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DN25去除金矿选矿废水和矿渣浸出液中的氰。考察了菌株DN25的除氰效果,研究了DN25生长和降解活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利用DN25处理选矿废水,当反应时间为23 h时,总氰质量浓度分别从162.6,32.4,21.0,22.3 mg/L降至0,0.07,0,1.24 mg/L;利用DN25处理矿渣浸出液,当反应时间为25 h时,总氰质量浓度分别从 4.4,8.8 mg/L降至0.37,0.38 mg/L;处理后两种废水的总氰质量浓度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DN25可在初始总氰质量浓度为10~30 mg/L且仅含碳源的条件下生长但存在24 h停滞期,而在初始总氰质量浓度为5~20 mg/L且含碳、氮源的条件下没有生长停滞期。  相似文献   

2.
以靛蓝为目标污染物,采用稀土元素Pr辅助的类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模拟染料废水。制备了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Fe2-xPrxO3,考察了催化剂中n(Pr)∶n(Fe)、催化剂加入量、初始靛蓝质量浓度、H2O2加入量、废水pH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r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类Fenton反应的效率,废水脱色率得到显著提高;在n(Pr)∶n(Fe)=1∶5、初始靛蓝质量浓度为30 mg/L、催化剂加入量为500 mg/L、H2O2加入量为40 mL/L、废水pH为3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50 min时废水脱色率达到92.78%。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负载型CuO-ZnO-CeO2/γ-Al2O3催化剂,常温常压下通过紫外辐照-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加入量、H2O2加入量、废水pH、反应时间、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等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200mg/L,催化剂加入量10.0g/L,H2O2加入量2.0mL/L,废水pH4,反应时间2h。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脱色率达99.33%。  相似文献   

4.
以天然磷矿粉制备的羟基磷灰石(HAP)作为吸附剂,处理模拟含Fe3+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HAP加入量为1.0g/L、初始模拟废水pH为3.00、反应温度为室温的最佳条件下,处理初始Fe3+质量浓度为150mg/L的模拟废水,反应90min后Fe3+去除率为99.89%,处理后模拟废水中Fe3+质量浓度为0.15mg/L,低于0.30mg/L,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K2Fe O4对焦化废水进行氧化-混凝深度处理。考察了K2Fe O4加入量、初始废水p 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紫外光谱和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焦化废水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初始废水p H为4、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COD为252 mg/L、TOC为159.24 mg/L、浊度为24.90 NTU的焦化废水,处理后废水COD为78 mg/L、TOC为62.10 mg/L、浊度为9.46 NTU,去除率均可达60%以上。表征结果显示,高铁酸盐的氧化-混凝耦合作用对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浓度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钻井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出水(COD=759.63 mg/L),重点研究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1.2、臭氧通入量为8 mg/min、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2.5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CO_3~(2-)、HCO_3~-和叔丁醇的引入抑制了废水COD的臭氧氧化去除,尤其是叔丁醇的加入使COD去除率显著下降,说明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去除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臭氧氧化法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去除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7.
铱涂层钛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喹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催化氧化降解模拟焦化废水中的喹啉,研究了电极种类、废水初始质量浓度、废水pH、极板间距和电流密度对喹啉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以铱涂层钛电极为阳极、废水中喹啉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废水pH为9、电流密度为20 mA/cm2、极板间距为1 cm、反应时间为720 min时,喹啉去除率达88.1%.并...  相似文献   

8.
炉渣去除废水中六价铬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炉渣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确定了炉渣去除Cr(Ⅵ)的适宜条件,并对去除机理及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的含Cr(Ⅵ)废水,在室温、废水初始pH=1.00、炉渣加入量为8g/L、反应时间为240min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99.2%。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低于50mg/L的含Cr(Ⅵ)废水,投加适量的炉渣,可使处理后出水中的Cr(Ⅵ)质量浓度降至排放标准以下。炉渣对Cr(Ⅵ)的去除机理主要是炉渣中溶出的Fe^2+对Cr(Ⅵ)的还原作用,炉渣对Cr(Ⅵ)的吸附作用很小。炉渣对Cr(Ⅵ)的还原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pH分别为0.55,1.00,2.00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6.0×10^-3,3.3×10^-3,4.0×10^-4min^-1.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UV-Fenton试剂氧化法、次氯酸钙氧化法和二氧化氯氧化法处理模拟聚合物驱废水,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废水降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H为7、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UV-Fenton试剂氧化法适宜的H2O2加入量为1 mmol/L,n(H2O2)∶n(Fe2+)=10,处理后废水降黏率达65.7%;次氯酸钙氧化法适宜的次氯酸钙加入量为500 mg/L,处理后废水降黏率达81.7%;二氧化氯氧化法适宜的二氧化氯加入量为100 mg/L,处理后废水降黏率为40.9%。3种氧化法对模拟聚合物驱废水的降黏率大小顺序为:次氯酸钙氧化法>UV-Fenton试剂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碳黑-聚四氟乙烯(C-PTFE)为阴极的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联合方法处理罗丹明B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初始pH、电解质浓度、电流和臭氧流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联合体系可高效处理罗丹明B废水,在初始pH为6、Na2SO4浓度为0.050 mol/L、电流为300 mA、臭氧流量为873 mg/h的条件下,反应3 min时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9.64%,120 min时废水COD去除率为83.17%,分别是同条件下单一臭氧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的9.7倍和21.7倍;COD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臭氧通过破坏发色基团实现罗丹明B的降解,然后由体系产生的·OH实现废水的深度氧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甲醛和乌洛托品废水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Fenton氧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甲醛和乌洛托品的模拟废水(简称废水),在H2O2(体积分数30%)加入量2.5g/L、H2O2与Fe^2+质量浓度比3.75、反应时间3h、不调节废水初始pH的Fenton氧化预处理最佳操作条件下,废水COD从1000mg/L左右降至300mg/L,COD去除率达72%。原废水完全无法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经Fenton氧化预处理后其BOD,/COD约为0.5,易于生化处理。Fenton氧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生物接触氧化停留时间为12h时,废水COD去除率高达94%,处理后出水COD小于70mg/L,处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石灰加入量3.0 g/mL,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6.88.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F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含氟废水,Fˉ去除率为97.53%.Mn2+,Fe3+,Mg2+,A13+,Zn2+单独存在时,随5种阳离子质量浓度增大,Fˉ去除率略有增加;当5种阳离子共同存在且质量浓度均大于500 mg/L时,Fˉ去除率下降.PO43-,SO42-,CO32-,NO3-单独存在时对Fˉ去除率影响不大;当4种阴离子共同存在且质量浓度均大于800 mg/L时,Fˉ去除率低于对照实验.  相似文献   

