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大量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人们要想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就要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习更多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在学校得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势必很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更不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奇迹,还可能在社会的发展中被淘汰。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而创新能力是一个人能否让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能力。我们怎样才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相似文献   

2.
美术是公认的最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学科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要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必须在美术课堂教学上进行个性化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21世纪是不断创新的时代,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的动力。"有创新才会有进步,有发展,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渠道,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激发兴趣,诱发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新时代,我们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种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旨在通过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具有强大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行推动。学校教育作为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高职高专学校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教育学校,这些学生将来都会走进不同的工作岗位,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此,这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在社会中能够得到最突出的表现。创新的实质就在于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中能够有意识、积极主动地发现并且利用新的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作为科技实力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在新世纪知识社会的立足之本。因此,为适应社会未来社会的需要,学校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最大限度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为此,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政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但首要的是打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关键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个中学教师必须关注和面对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从五个不同的层面分析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已经使得我国的教育状况和若干年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给无数有为的人带来了大展身手的机会。那些只有知识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创新意识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形式的必然趋向。但是纵观整个的农村高中阶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渴望着拥有一副健壮的体魄。因此,终身体育意识这一主题也成为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一大培养方向,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一重要观念。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广大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改革中适时正确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从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创设语文实践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教学,从而实现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环境宣传教育作为整个环保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对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启迪全民族环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协调、长远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环境的改善却决非易事,环境质量的改善与否,取决于全民社会环境意识的高低,作为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事业,如果没有全社会的努力,没有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要见到成效是不可能的。而广大公众的参与,没有强有力的环境宣传教育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环境宣传教育是关系环境保护乃至经济发展全局的、具有长久战略意义的基础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广大教师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小学英语教学,对如何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小到个人的命运、前途,大到国家的兴旺、建设等无不体现着一个人拥有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更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最能够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就是写作。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课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创新思维的训练。在普及素质教育之后,各个学校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教学理念跟上了现代教育的步伐,教学方法也不断地得到了更新,尤其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提上了日程。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当代社会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设计类型。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包括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实际上一切与人类活动空间环境相关的设计都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要来源的艺术设计形式,因此随着人们意识和社会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倾向于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了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实际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国际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文化渗透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文化渗透与课堂活力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几种主要的文化渗透策略优势,就如何有效实施文化教学做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有效增强学生文化意识,提高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一个具有良好环境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和基础,也是社会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若家园环境受到威胁,同时也会危及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环保意识对于美丽家园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总结了环保意识在修齐治平四个层面的意义:环保意识是构建美丽家园的体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体现,是集体内在精气神的外化,是个人德性的体现.对此,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给家园一个美好的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家园、国家、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所以,我认为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政治教师,我们该怎样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创新人才呢?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和谐的学习环境,活跃、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传统教学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注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奉献了自己的智力、知识和爱心,具有多样性、区域性、选择性、互动性的特点,实现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服务自身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即"双服务"价值。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提高自身素质、提升道德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优化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特点和价值对推进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强盛不衰,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生存的灵魂所在。为此创新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教育的根本和核心。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每一位教师都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3):184-185
<正>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大凡有所建树的人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灵魂。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通过9年的数学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的能力。罗曼·罗兰曾说过:"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由此可见,创造能力对一个人的生存是多么重要。尤其是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