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冬季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冰雪开始消融,天下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经过冬三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发,使人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应助长这“萌生”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江苏劳动保护》2010,(4):47-47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此时的天气,除交节的几天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再有寒流出现了,多雨也是这一季节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冬季寒冷,万物生机闭藏潜伏。根据中医“调其饮食,适期寒温”的论述,提出冬季饮食三大原则:保温、御寒和防燥,附加进补。  相似文献   

5.
《江苏劳动保护》2009,(12):40-40
风俗:大雪节气常在12月7日前后到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有句农谚:“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农业上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这主要说雪铺盖地上因温度低杀死越冬的虫子给农业带来好处。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的吉祥与否。  相似文献   

6.
《江苏劳动保护》2010,(3):42-42
每年阳历3月6日左右是春季的第3个节气——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初响,惊醒蛰伏中的昆虫。这个时节已经进入仲春,是桃花红、李花白、鸟儿高飞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日惊蛰。”惊蛰时我国平均气温能达16~18℃。  相似文献   

7.
《江苏劳动保护》2010,(1):40-40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  相似文献   

8.
春季大地回暖,阳气升发,万物萌生,病毒等微生物也蠢蠢欲动。人体毛孔放松,冬季所藏的营养逐步向外“散发”;加之春季风多,气候相对干燥,肝病患者特别是慢性肝病息者病情容易反复,导致近段时间的病人就诊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秋分养生     
《江苏劳动保护》2009,(9):44-44
每年的阳历9月7至9日为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机体的损伤,影响了学习和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入冬之后。灌东盐场关工委对全场三千多名中小学生进行冬季防火知识教育。在抓好这一教育同时.该场各社区以“三老”(老干部、老工人、老党员)为主体成立了“消防督导小组”督促少年儿童不玩火、不乱放烟花爆竹,确保冬季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采访中,记者称呼采访对象时,往往用姓加职务,但面对这位执法威严而对人和善的吴月光,记者更愿意用“月光”来称呼他,这不仅亲切,也更易让读者走近他,走近这位满族汉子。月光曾经获得过无数的奖项,包括“国家安监总局一等功”、“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这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他是优秀的,但作为一个儿子、一位丈夫、一位父亲,我觉得他或许不够称职,但我依旧敬畏他——这位长我十六岁的、又在安监一线的吴月光。因为自古“忠孝”两难全,舍了小家的温馨,顾全了大家的安危,这种践行不是记者的言语可以表述的,其中的“痛”与“思”或许只有月光才能体会。老子《道德经》上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月光正是以这种大德,行为着自己的行为。真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去探望这位可亲可敬的局长,去乌海、去他工作的环境中,切实体会一下他工作中的艰辛,如果可以,我也愿意用这种方式去为他分担一些压力。  相似文献   

12.
《江苏劳动保护》2010,(2):48-48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要如何做好立春前后的养生保健呢?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冰雪开始消融,天下万物包括人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第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是描述春天节气的。其中的"惊"就是指惊蛰,它是一年中过了立春、雨水之后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  相似文献   

15.
王宜 《现代职业安全》2010,(12):118-118
<正>进入冬季,气温下降,天寒地冻,万物团藏,生机衰退,是进补的大好季节。我国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习俗。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药补不如食补"的作用,注意在平时的饮食中进行养生调摄,以达到"进补"的目的。人们崇尚冬令进补也是有科学依据的。首先补药、补品温性较多,适用于气温较低冬季,腻滞厚味的营养  相似文献   

16.
车辆产生静电,这是自然现象,尤其在冬季气候干燥时更容易发生。由于汽车轮胎是橡胶制品。静电无法通过这个“绝缘体”进入天空和地下。一旦人体接触静电,特别是干燥的手接触有静电的地方,便会放电。虽说静电对身体没有危害,也不会由此引起火灾,但冷不丁被“电”一下会使人很难受。心理产生一种无名的恐惧。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7,(1):10-10
“冬季矿难多发,别拿用煤高峰说事。”近年来,冬季似乎成了煤矿安全迈不过的一道门槛。但是,冬季用煤高峰不是矿难多发的必然原因;煤矿安全管理混乱,才是最大隐患。记者王炤坤在《新华每日电讯》撰文说:“‘冬季超产是必然,监管再严也要出事’,这是陷入被动的‘宿命’。”  相似文献   

18.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为止,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俗称"寒冬".<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的养生之道,就是养阴、养肾、养藏之道.  相似文献   

19.
《江苏劳动保护》2011,(1):10-10
冬季是安全事故易发的季节。近日,盐城市为危化企业配备了“安全管家”,负责企业安全监管,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且说车德     
我觉得道德当中最为基本的就是“以人为善”。我们常说什么牌德、球德、无非就是希望人在做的事情时候遵守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汽车”的发明,让人类主宰了一回——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同时更是提出了新的道德类别:车德。人既是万物的主宰,当然也是“车”的主宰,所以人开车,必须有行车的道德。车本无罪,车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人赋予了车生命,赋予车内涵。生活中高尚的人,他(她)开出来的车也必定是高尚的;生活中卑劣的人,他(她)开出来的车,表现必定是卑劣的。公路上,汽车边,等待中,那个着急鸣笛的家伙,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