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对高浓度氨氮低碳废水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的研究.在生物驯化过程中考察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并验证短程硝化即亚硝化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满足高氨氮低碳废水的生物脱氮要求,亚硝化率达到98.0%以上.采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对系统中的硝化菌群进行分析,发现系统中主要存在将氨氧化成亚硝酸根的氨氧化菌(AOB)及亚硝酸盐还原菌.  相似文献   

2.
高氮低碳废水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处理高氨氮、低碳源废水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短程硝化一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两种生物脱氮新技术,初步探讨了影响亚硝酸盐积累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因素。介绍了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原理和特征,为高氨氮、低碳源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没计提供 全新的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杨春  邓旭 《化工环保》2004,24(Z1):141-144
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氨氮废水脱氮方法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同时硝化-反硝化都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具有能耗低、运行时间短、氮去除效率高等特点.结合国内外废水生物脱氮的研究现状,系统综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同时硝化-反硝化两种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并深入讨论了短程硝化-反硝化中亚硝酸盐累积问题.  相似文献   

4.
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爽  杨岳平  徐新华 《化工环保》2001,21(6):340-343
采用混凝法对高浓度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量的SS、油脂类物质及表面活性剂,出水与其他低浓度废水混合进行生物氧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气浮法对COD、SS及油脂类物质去除效果明显,COD去除率为35%-56%;在废水含盐量较高的情况下,生物氧化法仍有较高的处理效率,COD去除率达到70%-95%。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塔式生物滤池处理石油工业废水的试验和生产运行的结果。除对炼厂的一般含油废水和酸碱废水外,并对含盐度高的废水和浓度高的页岩干馏废水以及浓度较低的洗罐站废水均进行过工作。结果表明,塔式生物滤池有占地面积小,承受有机负荷范围宽,对毒物的忍受能力较大,在工艺上没有污泥膨胀及污泥上浮等使操作难以控制的毛病。有能耗较低、设备维修简便、操作环境较好及较易管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活性艳红X-3B的模拟废水,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水解酸化池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了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及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沉降性能对膜污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池HRT为16h时,废水的可生化性最好,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与COD比值为0.5;HRT为17h时,废水脱色率达69%,而COD的去除率受HRT影响较小;膜生物反应器主要起去除废水中COD的作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3%和97%;膜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膜污染的速率。  相似文献   

7.
《化工环保》2008,28(1):19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厌氧脱氮除硫工艺。该法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污泥或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处理厂的厌氧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硫化物氧化成单质硫,同时,于同一反应器中将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相似文献   

8.
对苯胺废水、溴代硝基苯胺废水、氯代硝基苯胺度水、氯苯类废水,以及苯胺、丙烯腈混合废水和全厂混合废水.分别做了生物处理模型装置的运行试验,测定了其定性指标,判断了其可生物处理程度,并初步探明了对可生物处理性的主要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9.
冶金焦化厂根据其特定的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的连续性废水如剩余氨水,蒸氨废水、各种洗涤水和分离水(这些废水在冶金焦化厂可统称为“含酚废水”),按现行设计要求,已经有专门的酚水系统送萃取脱酚装置和生物脱酚装置净化处理,待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后允许排入外排水系中。  相似文献   

10.
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对质量浓度为120~35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进行强化生物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磁粉可使废水中DO提高约10%;与不含磁粉生物反应器比较,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工艺使填料挂膜时间缩短1~2 d,填料上附着微生物量增多;质量浓度为35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在20 h内的苯酚去除率可达80%,降解时间缩短了10 h.初步分析了添加磁粉提高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效率的机理.实验证实了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合理运用是强化处理含酚废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土霉素麦迪霉素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土霉素、麦迪霉素废水进行沉淀和絮凝预处理,可以将废水中55%的 COD去除。预处理后的混合废水生物降解性能得到改善,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中 COD 去除率达90%,出水 COD 在200毫克/升左右。  相似文献   

12.
周家艳 《化工环保》2013,33(6):498-502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芳香族污染物种类众多,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必须进行深度处理。本文综述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技术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芳香族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讨论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优势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高心怡  夏天  徐向阳  朱亮 《化工环保》2017,37(3):270-275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微生物电子传递方式,其在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重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提高DIET效率能在促进有机物厌氧降解产甲烷的同时储存更多能量,优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性能并降低处理成本。本文在DIET过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活性炭、生物炭、碳纤维布、单壁碳纳米管4种碳材料对废水生物处理中DIET过程的促进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军远  王向东  李昕  李福德 《化工环保》2004,24(Z1):108-110
综述了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进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中所用的菌种及不同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氰化物的降解方式和在含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浓度含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刘正 《化工环保》2004,24(Z1):209-211
废水含盐浓度高会给生物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研究表明,经过驯化后微生物可以在高浓度含盐废水的条件下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废水中盐浓度的突然变化会导致高浓度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的失败.因此,在流程的选择和参数的控制上应注意控制盐浓度波动的范围,以减少冲击.  相似文献   

16.
《化工环保》2001,21(6):372
日本有50%的生活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场进行深度处理,但封闭性水域的水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其原因有二:其一,因污水主要采用生物法处理,所以难分解性有机物不能完全去除;其二,封闭性水域中氮化物和磷化物含量高.为此,日本现已研究出废水在深度处理过程中除去有机酸的方法. 向含酒石酸或柠檬酸的水样中加入FeCl3,用NaOH溶液调节试样pH至5以上,然后将水样置于搅拌器中搅拌20 min(60 r/min),静置1 h后,用玻璃丝过滤上清液. 该法适用于生物处理废水中有机酸的去除,尽管废水中存在各种有机物,但TO D和磷酸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厌氧生物法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厌氧生物法处理废水的特征,并着重介绍了厌氧接触反应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厌氧膨胀床反应器.厌氧生物转盘和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在各种厌氧生物法处理废水工艺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台明青  尹永正 《化工环保》1998,18(4):241-242
隔油-浮选-活性污泥-生物炭工艺处理炼油废水隔油-浮选-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含油废水,是我国目前多数炼油厂处理废水的主要方法,俗称“老三套”方法。因为炼油厂废水的成分复杂、含油量高,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了该工艺的不足,处理后废水中含油量仍较高。河南石油勘探...  相似文献   

19.
黄鹏  林璠  刘爽  康健  李健  白丁 《化工环保》2016,(1):22-25
石煤提钒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氨氮和盐类。介绍了石煤提钒中重金属废水、氨氮废水、高盐废水的处理技术,总结了各种废水处理技术在石煤提钒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石煤提钒废水的治理进行了展望。化学法应用广泛,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处理效率低;生物法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强、废水处理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废水治理方法,应加大在石煤提钒废水治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兰化研究院环保所于1986年接受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下达的生物流化床处理尿素废水技术的研究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用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技术路线。在完成菌种筛选、尿素水解的探索试验和条件试验后,于1987年底进行了生物反应器结构形式的研究,继而又在模试装置上进行连续运转试验,并于1988年10月全面完成了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