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以及个人能力为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方位指导学生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从初读课文感受美、细读课文体验美、精读课文理解美、生活实践创造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回归初中语文教学的本源。注重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加强中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想素质并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可以避免语文的教学改革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要求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语文的综合知识,提升语文能力,还要寓德于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善于挖掘德育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好语文阅读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学阶段又是学生打牢基础的阶段,尤其是语文教学,更是需要精心教学。因此,中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让学生掌握所教内容,完成教学目的。我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工作中关于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其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推动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切实落实新课改理念,成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出发,真正潜下心来,研究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从多年来语文教学经验出发,探索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师课堂主导地位的体现,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然而,在目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一直受到关注。本文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出发,结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育作为一种重视规范、塑造人本身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高中语文的美育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枢纽,它融合了语文教育和审美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在教学中将美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因此,在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学习属于综合性学习科目,涵盖面广。语文能力会随着人阅历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种普通现象——两极分化。即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态度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学生极喜欢语文课程,一种学生极不喜欢这门课程。两极分化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同时也阻碍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两极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在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并着重突出创新思维特点和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创新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前,课程改革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素质教育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走全面发展之路。其中,审美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世界全球化快速发展,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复杂多元的文化让当今社会处于鱼龙混杂的局面。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依旧处于心智不成熟的时期,所以,通过语文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养成和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此,论述了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和社会的长远需要和发展为方向,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重点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要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政策,以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教育要求和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时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浮夸、做作、不务实或是庞杂、偏失、缺精髓的现象,本色语文倡导在教学中追求原汁原味的语文味,还语文以真切、朴实与自然;提倡在语文教学中要脚踏实地开展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去芜存菁,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下面,笔者将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为例谈语文本色观。一、返璞归真1.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学情《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大纲中曾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但实际教学中大多教师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锻炼,往往忽略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听说为读写的基础,读写为听说的升华。所以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语文听说能力。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研究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一、听为基础,兴趣入手在语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中,听是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重视这方面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材料,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它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语文道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因此,写作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强调文本阅读,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至于绝大多数学生不爱写作甚至提到写作文就头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因此,教师必须对写作教学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不断尝试与改革,下面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一、积累写作素材1.让学生学会积累优美的词句,建立自己的"知识宝库"。要让文章有血有肉,就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