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获得有效降解有机磷农药乐果的微生物,采用北京大兴黄村施用过乐果的土壤为菌源,以乐果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分离得到5株对乐果有一定降解能力的细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降解菌在温度为40℃,pH值为9,NaCl浓度为0 .5g/L条件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臭氧对乐果的降解效果,并探讨了降解机理。考查了不同浓度的臭氧及不同的接触时间对乐果的降解情况。试验发现,当初始臭氧浓度为10mg/L时,乐果的降解在5min内就达到80%左右,延长反应时间,降解率无明显增加。通过添加重碳酸盐和叔丁醇,初步探讨了降解机理,实验表明,臭氧降解乐果是个分子臭氧反应。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GC-MS检测,发现了氧化乐果的存在,证实了臭氧处理不足的情况下会产生毒副产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驯化装置,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能以乐果为单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菌株LPx。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GenBank Accession No.HM488993)基因序列分析,初步将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通过对其降解乐果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菌株LPx降解乐果的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30℃、最适接种量为10%(体积分数)。最适条件下,100 mg/L乐果可在120 h内基本被降解。菌株对乐果的降解属于高浓度底物抑制的酶促反应,vmax(不存在抑制剂时最大酶促反应速率)=0.734 d-1,km(米氏常数)=21.700 mg/L,k1(底物抑制系数)=259.215 mg/L。  相似文献   

4.
针对樟脑废水,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降解樟脑废水的高效优势菌,通过分离纯化,优选出三株适应能力强、生长旺盛的菌株,分别为ZH-1,ZH-2、TZH-2。经初步鉴定分别为动胶菌属、假单胞菌属、短杆菌属。试验测定了单株菌和混合菌对樟脑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最为明显,降解率为75.23%。  相似文献   

5.
华北某油田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油为唯一碳源,从华北某油田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石油降解菌12株。其中5株菌有较强降解能力,分别编号为z-3、z-6、z-7、z-8和z-b,在30℃,160 r/min摇床培养10 d后,菌株对石油降解率分别为63.8%、34.2%、44.8%、50.5%和42.3%。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这5株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假黄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通过对这5株菌生物量、脱氢酶及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活性的监测,发现生物量及酶活性与石油降解能力具有直接关系。最后,对5株菌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其中z-3、z-6、z-7和z-b菌株对石油降解率较优化前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株石油降解菌的活性炭纤维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活性炭纤维为固定化载体将一株石油降解菌固定化,对固定化后的与游离的石油降解菌的石油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油降解菌固定化的最佳活性炭纤维用量为6.25 g/L;当石油培养基盐度为0~3.5%、pH为7、石油用量为5 g/L时,当石油培养基盐度为0、pH为4~10、石油用量为5 g/L时,当石油培养基盐度为0、pH为7、石油用量为1~13 g/L时,最佳活性炭纤维用量下的固定化后的石油降解菌对石油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比游离的石油降解菌高30.2%、25.4%、23.2%;同一批固定化后的石油降解菌在连续4次的重复利用中,石油去除率均维持在69.1%以上.  相似文献   

7.
降解菌对堆肥中多环芳烃降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堆肥中加人经过驯化的降解菌这种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对堆肥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变化进行监测,从而了解降解菌对堆肥中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降解菌的加人能明显地提高多环芳烃的降解率,本次实验中,菲、芴的去除率提高了25%左右,芘的去除率提高了约45%。  相似文献   

8.
从一长期被苯类工业废水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出一株能快速降解苯胺的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该菌株在5-35℃,都可以20mg/L的苯为碳源进行生长并完全降解苯,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在pH为5-9范围内,可以生长并降解20mg/L的苯,偏碱性更适合细菌生长;培养过程中振荡速率大于120r/min,降解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从吉林石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驯化、筛选获得一株降解效率高且生长速率快高效耐冷菌,命名为WS-5。该菌能以喹啉作为惟一的碳源、氮源及能源。结合菌体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对比分析,鉴定菌株WS-5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不同降解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菌株WS-5的最佳降解条件是投菌量为15%,pH值范围在8~10,摇床转速为100r/min。最佳降解环境下对200mg/L的喹啉在132h降解率达到了85.3%。菌株WS-5对初始喹啉浓度为50、100、200和300mg/L的初始喹啉浓度分别在36、72、192和262h内完全降解。这将为今后在低温条件下处理含喹啉废水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采用HPLC对某烟酰胺生产废水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模拟废水中的主要成分烟酰胺(nicotinamide)的浓度,对以烟酰胺为唯一碳源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降解实验,获得有较佳降解率和生长能力的菌株YSI-1和YSI-2。结果表明.YSI菌株的混合菌降解效果优于单株菌,混合菌在初始OD600值为0.4,pH为7.0时,对浓度为2000mg/L的烟酰胺降解2d的降解率可达32.8%。延长处理时间或提高菌种的初始OD600值,烟酰胺的去除率均有较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堆肥中加入经过驯化的降解菌这种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对堆肥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变化进行监测 ,从而了解降解菌对堆肥中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降解菌的加入能明显地提高多环芳烃的降解率 ,本次实验中 ,菲、芴的去除率提高了 2 5 %左右 ,芘的去除率提高了约 4 5 %。  相似文献   

