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现代煤化工行业存在的VOCs管控相关产业政策、标准要求与产业发展不匹配,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推进缓慢、VOCs排放量核算不准确和VOCs治理工作难开展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在LDAR工作方面,重新认识LDAR工作、源头控制和增加泄漏情况数据统计环节;在VOCs排放量核算方面,全面识别企业VOCs排放源项、准确收集VOCs核算所需参数和控制采样分析误差;在VOCs治理方面,尽快制定VOCs排放有关标准、识别VOCs管控重点和开发VOCs过程及末端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石化行业的VOCs排放控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森  童莉  周学双  韩建华 《化工环保》2014,34(4):356-360
概述了我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情况。介绍了国内外VOCs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国内石化行业VOCs排放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污染物排放过程的类别。提出了明确定义、制定相关标准、完善分类管理体系、研究最佳的可行性控制技术等加强VOCs排放控制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石化废水挥发性有机物逸散量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模型法、排放系数法、工程估算法等国内外石化废水挥发性有机物(VOCs)逸散量估算方法的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应用排放系数法和实测法估算国内某石化厂废水收集处理系统VOCs逸散量为354.26 t/a。根据估算方法的实际应用研究,建议物料衡算法中废水油相VOCs逸散可结合油相敞口面积和油相性质,提供废水油相的排放系数;应用Water 9软件估算含油膜废水设施逸散量时,应单独估算油膜VOCs逸散量;建议排放系数法中废水收集系统排水口、检查井未密闭VOCs排放系数均确定为0.032 kg/h(每个逸散源),废水处理系统油水分离器、气浮装置按进水中石油类浓度的大小,分别提供VOCs排放系数。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联合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污染面广、气量大、浓度低,含VOCs废气的排放将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控制,需要不断研究开发新的VOCs废气处理技术。等离子体联合技术具有多功能作用的效果,对污染物的降解率、能量利用率及对污染物的选择性均高于单一的等离子体技术。综述了等离子体与吸附剂、催化剂、铁电性物质联合处理VOCs废气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油田两处污油池为研究对象开展VOCs浓度监测,结合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PSS)的Pearson相关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面浓度反推法核算污油池的VOCs排放源强,将结果与排放系数法计算值进行对比;最后对下风向不同距离采样线监测数据反推源强逐渐减小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污油池B各采样线监测数据间的相关性好,反推出的源强较为准确,VOCs年排放量为17.6 t/a;而污油池A监测数据间的相关性不佳,可能是由于其他无组织排放源相距较近影响所致,不适合直接应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其源强,需要结合其他排放源的情况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6.
宋学龄  李杰  刘佳 《化工环保》2016,(5):577-582
采用排放系数法得到了东北地区2013年能源生产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按行业及省份分析了VOCs排放的分担率。计算结果表明:东北地区2013年能源生产行业VOCs排放总量为96.300 kt,焦炭生产业是VOCs排放的最大贡献源,其次是石油精炼业、原油开采业、火力发电业及天然气开采业;地区排放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采用蒙特卡罗数值分析方法传递不确定性,所得到的排放中值与排放清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在考虑实际情况的数据不确定度后,蒙特卡罗模型预测平均值高于清单计算结果。此处还提出了VOCs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石化企业废水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定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石化企业废水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定量估算的必要性,介绍了手工计算法、模型计算法、气相测定法、排放系数法和物料衡算法等几种常用的估算方法及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以 WATER9 模型为主结合其他方法,对国内某石化企业废水 VOCs 无组织排放量进行了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8.
包装印刷业VOCs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了北京市的14家大型包装印刷企业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统计分析了生产工艺和原辅材料,识别了VOCs污染来源和排放节点。根据不同排放节点的特征搭建了相应的采样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VOCs的排放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包装印刷业所排放的VOCs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乙醇和异丙醇为主要的臭氧前体物,生产线和烘干集气系统排气口为主要的臭氧生成节点;烷烃和醇类为主要的SOA前体物,烘干集气系统排气口为首要的SOA生成节点。  相似文献   

9.
