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随着乌拉圭回合的结束及其“最后文件”协议的达成,国际贸易还将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乌拉圭回合及其“最后文件”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简要分析,可以预示环境保护将是国际贸易所面临的新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 ,人类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上取得辉煌成果 ,但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却在日益恶化。环境问题 ,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人类从来没有认识到环境问题如此的重要性。由于各国环境标准的不同 ,发展中国家的低环保标准的商品出口便成了高环保标准的发达国家抵制的对象。环境问题由此成为新型的贸易保护壁垒。发达国家把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强行推销给发展中国家。在上述背景下 ,乌拉圭回合将环境问题纳入多边贸易谈判是极合时宜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使得乌拉圭回合并没有一个实质性的协议 ,只是作出了一个框架性的…  相似文献   

3.
环境PPM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环境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传统贸易壁垒的使用余地愈来愈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规定各种环境标准和要求,形成新的非关税壁垒。环境PPM标准(PPMS)即规定产品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须符合特定环境的标准引起了关贸总协定/国际贸易组织(GATT/WTO)乌拉圭回合谈判者的高度重视,最终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规定在《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此外,某些多边国际环境公约(MEA)也涉及环境PPM标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根据产品在消费期间的环境影响,又将P…  相似文献   

4.
雍白 《环境》1999,(12)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这是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的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CATT)。该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总部设立日内瓦莱蒙湖畔的关贸总协定总部大楼内。196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1997年10月9日,世贸组织启用新的标识。该标识由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别为红、蓝、绿三种颜色。标识意味着充满活力的  相似文献   

5.
钟伟青 《环境》1997,(1):43-43
在环境保护浪潮的冲击下,世界贸易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后的重要议题。为此,我们以国家环保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和国家环保局环境信息研究所联合编写的《贸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为主要素材,编写系列文章介绍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实质,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我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所持的立场。  相似文献   

6.
WTO的基本原则是在继承GATT(GeneralAgreementonTariffandTrade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而来的 ,源于1994年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最主要的原则有 :1最惠国待遇原则 (Most-favored -nationTreatment)指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 ,也给予所有缔约方。在国际贸易中 ,最惠国待遇是指订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一方在贸易、关税、航运、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 ,给予任何第三方的减…  相似文献   

7.
入一(J 1 9503270我国环境贸易现状和对外开放对策/张坤民…(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995,15(2)一81一88环信X一58 从国际“环保热,和我国“复关”谈判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环境贸易现状,阐述了我国环境贸易对外开放对策.文章还指出,为了促进我国环境服务业和环保工业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并使我国的经济贸易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必须把环保基本国策落实到经济贸易各个环节;组建环保产业集团公司;发挥中介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作用;积极有效地引进外资;建立全国环保产业质量检测和评估中心;加强经济贸易中环…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环保热"和我国"复关"谈判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环境贸易现状,阐述了我国环境贸易对外开放对策,文章还指出,为了促进我国环境服务业和环保工业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并使我国的经济贸易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必须把环保基本国策落实到经济贸易各个环节;组建环保产业集团公司;发挥中介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作用;积极有效地引进外资;建立全国环保产业质量检测和评估中心;加强经济贸易中环境管理及环保执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协调农产品贸易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农产品环境贸易措施对各国而言都有积极作用。为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应当从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及配套机制等层面全面完善我国农产品环境贸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吕静 《山东环境》2001,(4):18-18,41
目前 ,我国已与绝大多数国家签定了加入 WTO协议 ,尤其今年以来的进展较为顺利 ,各种障碍已基本扫清 ,预计我国将很快成为 WTO的成员国。加入 WTO后 ,市场的开放、贸易结构和贸易量的变化将导致我国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将导致环境的变化。笔者将对我国加入 WTO给环境保护事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以及如何应对发表一孔之见 ,与读者进行探讨。1 加入 WTO给环保事业带来的机遇1.1 有利于实施两个根本转变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污染有效控制WTO的适用前提是市场经济 ,因此入世后 ,我国将加快经济根本性转变 ,根据 WTO…  相似文献   

