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三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三氯酚(2,4,6-TCP).在初始pH 7.0、Fe加入量10.0 g/L、以甲酸钠为碳源的条件下,2,4,6-TCP降解效果最好.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TCP,比单独采用Fe或厌氧微生物体系具有明显的效果,运行60h后2,4,6-TCP开始降解,108h后2,4,6-TCP降解完全.添加2-溴乙烷磺酸盐可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能有效促进2,4,6-TCP的降解.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并用于溶液中Pb2+的去除。采用SEM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初始Pb2+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球体间主要呈链状连接,不仅保持了纳米零价铁的特性,且颗粒的团聚现象明显减少。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 7.0、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0.8 g/L、初始Pb2+质量浓度50 m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对Pb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Pb2+去除率为93.17%、吸附量为47.27 mg/g。  相似文献   

3.
才满  李艳玲  杜克久 《化工环保》2014,35(3):219-223
介绍了溴代阻燃剂十溴联苯醚(BDE-209)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光降解、零价铁降解、生物降解3个方面对BDE-209的降解机理和降解后的产物进行了介绍。BDE-209经光照、厌氧微生物、零价铁的脱溴作用后,降解成低溴代联苯醚产物;好氧微生物利用低溴代联苯醚作为生长碳源,将其在酶的作用下开环降解,进入三羧酸循环或彻底分解成CO2和H2O。提出应采用多种方法协同作用,更有效地降解多溴联苯醚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王爽  许国根  贾瑛  王坤 《化工环保》2018,38(6):657-662
以海藻酸钠(SA)、聚乙二醇(PEG)、氧化石墨烯(GO)和零价铁(ZVI)为原料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零价铁-聚乙二醇-海藻酸钠凝胶球(GZPS),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DS)降解水中的偏二甲肼(UDMH)。对GZPS进行了表征,并优化了GZPS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对UDMH去除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w(PEG) w(SA)w(GO)w(ZVI);GZPS的最佳制备工艺为SA、PEG、GO、ZVI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3%,0.3%,2%;在UDMH质量浓度为100mg/L、PDS加入量为4mmol/L、GZPS加入量为60g/L、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80 min的条件下,UDMH的去除率达85%以上。GZPS活化PDS降解UDMH的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Fe溶出量仅为Fe-GO-PDS体系的12.7%,重复使用4次后对UDMH的去除率仍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炭纤维为载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零价铁/炭纤维,考察了零价铁/炭纤维对制药废水COD的去除效果。SEM表征结果显示,炭纤维表面光滑,炭纤维上负载的零价铁呈现大小不一的球状。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 H为5、铁碳质量比为2∶1、固液比(固体质量以铁计)为90 g/L、曝气量为80 L/h的条件下,采用零价铁/炭纤维体系处理COD=10 082.63 mg/L、色度为135倍、p H=7.3、SS=250 mg/L、Na Cl质量分数为3.5%的制药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2.79%,出水COD为2 743.48 mg/L,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负荷;零价铁/炭纤维降解制药废水中COD的过程符合三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李梦澜  李海青  李刚 《化工环保》2014,34(5):484-48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α-MnO2催化剂,并通过XRD和SEM技术对催化剂的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纳米α-MnO2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水中的双酚A(BPA),考察了初始溶液pH、催化剂加入量和反应温度对BPA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α-MnO2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降解BP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加入量100 mg/L,初始溶液pH 8.5,反应温度18 ℃。在此最佳条件下处理质量浓度为10 μg/mL的BPA溶液120 min,BPA去除率为96.4%。回收洗涤后第二次使用的催化剂的BPA去除率为80.5%,第三次使用的催化剂的BPA去除率为74.1%,催化剂的活性随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而缓慢降低,活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唐伟枫  刘敏  陈滢  汤伟 《化工环保》2017,36(5):509-513
以相对产甲烷活性(RA)和COD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甲苯二胺对厌氧污泥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苯二胺质量浓度为0~150 mg/L时,RA接近100%甚至高于100%,COD去除率为91%~93%,与对照组无差别,对厌氧微生物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当甲苯二胺质量浓度为200~400 mg/L时,RA为75%~95%,COD去除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属于轻度抑制;当甲苯二胺质量浓度高于400 mg/L时,RA在70%以下,COD去除率降至85%以下,属于中度抑制;且随着甲苯二胺质量浓度增大,RA减小、COD去除率减小,抑制作用增强。因此,为了防止甲苯二胺对厌氧污泥微生物活性的抑制,甲苯二胺质量浓度应控制在0~150 mg/L。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常规CuFeO2进行修饰,合成了复合催化剂α-Fe2O3/γ-Fe2O3/Cu2O(CuFe-13),采用XRD、FTIR、SEM、VSM等技术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uFe-13-过一硫酸盐(PMS)体系对橙黄G (OG)的催化降解性能,分析了催化剂加入量、PMS浓度和反应p H对OG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u Fe-13加入量为0.20 g/L、PMS浓度为1.0 mmol/L、pH为7.0的条件下,CuFe-13-PMS体系的催化降解性能最佳,反应30 min后OG的去除率为100%,反应120 min后TOC的去除率为73.4%;在CuFe-13-PMS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为1O2、SO4-·和·OH。  相似文献   