13.
来进贤  金明虎 《化工环保》2018,38(3):328-332
采用铁盐沉淀-絮凝法处理某矿山低浓度含砷废水,研究了沉淀剂种类、铁与砷的摩尔比(铁砷比)、砷的价态、反应pH以及添加高分子絮凝剂对除砷效果的影响。与其他铁盐沉淀剂(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相比,高铁酸钾具有优异的除砷性能。铁盐对砷(Ⅲ)的去除率明显低于砷(Ⅴ)。砷去除率随铁砷比的增大而提高。反应pH对除砷效果影响显著。以高铁酸钾为砷沉淀剂,在铁砷比为12∶1、反应pH为5~7、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5~1.0 mg/L的最适条件下,废水的砷去除率达98%以上。处理后出水中砷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4.
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UV/Fenton预氧化程度和混凝处理条件对模拟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处理,COD去除率仅为14.1%;当UV/Fenton预氧化处理过程中H2O2的质量浓度为150~300mg/L时,废水的混凝性能可提高1.5倍以上;当H2O2质量浓度为450mg/L、光反应时间为30min时,采用UV/Fenton氧化一混凝工艺联合处理后COD去除率达82.7%。苯酚废水采用UV/Fenton预氧化处理后,进行混凝处理过程的适宜pH为6.5,混凝剂Fe^3 的适宜质量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15.
铝碳微电解法降解水中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焕成  王平  赵雨  严洁 《化工环保》2014,34(6):511-514
采用铝碳微电解法降解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首先考察了初始废水pH、铝碳质量比和反应时间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降解率的影响,然后分别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其他金属的添加和H2O2加入量对铝碳微电解法降解模拟混合PAEs废水中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DMP质量浓度为20 mg/L、初始废水pH为12.0、铝碳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DMP降解率达49.94%;在上述最佳反应条件下处理DMP,DEP,DB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8 mg/L的模拟混合PAEs废水,当超声波频率为80 kHz时,模拟混合PAEs废水中DMP,DEP,DBP的降解率分别为63.38%,32.75%,32.23%,当铝铁质量比为100∶1时,DMP,DEP,DBP的降解率分别为59.61%,37.39%,31.50%;添加铜和H2O2对PAEs的降解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超细粉煤灰对模拟废水中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球磨制得的超细粉煤灰为吸附材料,采用振荡吸附法研究了其对模拟废水中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超细粉煤灰加入量为10g/L、吸附温度为298K、初始孔雀石绿质量浓度为500mg/L、振荡时间为120min、孔雀石绿废水自然酸碱度条件下,达到吸附平衡时的吸附量为49.97 mg/g,孔雀石绿几乎全部被超细粉煤灰所吸附;该吸附反应很好地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Ea为3.95kJ/mol,吸附反应速率较快,吸附过程由孔雀石绿在超细粉煤灰颗粒内部的扩散控制;该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随吸附温度升高,饱和吸附量下降,298K下的饱和吸附量可达526.32mg/g,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核桃壳吸附剂对水中Pb2+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制核桃壳吸附剂,利用静态吸附法,处理模拟含Pb2+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Pb2+的质量浓度20.00 mg/L、初始废水pH=5.5、吸附剂加入量12 g/L、吸附剂粒径1.60~2.50 mm、吸附时间120 min时,核桃壳吸附剂对Pb2+的去除率为91.7%;吸附剂对Pb2+的吸附行为满足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满足Langmuir等温方程,饱和吸附量达到3.903 mg/g;吸附饱和的吸附剂可用浓度 0.1 mol/L的硝酸解吸,经解吸后的吸附剂可重复利用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