产品的w(Cr2O3)为97.20%,铬回收率为94.40%;处理后废水的ρ(总铬)约为0.06 mg/L,低于GB 13456—201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1.50 mg/L,既可作为循环用水,也可排放;处理后废渣中含大量硅元素,可作为生产水泥发泡节能砖或砌块的原料;整个回收过程清洁无污染,零排放,且具备一定的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爆发,造成中国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快速增长。对于疫情严重地区,医疗废物更是呈现井喷式增加,因此正确、安全处置医疗废弃物刻不容缓。对医疗废物热解焚烧和蒸汽灭菌+焚烧发电这两种常规处置技术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量化分析这两种处置技术的环境影响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蒸汽灭菌+焚烧发电技术的综合环境影响最好;在全球变暖潜能(GWP)指标中,热解焚烧技术达到了1.35×103kg的二氧化碳当量,是蒸汽灭菌+焚烧发电技术2~3倍。由于有电力的产出,蒸汽灭菌+焚烧发电技术在大多数环境指标中都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核定石化企业火炬气NOx的排放情况,采用模拟火炬燃烧装置对现场采集的不同种类火炬气进行燃烧,取得了燃烧温度及NOx排放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火炬气的燃烧温度及燃烧烟气中的NOx质量浓度与火炬气组分中H2的体积分数呈正相关;兰炭荒煤气、煤甲醇合成驰放气、合成氨变换气和合成氨合成解析气的燃烧温度分别为410,430,560,650℃。通过计算得到4种火炬气的NOx排放系数分别为:合成氨合成解析气0.3154~0.5406kg/t,煤甲醇合成驰放气0.1245~0.2263kg/t,合成氨变换气0.0591~0.0813kg/t,兰炭荒煤气0.0801~0.1762kg/t。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为例,介绍在企业中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可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排放,并改变以往污染物排放的末端管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强化了环保法制观念,协调了管理工作与监测工作之间的关系,使环保管理工作由被动变成主动。  相似文献   

19.
以西南某极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获取处置场地质特征参数,结合PHREEQC软件和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GMS)预测U(Ⅵ)在处置场环境中的化学种态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U(Ⅵ)在处置场土壤中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0 d,吸附分配系数为358 mL/g;U(Ⅵ)在处置场地下水环境中主要以UO2(CO322-和UO2(CO334-形式存在;处置场关闭后安全运行30 a,处置场中心U(Ⅵ)质量浓度下降4.20%,外围50 m与下游河流边界处U(Ⅵ)质量浓度分别为初始给定值的3.40%和1.32%;在12 a时有0.10%的U(Ⅵ)到达河边。  相似文献   

20.
以某再生水厂经过消毒处理的二沉池出水作为原水,研究了3种含铁盐(FeCl3、FeSO4和K2FeO4)预处理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对陶瓷膜污染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投加FeCl3、FeSO4和K2FeO4(0.15 mmol/L)分别可将膜过滤时间由未投加时的4.0 d延长至53.5 d、44.0 d和33.0 d。原水过滤时滤饼层是膜污染总阻力的主要贡献者,而投加含铁盐后膜孔堵塞层的贡献率最高,含铁盐形成的铁系氧化物絮体颗粒主要聚集在膜孔周围。含铁盐预处理有效减少了滤饼层中的有机污染物。3种含铁盐的投加有效减少了再生水中COD、DOC、UV254等有机物的含量,其中投加K2FeO4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