9.
为分离回收废锂电池中的铝,在含铁及含铁锰的两种碱浸液中构建了金属(Me)-OH--CO32-,Me-OH--NH3,Me-OH--NH3-CO32-三种配合-沉淀体系,分析了三种体系在不同pH条件下的铝去除率和Al(OH)3沉淀中的铁及铁锰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含铁碱浸液在pH为8.0~10.0的适宜条件下,Me-OH--CO32-、Me-OH--NH3和Me-OH--NH3-CO32-体系的铝去除率分别高达99.4%、99.7%和99.6%,Al(OH)3沉淀中含少量铁,Me-OH--NH3-CO32-体系生成的Al(OH)3沉淀比Me-OH--NH3 体系的Al(OH)3沉淀更易分离;含铁锰碱浸液Me-OH--CO32-、Me-OH--NH3和Me-OH--NH3-CO32-体系的铝去除率分别高达99.4%,99.7%和99.9%,Al(OH)3沉淀中几乎不含锰,含有少量铁。  相似文献   

10.
以TiO2/Ti电极板为阳极、海绵状多孔金属泡沫镍为阴极、三聚磷酸盐(TPP)为电解质,构建了TPP-电芬顿体系,对水中亚甲基蓝(MB)进行降解。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TPP具有提升电芬顿体系氧化性能的特质。在TPP与Fe2+的摩尔比为10∶3、TPP浓度为5.0 mmol/L、初始pH为6、电流为200 mA的优化条件下进行曝气反应,60 min时MB去除率可达97.0%,360 min时TOC去除率可达67.0%。而以Na2SO4为电解质的常规电芬顿体系在适宜pH下的MB去除率仅为55.0%。机理分析结果表明,·O2-是导致MB降解的主要活性氧物种,而·OH可促进MB不完全降解产物进一步矿化。  相似文献   

11.
选取1-萘酚(1-NAP)为目标污染物,利用固体废弃物煤气化渣(CGS)活化过硫酸钠(PS)降解水中1-NAP,考察了CGS投加量、PS投加量、初始pH和共存物质等因素的影响,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3、CGS投加量为1.0 g/L、PS投加量为0.5 mmol/L的条件下反应25 min,1-NAP(5 mg/L)的去除率可达100%,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GS和PS投加量均可有效提高1-NAP的去除率;共存阴离子HCO3-、SO42-和Cl-对CGS活化PS降解1-NAP产生抑制作用,HCO3-的抑制作用最强,Cl-最弱;CGS活化PS产生活性自由基SO4-·和HO·,在降解过程中SO4-·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活性厌氧污泥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的吸附与生物降解性能,并与失活污泥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5℃时厌氧活性污泥2h、12h、6d的脱色率分别为78.2%、86.0%、98.9%。无论在反应初始阶段还是稳定阶段,ABR活性厌氧污泥对染料的去除效果都明显优于失活污泥。而且在初始COD为1152mg/L的,由于非有效吸附位置染料脱落等原因,反应期间,失活污泥混合液中染料浓度还会升高。情况下,活性厌氧污泥混合液出水COD为86.0mg/L,去除率约为92.5%。这说明ABR厌氧污泥微生物在短时间内便可以得到驯化,一旦厌氧微生物适应生长环境,生物降解便开始对染料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氮掺杂碳(NC)为前驱体,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NC复合催化剂,通过SEM、TEM、FTIR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苯酚的效果和影响因素。表征结果显示纳米Fe3O4成功负载至NC上。实验结果表明:Fe3O4/NC-PDS体系对苯酚具有良好的氧化降解效果,在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20 mg/L、Fe3O4/NC加入量1.0 g/L、PDS加入量2.0 g/L、pH 7、反应温度25℃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苯酚去除率达100%;Fe3O4/NC-PDS体系降解苯酚的途径包括自由基途径和非自由基途径两种方式,主要活性物种为1O2;在Fe3O4/NC-PDS降解苯酚过程中,苯酚的C—H键首先发生断裂,经过反位取代生成苯二酚,苯二酚...  相似文献   

