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庞红璐  游薇  马旭 《四川环境》2023,(3):140-146
为改善濛阳河流域(成都段)水环境现状,提出合理有效的水环境治理措施,根据实测数据对流域水质现状进行分析,并参照《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对流域主要入河污染物的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濛阳河流域彭州出境断面水质不稳定达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COD、氨氮不稳定达标。流域内COD、氨氮、总磷总入河量分别为805.41t/a、129.96t/a、31.17t/a。按污染源分类,生活污染源对COD、氨氮、总磷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60.60%、48.82%、43.27%,其次是农田面源。按区县分类,濛阳镇和九尺镇对流域污染负荷贡献较大。根据污染源解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污染治理对策,为濛阳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尼洋河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巨大,生态环境良好。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必将出现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趋势,探讨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尼洋河流域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尼洋河流域的特点与现存的问题,根据收集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流域污染源概况和构成,以未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前提,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尼洋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并对超标断面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2012年尼洋河流域14个监测断面监测成果的评价,得出尼洋河流域水质现状良好的结论,为以后的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目标的确定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岷江都江堰段水环境容量计算及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荫 《四川环境》1996,15(2):58-63
岷江水域兼有灌溉,供水,发电等多重功能。本文对岷江都江堰段水环境现状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并计算了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4.
梁子湖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本。”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规划开发利用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梁子湖流域存在的水环境水质恶化的问题,依据其水环境功能区划,通过对水质现状的监测,利用透明度、DO、BOD、COD、NH3-N、TP六个指标作为梁子湖水质研究的主要水质指标,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依据其检测结果进行流域控制单元的划分,同时加强水质管理,从而达到优化梁子湖流域水环境区划功能的目的,并对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土空间规划对新时期流域水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对流域水环境影响的全过程(污染产生—污染排放—污染入河)机制,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流域水环境变化评估指标体系和框架。以长春市第二松花江流域为例,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一维水动力模型QUAL2K量化了国土空间规划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到国土空间规划近期目标年(2025年),流域水环境状况良好,体现为流域大部分河段COD和NH3-N达标,水环境容量最小为44.96 kg/d和5.10 kg/d。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总量目标、环保设施建设和相关布局的实施将会使COD和NH3-N污染产生量降低52.61%和14.16%;污染排放量降低26.45%和59.09%;水环境容量增加10.68%和57.17%。总体而言,国土空间规划对流域水环境改善潜力巨大,同时改善潜力因不同区域、污染源、污染物而异。本研究提出的评估框架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根据岷江断面水质氨氮监测数据,对岷江流域水质氨氮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了岷江流域氨氮空间分布情况,支流和干流达标率情况、氨氮浓度的月季变化,并选择了5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了氨氮浓度变化趋势分析,提出了氨氮污染防治建议。结果表明干流达标率好于支流达标率,2~4月份氨氮浓度高些,8~9月份氨氮浓度较低。岷江流域的氨氮状况的分析为更好地保护岷江流域的水资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Arc GIS确定蒙溪河流域研究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演变趋势分析、污染源调查和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蒙溪河流域水质超标情况较严重,主要超标因子为:COD、TN和TP,COD和TP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平水期,TN压力主要集中在枯水期;污染源汇入主要集中在4#-9#点位之间。蒙溪河流域污染物入河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面源、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畜禽散养和底泥污染。蒙溪河流域达标需削减污染物量:COD为217.755t/a,NH_3-N为24.683t/a,TN为75.710t/a,TP为10.774t/a。  相似文献   

8.
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管理是实现水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太湖流域第二大省界湖泊—淀山湖为例,在综合分析流域水环境质量基础上,利用GIS 分析工具划分流域治理片区并制定分区管控策略。根据流域所含骨干河流流向、骨干河流与淀山湖交汇特点、上中下游不同河段及镇域行政边界,将淀山湖流域分为吴淞江流域、千灯浦- 淀山湖流域、昆南湖荡流域、元荡湖荡流域、太浦河流域五大片区138 个子评价单元。通过水环境容量与压力两类空间叠加分析,构建形成污染重点减排区、污染综合治理区、产业绿色化提升区、生态环境保育区等四个类型区域,并提出差异化的产业准入和环境治理措施。本研究不仅为以流域为治理单元的水环境治理规划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技术体系,而且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思路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峨眉河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峨眉河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质量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面调查峨眉河流域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该流域水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得出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流域的主要污染为城镇生活污染源。同时,计算出峨眉河的水环境容量,提出对污染源施行总量控制方案。并根据峨眉河流域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城镇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面源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濑溪河泸县段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沱江泸州段一级支流——濑溪河泸县段流域的水环境及排放状况进行了调查,选取pH、DO、COD等为监测项目。监测结果表明该流域全年内水质无法完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水质要求。本文还对该流域污染防治进行了分析,为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解决环境污染与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三江源区隆务河流域水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河流——隆务河流域的水环境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排放状况进行了现场全方位调查,选取pH、Cr6+、DO、COD等为监测项目,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水资源已经达不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要求。本文还分析其污染源沿河流呈零星分布的特点,阐述了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为三江源的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亟须开展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估,以指导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针对辽河流域特点,以招苏台河铁岭市控制单元为例,采取目标—准则—指标层级关系框架建立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结合主客观赋权综合法对该控制单元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控制单元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介于0.1750~0.5302之间,总体呈超载状态.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饮马河流域长春段水质污染现状和污染负荷演变特征,以饮马河流域长春段的五个国考断面为水质监测点,通过对国考断面水体水质中含有的COD、NH3-N、TP浓度的检测分析,研究区域的水质污染现状和不同水期对污染负荷的影响规律,同时对2020年各考核断面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经估算,在2020年,计算单元总的COD负荷年排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分析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①农业开发大量挤占生态用水,威胁流域生态系统安全;②流域农药使用量增长1.78倍,化肥使用量增长2.06倍,工业SO2排放量增长5.93倍,城镇污水量增长0.23倍,下游水质严重超标;③水资源利用效率仅为6.79元/m3,远低于新疆平均水平;④人口和种植规模年均增长11%以上,突破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从综合生态管理体制、生态资源市场交易机制、生态立法三方面提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根据评价指标筛选原则,建立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环境压力、水环境承载状态和社会经济调控能力4部分,共有57个具体指标,从而为制定流域保护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寻求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提高途径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大量的基础数据调研,获取了浙江省上虞市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对当地的水资源空间分布现状及水资源平衡进行了科学分析,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城市发展中的用水需求增长趋势,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建议。自2009年6月起,对汤浦水库、四明湖水库、隐潭溪、下管溪、总干渠等5个水源地进行了长期连续监测,为进一步保护优质水源地,城乡统筹一体化供水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结果表明,作为重要备用水源地的总干渠目前呈现有机微污染特征,需要加强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管理,尽快设立水源保护区,确定合理的入河污染物的源头削减任务,以确保2010年前达到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长江流域水污染规律看四川省水环境保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华 《四川环境》1997,16(4):39-43
用流域系统联系的观点,从长江流域水污染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四川省水环境保护在长江流域的地位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最后简要讨论四川水环境保护应采取的宏观战略。  相似文献   

18.
沱江流域综合整治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施为光 《四川环境》1996,15(3):67-71
本文首先在描述了沱江流域的水质问题,沱江干流的几个主要水质指标与10年前相比呈继续恶化的趋势,于流的水污染仍未得到控制,工业点源污染和流域非点源是造成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沱江流域水环境潜在问题陆生生态恶化和水资源贫乏两大难题,文章提出了工业污染源控制,修建城市污水厂,增加枯水流量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