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实现R&D项目风险的有效管理,需要对风险的传导特性进行量化评估。基于传导能量理论,利用概率影响图方法,从拓扑层、函数层和数值层构建了R&D项目风险传导评估模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项目风险传导量化研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数据采集简便,模型的评估精度取决于信息的完全性;通过应用过程中的模型简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模型的实用性。最后考虑项目管理者的决策因素,在评估模型基础上设计了R&D项目风险传导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工程项目风险产生机理,认为工程项目的内外部环境压力在工程项目当前状态施压后,工程项目的承压部分做出的恶化反应趋势是造成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基于这一观点,提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项目风险辨识方法,该方法综合考查工程项目进行中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压力、项目当前状态和项目承压部分在压力下的反应趋势进行风险辨识;完善了项目风险确定的表述,认为项目风险事件的确定应由项目风险产生的环境因素和项目状态变动两个方面确定;设计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项目风险辨识表。通过在某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是处置风险的前提,是制订和实施风险处置计划的科学根据。随着国际社会政治局势的动荡加剧,石油资源国的社会安全环境也日益严峻,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企业境外项目所面临的安全风险类型,阐述了风险评估工作在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和应对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了石油企业境外项目开展社会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的改造与加固风险,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基础理论研究,借助SPSS 22.0统计软件对32个二级指标进行筛选,确立6个方面29个指标的改造加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案、结构特征和施工技术对改造加固风险具有影响;结构特征与设计方案之间的强关联形成了隐性且重要的风险路径。基于关键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关联关系,对宝鸡市某U型厂房主体结构加固实例提出建议,为此类项目的改造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合理、有效、准确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机制,首先,分析了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运作框架及风险特点;其次,介绍了PPP项目的风险因素,并采用工作结构分解法识别出所面临的20个风险因素;最后,为了避免传统密切值法引起某些有效信息缺失的弊端,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改进的风险分担模型,并且从行为导向、行为幅度、行为归化3个方面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进行了设计。以西安市某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进行实证案例分析,论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邹娟  杨玲 《安全》2015,36(6):64-67
把城中村作为一个系统,从软件、硬件、环境和人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火灾风险要素。依据火灾风险要素,用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对城中村火灾事故进行分析,明确各风险要素在城中村火灾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并得到城中村火灾事故因果分析图。利用因果分析图,可了解影响城中村消防安全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扬子石化炼油改造项目集中开工,工程全面铺开,各种作业立体交叉,给炼油改造项目安全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从炼油改造项目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风险识别和主动防范两个方面对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建项目风险高,一旦发生事故,会对项目的进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海外项目安全工作不仅仅关乎企业的声誉,更可能带来政治上的影响。通过以乍得这一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石油上下游100万吨一体化建设项目为着眼点,重点描述了核心风险控制和本质安全理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并对应用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旧城改造、城中村开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造成了城区建筑施工场地增多,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文章结合城区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区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风险进行评价,提出相应评价指标和因子权重,同时建立物元可拓模型,计算出关联度,从而得到风险等级和主要风险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风险来自噪声、扬尘、安全、排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五大方面,共15个风险因子,针对风险因子及风险等级,提出相应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安防系统作为维护高校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将是今后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随之产生的不同于其他建设项目的风险将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作者通过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D大学安防系统工程中项目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将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高校安防系统工程管理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风险管理理论在高校安防系统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项目风险管理在此类项目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结合深圳盐田区城中村污水完善改造设计及施工服务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为彻底解除雨水污水混流现象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以作为今后城中村雨水污水分流制改造过程中的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项目财务评价结果和项目敏感性分析技术的应用方法,为某公司唐山中厚板厂污水处理回用项目融资方案和运营方案的决策提供依据.介绍了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废水回收利用工程项目概况;确定了该项目的基础数据,进行财务分析,这是进行后续敏感性分析的基础.对此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该项目收益的敏感性因素,为该项目执行时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综合评价盾构下穿危旧房屋及河流段风险,结合软土土质特点,在对已有评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风险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突变理论,确定盾构施工风险突变评价法步骤,将各因素归纳为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周边环境和水文地质四大指标,并对其进行分解,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利用突变理论对工程实例进行评价,得到该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评估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情况。基于风险评价结果,在盾构下穿过程,采取合理设定土压力、调节盾构推进速度和注浆压力等措施,实时动态监控地表沉降的变化和盾构施工关键参数,所得成果验证了突变理论风险评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建设已经进入高潮期,城市轨道的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笔者通过统计分析国内外历年发生的轨道交通事故,总结了轨道交通在施工期间、供电系统、车辆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给/排水系统、通信/信号系统、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方面的事故分析了存在的危险因素,为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天然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实现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资源的合理分配,确定天然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估的重点为目标,改进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的肯特模型,探求城市天然气管道的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了城市埋地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影响因子,并研究其评分标准;分别给出了城市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等级划分标准,并运用半定量风险矩阵进行燃气管道单元的风险初步排序,以确定高风险管道单元;对城市天然气管道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估,可为识别管道沿线高风险后果区域、风险动态排序、风险预警及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Delphi法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模型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基于系统工程及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采用Delphi法分析和确定了影响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的因素,通过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职业病危害影响因子赋值法(OHFA)定量化风险评估模型。根据对作业场所的危害源、本质及附加防护设施水平、人员接触机会、职业病防治管理等因子的综合分析,预测分析了研究对象的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防治管理及防护设施设计等提供参考。并以某石化行业硫磺回收项目为实例进行应用与验证,得出了该项目的总体职业病危害风险度值为12,风险等级为Ⅰ级,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风险度由高到底排序为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磺、高温,其风险分类的关键决定因素为硫化氢。实践表明该方法与专家评估结果及工程实际吻合较好,应用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可给出定量化的风险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7.
冯凌杰  陈晓勇  马栋梁 《安全》2019,40(6):19-23
为更好的预防与控制城中村火灾风险,本文将事故树、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通过FTA建立AHP模型,从防火能力、灭火能力、安全疏散能力、安全管理水平4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城中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计算了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实例研究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分析评价城中村火灾风险安全等级,最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有利于城中村火灾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为提高城中村火灾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风险管理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隧道和地下工程的特点,明确风险的定义,并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决策、实施以及运营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4个步骤;分析了隧道和地下工程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风险的认识存在误区、风险管理系统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的风险接受准则和接受等级以及目前的风险管理体系与当前社会环境不相符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关于提高风险管理理论水平、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重大事故预测预报、完善隧道和地下工程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改变"被动式"的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