14.
《化工环保》2008,28(6)
该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零价铁-超声波协同作用对焦化废水进行脱色的方法。具体为将废水和零价铁屑/粉加入到反应器中,调节废水pH至1~6,而后在功率为150~200W的超声波作用下搅拌反应30~60min,实现废水脱色和COD的去除。零价铁的加入量为2~500g/L,反应温度为10~80℃。采用该发明可将焦化废水的色度由初始的1500倍降至140倍,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四正丁酯和石墨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锐钛矿型为主的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纳米TiO2-石墨烯),并采用XRD,FTIR,FESEM,T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光照射降解溶液中的罗丹明B(RhB)研究了TiO2-石墨烯的光催化活性,分析了初始罗丹明B质量浓度、催化剂加入量、溶液pH和催化剂使用次数等影响降解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RhB质量浓度为20 mg/L、溶液pH为7.10、催化剂加入量为1.000 g/L的条件下,紫外光照射30 min时,纳米TiO2-石墨烯对RhB的降解率高达98.69%,明显高于纳米TiO2的44.69%;纳米TiO2-石墨烯稳定性较强,可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由紫外光(UV)、TiO2、H2O2、过硫酸盐(PS)组合而成的5种工艺对溶液中喹啉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分析了影响UV-TiO2-PS降解喹啉的主要因素和降解机理,考察了该体系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5种体系对喹啉的去除效果依次为UV-TiO2-PS>UV-TiO2-H2O2>UV-PS>UV-H2O2>UV-TiO2,氧化剂H2O2或PS与UV-TiO2联用,能提高喹啉去除率;在喹啉溶液初始质量浓度20 mg/L、TiO2加入量1.2 g/L、PS加入量0.012 mol/L、初始p H 6.5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光反应150 min,喹啉去除率为97.07%,光反应180 min,TOC去除率为72.32%...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TiO_2为催化剂,采用超声-紫外光协同催化体系降解水中菲,并考察了菲降解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TiO_2对菲降解率的大小顺序为锐钛矿型TiO_2P25型TiO_2金红石型TiO_2;超声-紫外光协同催化体系对菲的降解率大于单独超声体系或紫外光催化体系,且均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超声频率为60k Hz、声强为0.233 W/cm2、TiO_2投加量为0.06 g/L、pH为4.0、H_2O_2浓度为19.59 mmol/L的条件下降解75 min后,超声-紫外光协同催化体系对初始质量浓度为0.96 mg/L的菲的降解率可达76.78%。  相似文献   

18.
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内电解协同降解活性艳红X-3B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微波无极紫外光源,以活性炭作为光催化剂TiO2的载体,与外加铁屑构成内电解反应,处理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内电解法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速率是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和微波-内电解法单独作用时降解速率之和的2倍.在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初始pH为7、空气曝气量为0.50 L/min、铁屑加入量为5 g/L、反应温度为40~45℃的最佳条件下,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内电解法的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色度去除率达100%,TOC和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9.5%和81.8%.  相似文献   

19.
铁-锰-碳微电解法处理对苯二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铁-碳微电解填料(简称铁-碳填料)中加入锰粉进行改性,制备了规整化铁-锰-碳改性微电解填料(简称铁-锰-碳填料),并采用该填料处理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模拟对苯二酚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铁-锰-碳填料投加量25.0 g/L、反应时间4.0 h、锰粉质量分数9%、初始废水pH为3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苯二酚去除率达95.55%;与铁-碳填料相比,铁-锰-碳填料可大幅提高对苯二酚的去除率,且对废水pH的适应范围较宽;采用铁-锰-碳填料处理对苯二酚废水的过程中,废水pH大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降解中间产物可推断对苯二酚首先被氧化为对苯醌,然后逐渐降解为有机酸。  相似文献   

20.
采用钢渣活化过一硫酸盐(PMS)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研究了钢渣加入量、PMS浓度和初始p H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了钢渣的重复利用性能,分析了钢渣-PMS氧化处理前后废水中有机物和急性毒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钢渣加入量5 g/L、PMS浓度7 mmol/L、初始p H 8.1、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废水中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2.99%和62.89%,出水毒性变小;钢渣重复使用5次后,COD去除率降低至38.73%。钢渣-PMS体系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途径可能有两种:一种是钢渣中的Ca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活化PMS生成了O2-·和1O2;另一种是钢渣中的铁氧化物活化PMS生成SO4-·和·OH。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钢渣活化PMS所产生的活性物种可以有效破坏废水中的芳香蛋白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