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秀清 《沿海环境》2000,(7):23-24
在现在的工业化社会,在城市中要找到一个“干 净”的女人是不可能的了。笔者是说那种完全素面、毫无粉饰的女人。曾经有人把现代女性戏称为“武装到牙齿的新狂人”,这其实一点都没有言过其实。 从法国巴黎和意大利所发布的国际时装流行趋势看,本世纪的着装风格是接近“自然、轻松、温暖”,在面料选择上则偏重于采用全棉等环保型内质,“绿色环保女人”的消费新概念将深入人心。 一些国际著名形象设计师一致认为本世纪的女性新形象是:个性鲜明、回归自然、本质简约。具体到妆容时,强调在突出个性的同时崇尚自然。“绿色”是和谐、自然…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5):115-120
王蒙小说《青春万岁》从创作到出版,再到改编成电影,横跨"十七年"和"新时期"两个不同文学史时期。契合与分裂构成了《青春万岁》从小说到电影之不同艺术形态转换的基本特征。小说《青春万岁》的改编,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内涵,具有文学史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与国民党斗争为题材的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流行的一个小说题材类型。《红岩》的流行原因是它涉及权力斗争、人的尊严、酷刑展览等;《红旗谱》和《播火记》的流行原因是它涉及仇恨情绪、阶级对抗、激情斗争、爱情故事等;《林海雪原》的流行原因主要在于它的传奇色彩;《青春之歌》的吸引力在于它涉及个人价值在革命中的定位问题;《迎春花》在阶级斗争题材中赋予劳动人民美好的品质。"十七年"时期对国民党斗争题材小说流行的原因要素主要是阶级斗争、仇恨情绪、对严酷生存环境和个人顽强意志的展示、传奇与爱情、个人解放道路等。  相似文献   

4.
每个女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魅力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无论她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容易成为男人注目的焦点,女性羡慕或可能含三分嫉妒的对象。许多女人认为,魁力是天生丽质的美,与己无  相似文献   

5.
读鲁迅的《孤独者》,其实看第一遍的时候并不是太懂,只是隐隐约约对主人公魏连殳有一个浅薄的认识,后来到看了几遍,感触似乎更深了一些。首先,从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孙和悦 《环境》2011,(8):56-59
女人的美丽不仅靠衣饰、不仅靠化妆、也需要温度的支持,你相信吗?女人都向往美丽,有时为了装扮自己可谓不惜成本,但很多人却仅仅重视外在的附加,往往忽略了自身内在机能的良性运行。对一个精明的女人来说,可能一眼就能判断出一件衣服是否高档,一款彩妆是否流行,但对于一些身体的指标,却不甚清晰——比如一个健康成年女子的标准体温是多少?当你的身体畏寒怕冷时是向你发出怎么样的信号,又该如何改善呢?  相似文献   

7.
火龙 《环境》1998,(11)
爱情是文艺作品中永恒题材之一。在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戏剧作品中,《杜十娘》与《茶花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直至最近的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等,都是把爱情放在贫与富、生与死的典型环境中演绎出催人泪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晚清小说研究虽渐成热点,但仍存在格局失衡的情况。如果转换视角,过去被忽视的非经典作品价值将会凸显:从历史视角看,可构建完整的小说历史图谱;从地图视角看,能够在文学地图中展现现代转型进程;从地域视角看,可保存地域文化,被归为狭邪小说的《青楼梦》《风月梦》《海上繁华梦》恰是苏州、扬州、上海地域小说的典型;从互文视角看,可挖掘文本隐喻及叙事策略,如《海上繁华梦》与《海上花列传》的互文,可解析后者的"藏闪"手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独特的意象,"水"在《诗经·国风》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内涵:水表现了追求爱情时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水为载体,见水而生情;水喻人和喻事。  相似文献   