11.
有机消费者联盟2008年8月27日报道 乌拉圭不久前举办了2008/9剪羊毛节,相关人士就目前国内国际的贸易形式进行了研讨。在开幕式上,主要的羊毛和纺织出口商PedroOtegui表示:世界市场对有机羊毛有着强劲增长的需求,消费者们愿意为其买单,这将给乌拉圭和其纺织工业带来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一直是中美贸易的重要组成,在2020年达成的中美经贸摩擦第一阶段协议中,中国将增加对美国牛肉、禽肉、猪肉等农产品进口。同时,畜牧业又是我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的重要贡献行业,扩大包括畜牧产品在内的农产品进口能够有效从源头减少COD排放和水资源消耗,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本文设置两种情景,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畜牧产品进口替代的环境、经济以及就业影响。计算结果认为在扩大进口的宏观贸易政策背景下,采取畜牧产品进口替代措施是我国从源头减少COD排放和水资源消耗、增加流域环境容量的重要途径。建议:在贸易政策和措施制定中应更多考虑环境因素,统筹考虑环境与贸易利益;研究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扩大进口产品清单,积极支持并采取多种贸易手段扩大畜牧产品的进口;分区实施差异化进口替代策略;实施差异化养殖策略,缓冲进口替代作用对经济、就业和农民收入的短期不利影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3.
<正>基本案情乌拉圭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上游在巴西境内,中游为巴西与阿根廷的界河,下游是阿根廷与乌拉圭的界河。1975年2月26日,阿根廷与乌拉圭在双方边界条约的基础上,签署了有关乌拉圭河国际法律地位的规约(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4.
WTO多哈回合贸易与环境谈判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世贸组织多哈谈判异常艰缓,虽已历时十年但结束仍遥遥无期。在此形势下,为避免多哈回合彻底失败,世贸组织打算推动早期收获谈判,其中环境议题是最可能为各方接受的议题之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是目前世贸组织贸易与环境特会(CTESS)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谈判重心,虽然成员在自由化方式、单一和多用途、特殊和差别待遇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早期收获谈判若能成功,仍可期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将率先实现。为此,我国应及早做好应对准备,目前应拟订对己有利的环境产品清单,摸清环境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加强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主要归功于农业对外贸易长期实施保障粮食安全的出口战略.2003年之前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基本上为顺差,尤其是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如粮食、水果等.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2005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下降,到2006年前三季度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增长45%.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施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贸易政策,造成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结构是: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粮食、水果等产品等)为贸易顺差,而劳动密集型产品(蔬菜、食糖等园艺产品)为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自由化以及WTO多边谈判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环境与贸易问题日益凸显。与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公约》及《生物安全议定书》等多边环境协议与WTO相关规则的关系、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传统知识的保护、转基因生物体的贸易规则等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原则准确地说明了贸易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因而成为协调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对WTO基本原则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是WTO的基本原则,也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基石。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多边环境协议、环境标准和其他环境措施对WTO基本原则所产生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李丽平 《环境保护》2007,(15):57-59
2003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共同对外宣布启动中新自贸区谈判.迄今为止,中新双方共同就货物贸易降税模式、非关税措施、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原产地原则、海关合作、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及技术贸易壁垒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新西兰有望继第一个同中国签订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协议和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发达国家之后,成为第一个达成双边自贸区谈判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暖是威胁全人类气候安全的一项严峻的挑战,必须由国际社会密切合作。随着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结束,国际贸易将在更为苛刻和复杂的环境诉求中进行,它将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活动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为此,我国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适应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战略上做出重大部署和调整。  相似文献   

20.
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的工具与环境保护的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协议并没有使用"绿色壁垒"的提法.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中,相应的提法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或"技术性贸易措施"(简称TBT措施);在《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中,相应的提法是"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简称SPS措施).而我国学术界首创的"绿色壁垒"这一提法则比较生动、明确、简练,更容易被非专业人士所理解.WTO《TBT协议》和《SPS协议》所指的与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生命与健康有关的TBT措施或SPS措施也是绿色壁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