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我们可以用阅读去无限拓展心灵的领空,只要一本书,我们就可以飞翔。"几年来,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在读书过程中,教师不断成长。前段时间,我读了《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这本书主要是讲学校管理者要过一种研究性的生活:研究自己,体悟生命的自觉;研究教师,帮助他们诗意地栖居在教育大地上;研究学生,老老  相似文献   

2.
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性危机。人性危机也就是人对待自然的意识危机。人们将环境问题局限于自然环境本身,只是看到了环境问题的表面症状,而没有看到环境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真正的环境教育不是单纯指向环境的专门教育,而是对整体教育的重新思考。从人性的角度看,环境教育具有智育价值、生态思维价值和美育价值,因此,环境教育的本质应该由物化  相似文献   

3.
美国从1970年开始考虑环境教育问题,由教育部门牵头制订了《美国环境教育法》。当时由于在美国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宣扬了化学农药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如不加以对化学农药的控制,则世界在未来将会出现一个寂静的世界,也就是说没有生机的世界。这本书在美国引起强烈地反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着手制订了环境教育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并于1970年的地球日通过了《环境教育法》,约8个月以后美国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教育法虽然制订了,但一直没有  相似文献   

4.
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院士近日做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这位率先倡导进行高校人文教育的老教育家,如今又提出了绿色教育的概念。他说,只有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才是绿色教育。以绿育人而非其他杨叔子认为,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五百万年进化赋予人类的灵性,培养既有人性,又有灵性的学生。对于人脑的开发,杨叔子院士用人们对环境的开发作比喻。对于我们生存的绿色环境,不开发不行,否则就是洪荒野蛮时代;但错误开发也不行,否则导致环境破坏、生态失衡、不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人类的自取灭亡。而对于一个人的培养,思想上的作用主要是对大脑的开发。不开发不行,否则就是野蛮人,愚昧无知;但如果错误开发,不仅使人没有人性,甚至连兽都不如。杨叔子曾经到一所重点中学去,看到学生们桌上堆着高高的三堆书。甚至听说有的学校一年365天只放三天假: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杨叔子痛惜地说:“这样的教育,让人越念越呆,越念越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没有一点原始创新性!”人类进化五百万年,有很大的灵性。杨叔子呼吁,教育应该让学生的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杨叔子说:“育人和种树一样,也应该顺从学生的规律,不干扰他们,让他们自由成才。”人文教育占有基础地...  相似文献   

5.
<正>《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是龙应台站在女性的角度、妈妈的视角给儿子写的成长手记,但看这本书时,我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阅读和欣赏的,并从中吸取了很多教育智慧。读着龙应台的文字,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了孩子。我强烈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带着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秘密,安安(龙应台的儿子)超强的、灵  相似文献   

6.
<正>《耳食录》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昔有读汤临川《牡丹亭》死者,近闻一痴女子读《红楼梦》而死。初,女子从其兄案头搜得《红楼梦》废寝食读之,读至佳处,往往辍卷冥思,继之以泪。复自前读之,反复数十百遍,卒未尝终卷,乃病矣。父母觉之,急取出付火。女子乃呼曰:"奈何焚宝玉、黛玉?"自是笑啼失常,言语无伦次,梦寐之间未尝不呼宝玉也!读《红楼梦》而致死,这肯定是极个别现象,但这却说明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美可以打动人心的,是可以震撼人灵魂的。美一旦深入人心,所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开篇的"基本理念"部分对数学教育做出了这样的定性:"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尽管如此,家长、教师以及学生都希望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下可以有一个让人满意的数学成绩,所以,怎样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去面对我们的学生,去面对我们的课堂,是我们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对于每一堂数学课经验的积累,深深地感触到大部分学生都缺少数学学习的"魄力"。  相似文献   

8.
有你真好     
<正>我在小学时候,就开始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了,很喜欢,所以也读得相当仔细!"从书"提供了很多好文章,我们接触到的生词特别多。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字都要会读,《新华字典》都快被我和同学们翻烂了。那时候,我们班的同学学习语文真是轻松愉快,成绩也总是在全校首屈一指!现在,到了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照样在语文课上大放光彩,得到了更好的使用。每学习完一篇课例文章,老师就安排大家从这套书上找同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做到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下面,我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课堂上必须有情感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该给孩子怎样的情感体验呢?1.立足教材,提倡在读中感悟语文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征。怎样来体现这两大特征呢?在读中感悟是一个好法子。以《鸟的天堂》为例,我让学生先读读赞美大榕树的段落,然后问:"你是如何体会到的?"让学生画出认为美的句子,并注  相似文献   