小氮肥生产污染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业桂 《化工环保》1989,9(4):214-219
本文根据小氮肥生产的特点,分析了生产过程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及目前国内氮肥生产污染治理水平,提出了改造供水系统,实行串级循环用水、精选原料、开展综合利用等防治措施,并指出从改造工艺入手是治理氮肥厂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前不久印发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从今年10月1日起对石油化工行业和包装印刷行业征收挥发性有机物(以下简称VOCs)排污费。此次VOCs试点收费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何意义?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叶代启教授认为《办法》的实施完善了VOCs防控体系,填补了多年来未能从国家层面利用经济手段控制VOCs的空白。目前,我国VOCs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VOCs的排放源主要有工业源、民用源、交通源和农业源。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油品储运行业的VOCs排放环节和特点。选取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VOCs排放末端控制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建立了包括环境性能、技术性能、经济性能3方面共10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分析了油品储运行业VOCs排放末端控制备选技术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冷凝法和膜分离法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油品储运行业VOCs排放的最佳末端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刘春平 《化工环保》2019,39(3):273-277
石化企业中间罐区VOCs排放量较大,多采用吸收、冷凝、膜分离及其组合工艺进行处理。本文采用AspenPlus软件分别对高、中、低浓度中间罐区VOCs废气应用上述3种工艺及其工艺组合的处理效果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中间罐区的VOCs经过不同组合的二级处理后,尾气VOCs质量浓度约为9~50 g/m~3,后续仍需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以满足新的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同时,对比3种工艺能耗情况,冷凝法最低,膜分离法次之,吸收法最高,约为冷凝法能耗的5~10倍。以上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工况数据基本符合,证明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石化企业中间罐区VOCs治理工艺选择与流程优化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废塑料再生产业园的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檀笑  温勇  蔡彬  陈晨 《化工环保》2014,34(2):165-169
论述了我国废塑料再生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废塑料再生产业园的规划特点。探讨了产业园的合理选址、系统规划布局、同步环境影响评价在废塑料再生产业园建设中的重要性,介绍了环境影响分析和园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内容。指出建立废塑料再生产业园,必须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并及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这是保护环境、防控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某石化企业内浮顶罐为实例,根据AP-42公式,从浮顶罐结构、油品性质、周转量及环境因素4个方面对内浮顶储罐的VOCs排放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浮盘缝隙损耗和挂壁损耗是内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浮盘构造、周转量、罐壁锈蚀程度及边缘密封形式是内浮顶罐VOCs损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罐漆颜色、储罐直径、油品种类及储液温度为次要影响因素;固定顶支撑柱数量、环境湿度及环境风速对储罐挥发损耗的影响较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降低储罐VOCs挥发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石化行业是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管控的重点行业,也是VOCs排放量核算最为复杂的行业。本文梳理了石化行业12类排放源项VOCs排放核算方法的适用条件,依据广东省重点石化企业VOCs治理实施情况评估所掌握的情况,以实例对比分析的方式,总结了企业在实际VOCs排放量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VOCs排放量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物泥浆技术作为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率高、修复时间短及修复成本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生物泥浆修复设备的结构及修复工艺流程,例举了生物泥浆技术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典型案例,探讨了生物泥浆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PAHs理化性质、PAHs污染浓度和污染时间、微生物、泥浆水土比、电子受体、传质过程等。展望了生物泥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分子生物学工具监控、调节生物修复,促进泥浆内部微生物群落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微生物对PAHs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苏州市迫在眉睫的垃圾围城问题,苏州市政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与光大国际合作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的首个BOT项目。为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及其资源化过程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量和效率,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同时,光大国际推动"静脉产业园"建设,通过对产业园的规划,同园区内合作者建立契约机制,不断提标改造与自主研发,实现产业园内项目间相互依存、相互耦合,从而达到了规模效益以及对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污染的最小排放,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本案例为国内其他城市利用静脉产业园来综合处理城市固废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建设成效及实施过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对缓解环境压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文明、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意义。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介绍了园区循环化的改造方向、改造目标及园区循环化试点工作及实践成效,并总结概括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下一步重点工作,供后续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缪海超  羌宁  刘涛  何娇  曹翌奇 《化工环保》2019,39(2):122-128
活性炭类吸附剂可以有效地缓冲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负荷波动。综述了活性炭对非稳态VOCs吸附缓冲的作用原理及类型,从吸附剂、吸附质、进气性质和设备及操作条件等方面讨论了影响吸附缓冲性能的因素,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指出:应当进一步研究吸附剂和吸附质的交互作用、波动负荷的影响以及VOCs在活性炭中的迁移扩散现象;同时,通过深层次的实验测试和模型模拟为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参数的估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中VOCs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近十年来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现状及其主要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大气环境中VOCs的主要处理技术(包括吸附、冷凝及膜分离等回收技术和燃烧、等离子体、光催化降解和生物降解等销毁技术)的适用条件、经济性、可操作性和净化效率.提出要对VOCs的吸收和生物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催化机制、材料的性能及微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