12.
低温喹啉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吉林石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驯化、筛选获得一株降解效率高且生长速率快高效耐冷菌,命名为WS-5.该菌能以喹啉作为惟一的碳源、氮源及能源.结合菌体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对比分析,鉴定菌株WS-5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不同降解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菌株WS-5的最佳降解条件是投菌量为15%,pH值范围在8~10,摇床转速为100 r/min.最佳降解环境下对200 mg/L的喹啉在132 h降解率达到了85.3%.菌株WS-5对初始喹啉浓度为50、100、200和300 mg/L的初始喹啉浓度分别在36、72、192和262 h内完全降解.这将为今后在低温条件下处理含喹啉废水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醇(PVA)厌氧生物降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聚乙烯醇(PVA)的生物降解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组成及粒径大小,对PVA的降解率影响最大,以产酸菌为主的颗粒污泥对PVA的降解能力最强,20d后PVA的降解率高达70%,以甲烷菌为主的颗粒污泥对PVA的降解能力最差,20d后PVA的降解率仅为6.3%;pH对PVA的降解率影响不大,碱度过大对PVA的降解不利;PVA共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低浓度的葡萄糖会改变污泥的表面性质,使PVA迅速吸附到污泥表面,但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PVA的浓度会回升,高浓度的葡萄糖对PVA的降解产生抑制;以淀粉为碳源时,产酸菌优先利用淀粉,PVA的降解率没有明显提高。在PVA浓度低时,在底物中添加一定的氮源可以提高PVA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BTEX降解混菌间协同耦合作用不明的问题,以稳定的BTEX降解混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纯化,从混菌中分离得到的8株BTEX降解单菌,将对BTEX有降解效果和没有降解效果的单菌分别组合,采用摇瓶实验研究不同体系对BTEX的降解效果,试图找到单菌在BTEX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并探寻菌间的协同耦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B2、B4、B6单菌主要的作用是降解BTEX,并且B2菌可以解除B4菌和B6菌混合后对X降解的抑制,并提高了B、T和E的降解速率;B1、B3、B5、B7和B8单菌无BTEX降解功能,B1、B3和B5菌可能利用B、T和E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各单菌没有降解能力,但在混菌中依然存在,推测单菌可以利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并从48 h开始降解B、T和E;B7、B8两株菌互相协同,共同完成对BTEX的降解。由优势菌群和非优势菌群组成的混合系统,促使有些没有降解功能的菌株混合后具有降解功能,还导致有些菌株混合后降解率和降解速率降低,对降解BTEX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拮抗作用。混菌48 h对BTEX的总降解率为91.6%,说明一个稳定存在的天然混合群落,其内部菌种经过长期的优胜劣汰,保持了很高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物泥浆体系研究了受氯酚污染土壤的修复特性。结果表明,对4-氯酚污染浓度为300mg/kg的土壤,土著微生物基本没有降解活性;投加高效菌可大大加快4-氯酚的降解进程。生物泥浆体系修复氯酚污染土壤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35℃,水土比3:1,投菌量5%。外加碳源和氮源可明显促进4-氯酚的降解,但外加磷源对降解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从我国最大的石油污水灌区之一——沈抚灌区污染土壤分离到的以芘为惟一碳源、能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株ZQ5为实验材料,通过对菌株ZQ5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采用摇瓶振荡培养方法测定菌株ZQ5对不同浓度芘的降解率,表明:菌株ZQ5在30℃振荡培养16 d后对150 mg/L芘的降解率为90.31%。通过模拟稻田施用N、P和K肥等的土壤环境,探索了无机营养元素对降解菌ZQ5降解能力的影响,发现土壤中混合加入N、P和K无机营养元素的降解率能达到82%以上,比单加某种营养元素对降解菌ZQ5的降解效果好。本研究结果可以指导稻田PAHs的原位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7.
污染土壤中苯并(a)芘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以B(a)P污染土壤为处理对象,进行了土壤微生物群体及单一菌对B(a)P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鲜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力>风干土的微生物降解力。土壤微生物群体比单一微生物降解B(a)P效果好。真菌的降解能力强于细菌。2209号镰刀菌降解B(a)P的速率最快,为高效降解菌。  相似文献   

18.
以从我国最大的石油污水灌区之一——沈抚灌区污染土壤分离到的以芘为惟一碳源、能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株ZQ5为实验材料,通过对菌株ZQ5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采用摇瓶振荡培养方法测定菌株ZQ5对不同浓度芘的降解率,表明:菌株ZQ5在30℃振荡培养16 d后对150 mg/L芘的降解率为90.31%。通过模拟稻田施用N、P和K肥等的土壤环境,探索了无机营养元素对降解菌ZQ5降解能力的影响,发现土壤中混合加入N、P和K无机营养元素的降解率能达到82%以上,比单加某种营养元素对降解菌ZQ5的降解效果好。本研究结果可以指导稻田PAHs的原位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9.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比较研究了刚果红脱色、滤纸崩解等几种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方法,并从腐木、腐竹、腐叶等样品中筛选获得4株高效纤维意降解菌,其中细菌1株(嗜纤维菌属),真菌3株(木霉菌属)。该细菌可在4d内将滤纸平板完全降解为枯质。通过改变酶解条件,确定Z—2为进一步优化对象,并进行了相应的单因子优化实验,初步确定其量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4.5,不含尿素,GLC和纤维意含量分别为0.4%和0.6%。  相似文献   

20.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单独种植紫茉莉、单独接种多环芳烃(PAHs)模式化合物芘的专性降解菌ZQ5和两者的联合修复的3种处理,对芘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90 d修复后,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可将人工污染土壤中的芘降解81.1%,将石油污染土壤中的芘降解50.3%,其修复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处理,是紫茉莉修复的1.98倍,是降解菌ZQ5修复的1.39倍。ZQ5的不同接菌量对于修复60 d后的降解率影响不大。外源生物修复条件下,10~20 cm土壤的修复效率要高于5 cm土壤;自然降解条件下,5 cm土层降解率略高于其他土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