10.
改编自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的3D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于2013年8月30日在中国上映,导演巴兹·鲁赫曼将最擅长的华丽视效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强大的演员阵容,精致的服装造型,奢靡的建筑场景,打造了好莱坞历史上"最华丽的3D爱情巨制"。本文运用电影叙事学理论对该部影片进行解读,从叙事技巧、人物塑造、隐喻象征等角度剖析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女人不是月亮──记济南市环保所高级工程师孙玉琳《新环境报》记者巩岩在环保科研战线上,有一位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总是凭那股不服输的倔劲和顽强的毅力开拓出一条成功之路的优秀女性,她就是济南市环境保护科研所总工、高级工程师孙玉琳同志。她以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女人更怕冷     
霍寿喜 《环境》2002,(12):26-26
寒冷的冬李,低温、大风等气象因素加快了人体的热量散失,肌肤、器官、心理就会有些不适,这就是通常说的“怕冷”。比较起来,女人比男人更加怕冷。这其中自然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比如,女人多爱撒娇、意志力不强、为追求体形而刻意节食等),但更多的却是生理方面的原因。传统中医认为,人之所以怕冷,是因为“人体阳气丧微,  相似文献   

13.
越南汉文小说《传奇漫录》是中国明代小说《剪灯新话》的改写本,这部汉文小说中包涵着忠君、崇儒等多种汉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4.
魏庆  齐季 《环境》2010,(6):62-64
从远古的神话故事到今天的电影《星际迷航》和小说《哈里波特》都有关于隐形衣的情节。近日,梦想终于成为现实,美国称很快就会发明出一种新型材料,可以像隐形罩一样罩住其他物体,从而使其隐身不被发现。不像虚构的小说故事那样夸张,真实的工艺技术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特点,下面就向您展示一下各种千奇百怪的隐身衣。  相似文献   

15.
<正>从《春》的繁花嫩草、如烟似梦的春风、春雨,到《雪》中江南雪的柔情、朔方雪的坚强;从《小石潭记》的幽静凄清,到《岳阳楼记》的大气磅礴;从《绿色蝈蝈》的娇小柔弱,到《斑羚飞渡》的从容舍身;从《乡愁》的绵绵情思,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深情呼唤,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作为美的信息的载体,不论是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还是艺术的美,都有着生动的反映和鲜明的表现。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个美好的境界,通过文章的词藻美、结构美、理趣美和人性美,让他们获得审美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5):105-110
《孤恋花》是白先勇小说集《台北人》中较难解读的一篇。一些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体现了"命运轮回",却又难以断定五宝与娟娟是否为同一人;也有评论家提出小说中充斥着"罪孽意识",却又难以分辨娟娟杀死柯老雄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总体来说,现有的评论基本认可小说的主题是一出女性的命运悲剧。如果从性别文化视域审视《孤恋花》,可以发现隐含在文本深处的另一层意蕴的主题表达,即边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陶冶情操,让幼儿体验审美情趣(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进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教学对于陶冶幼儿情操,促进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引导幼儿感受曲调之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播放抒情的《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中国古典乐曲,以山水画面配乐,让幼儿感受乐曲的跌宕起伏,或是静谧,或是流动,或是阳光,或是  相似文献   

18.
曾经是情感作家的周德东转写恐怖小说十年后,又转回到情感作家的路线,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女儿十岁了,他要写一本书当作礼物送给女儿。这本书用心写了十年,正如周德东所说:“我在一个笔记本上记录关兮的故事,每一天的文字颜色都不同,新新旧旧,深深浅浅。手写体是温暖的。我不想用电脑,电脑字冷冰冰的,缺乏情感,代表不了我对关兮的爱。”于是有了这本《关兮美兮》。  相似文献   

19.
说到诗歌,中国绝对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诗歌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始终光芒四射,它以自己独特的美和内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给中华儿女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气质和精神。在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讲求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许家和 《环境》2004,(12):34
时尚在女人身上流行。能挣会花、善于消费的女人,时尚总是抢先在她们身上流行。穿新潮时装、戴金银饰物、涂胭脂、抹口红、做面膜……把外表打扮得漂亮一些,早已成为女性的一种时尚。玩电脑、驾摩托、开轿车……与男人平分秋色,也是现代女性崇尚的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