11.
<正>《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所讲述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传为美谈,成为一段千古佳话。这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同时也是一篇德育教育的典范之作。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它的文学价值,更侧重了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德育思想教育。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思想上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有所收获:一、进行团结合作的德育思想教育文章中的赵国就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上至赵惠文王、文武百官,下至跟班的仆人,可以说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他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6月21日,"晓音之声"第781场、武汉光谷分校首场大型音乐会在武汉体育馆举行。体育馆内近两千个座位座无虚席。音乐会随着一首由晓雯音乐上海研发中心刘凡老师自主研发的《最炫民族风》拉开序幕,动感的音乐、欢快的节奏震撼着现场所有观众的心,动听的乐曲、优美的舞蹈让人目不暇接。由晓雯音乐教师团队自己创办的音乐情景剧《da re mi》更是给武汉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赢得现场雷动的掌声。期间,晚会有幸请到武汉音乐学院朱波老师亲临现场。朱波老师对晓雯音乐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这是真正的音乐艺术,今天让我大饱眼福,这是对我们晓雯音乐素质教育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素养是学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启动于2006年,一直致力于可以在"一般的学校、一般的师资、一般的生源"条件下实施的语文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对语文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和对国家教材进行整合,让学生用1/3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其余约2/3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阅读,1~9年级课内阅读量达到1200万字,打破了"语文阅读只能靠课外"的传统观念,有效转变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人民教育》于2012年15-16期合刊以10万字篇幅推  相似文献   

14.
<正>爱有千万种,每一种爱就像一根独特的琴弦,琴瑟和谐才能奏出一支美妙的乐曲。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民主的生活方式就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等等,这些都应该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当中……"其实,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也需要学会妥协。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但往往更有影响力。学生步入了小学阶段的中年级,作业量比以前加大了,不能像一、二年级时当面交老师批完,而是统一收齐再批,这样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5.
正几乎所有人都很享受,抱着一大桶金黄发亮的爆米花坐在电影院里边看边吃。如果我们满身是毛的祖先们"穿越"到今天,他们可能会选择抱一桶蟋蟀、蚱蜢或者甲壳虫。这个场景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恶心,但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人类学家约翰·艾伦在《肠子,脑子,厨子》这本书不客气地告诉我们,人类对酥脆食品  相似文献   

16.
<正>我每日必读几份报纸,尤爱副刊文章,从中颇获裨益。学生早恋已是老话题了,今年在《广州日报》的副刊"每日闲情"上连续看到两篇有关早恋的文章,令人耳目一新。一篇是《高中老师写给早恋男生的一封信》(2014年5月27日《广州日报》),另一篇是《初二女儿收情书》(2014年6月14日《广州日报》)。我将其推荐给一些老师和家长,他们感叹若早一点读到这样的文章就好了。而今,学生早恋呈现低龄化和多发之势,用常规方法教育很难奏效。而这两篇文章却跳出了老套,做了新  相似文献   

17.
《环境心理学的体系及其应用研究》是由程麟老师主编,于2019年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一本关于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著作.本书共有九个章节,本书是由从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环境压力与环境危害、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噪声以及控制等的几方面构建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对环境心理学在居住环境设计、教育环境设计以及公共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激发学生阅读《环境》的兴趣,扩大《环境》的教育面。形式:阅读心得交流会。《环境》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局联合主办的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的科普刊物。是“全国环境科学优秀期刊”之一,也是全国环境期刊中唯一有“环境教育”专栏的期刊。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熔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信息量大,可信度高,可读性强。阅读《环境》杂志,不仅可以使我们获得丰富的环境知识,更可以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位2008年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今年有幸参加了迎泽区教学大赛,参加过大赛的老师一定都深有感触,大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同时,更是一种磨砺。当你真正经受住了这些考验之后,你一定会感受到自己的提升。血气方刚初出时刚抽到赛讲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时,我感到十分迷茫,因为这节课虽然篇幅较短,但讲好十分不易。既要让学生通过课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又要让学生体会到小说体裁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一首叫《梦田》的歌这样唱到,"每个人心里一亩,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呀一颗种子,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人们都相信希望和幸福是可以播种的。从2008年至今,北京一个花园一样的单位里有这么一群人,带领着全国50多家校外教育机构、300多所学校、500多名老师,致力于一颗绿色种子的播种——种下健康与文明——这就是中国儿童中心发起并在全国推广的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这个项目源起于对环境和人的"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