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切莫高悬     
<正>"安全警示牌",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现场,公共人员密集场所,提示人们应注意的安全信息标志。在生产现场,"安全警示牌"多为禁止、警告和指令标志,旨在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遵章守规,以及向进入作业现场的所有人员明示所在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起到警示作用。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总会有些人对"安全警示牌"视而不见。笔者认为,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警示牌"悬挂的高度问题。针对"安全警示牌"悬挂高度的话题,笔者曾经与一些生产班组的工人老师傅们交流、探讨过,他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会在生产作业现场,悬挂、张贴各种各样的"安全警示牌",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遵章守纪,明确作业现场存在的风险。例如各种安全标语、风险信息卡以及GB 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中要求的各类安全标志等。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会有人对这些"安全警示牌"视而不见。那么,如何才能让"安全警示牌"更能引起作业人员的注意,起到安全警示作用,从而减少隐患,保障安全呢?本期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让"安全警示牌"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在不少企业生产现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安全警示牌,如"高压危险、禁止接近""有人操作、禁止合闸"之类,向人们警示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存在,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但如果认为只要挂出了安全警示牌,自己就尽到责任了,认为万事大吉了,那就大谬不然了。笔者曾在一家企业的配电室注意到,不论是否有人操作,配电控制柜上总挂着"有人操作、禁止合闸"的警示语,久而久之,大家对这种警示牌就会产生视  相似文献   

4.
<正>某公司生产区的每个要害装置、要害设备、要害岗位的作业区,都贴着"关注细节,关注安全"的"大眼睛"标识。这既是安全屏障,又是一道风景线。一天,一位老专家看着"大眼睛"标识问用意是什么。公司老总笑道:"意在安全啊。这个标识能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防患于未然。每当员工或生产操作时,或走在厂区,只要看到这个标识,就会提醒自己要安全生产。一双双眼睛,亮  相似文献   

5.
最近,某企业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虽然现在已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但一个基层生产班组的安全警示牌上仍然写着"进入冬季,注意防冻、防火"的内容.检查组成员指出,春季安全生产的重点应该是防春乏、防雷电,"进入冬季,注意防冻、防火"的警示牌应该换掉了.  相似文献   

6.
山城街头的人行横道前树起了一面面的警示牌,“关爱生命,避让行人”,醒目的大字让人们从心里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崭新管理理念。警示牌像忠实的哨兵站立街头,日复一日地提醒过往车辆,护卫着每一个行人的安全。一天清晨,一辆大卡车急驶而过,过于靠边行驶的车身擦倒了路上的交通隔离栏,撞歪了隔离栏边的警示牌。司机见路上无人便驾车扬长而去。被撞的警示牌就像哨兵挂了彩,倾斜着身子但乃  相似文献   

7.
<正>安全标志是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图形(边框)或文字构成,目的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避免可能发生危险、危害。尽管安全警示标志并不能直接消除、控制危险,但其形象而醒目地向人们提供了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对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会在生产现场设置、悬挂、张贴各种各样的"安全警示牌",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遵章守纪。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会有人对这些"安全警示牌"  相似文献   

8.
黄孝华 《安全》2004,25(5):41-41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生产的头等大事.因此,搞好安全工作特别重要,尤其是近期以来,国内各行各业伤亡事故频发,死亡人数激增.但剖析这些事故的根源,大多是"形式主义"、"马虎眼"在作怪,违章作业害死人.笔者认为,要切实遏制事故频发的势头,就必须要发扬"三铁"精神,"铁面孔"对安全,"铁手腕"抓安全,"铁心肠"保安全.  相似文献   

9.
安全标志牌、警示牌能传导安全信息,预先提醒人们注意危险因素,及时提示、督促人们克服不安全行为和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在建筑工地现场,设置各种安全标志牌和警示牌,有的钉在墙上,有的挂在杆上,还有的吊在绳上,文字说明醒目清楚,图形显示形象直观,与建筑工人紧张而有秩序的劳动融为一体,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气氛,随时发出提示、警告或禁止某些动作的安全信息,工人们始终保持防事故、保安全的警惕性。广大建筑工人称赞安全标志牌、警示牌是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和宣传员!实践证明,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好安全标…  相似文献   

10.
且看某单位发生的一件事:一电工准备修理焊机,于是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正当全神贯注修理之时,忽遭电击,身体被弹了出去,幸在地面作业,未出工伤.原来有一电焊工无视警示牌,竟合闸了.如此严重的险肇事故,事后班里却无人向上级领导汇报,连那位电工也说:"没出大事就别捅出去了,除扣奖还要批评教育,让他脸往哪搁哟."于是,那电焊工仍"老方一帖",无疑又为安全生产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1.
找准契合点     
<正>在企业安全管理中,"严"和"柔"是一对矛盾体,笔者认为,只有找准两者的最佳契合点,才能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持续改善和提高。图为某企业员工认真检查设备。(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在企业安全管理中,"严"和"柔"是一对矛盾体,笔者认为,只有找准两者的最佳契合点,才能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持续改善和提高。抓安全责任落实要"严"。即要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绝不放松安全要求、绝不允许懈  相似文献   

12.
正安全生产决不能用是否出事来衡量,而应该始终保持空杯心态,时刻保持从零开始的理念,从日常基础工作抓起,筑牢安全堤坝。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预防安全事故,抓好安全生产,"狼来了"意识要不得。做好预防,抓好安全就是要时时抓、处处抓、点点滴滴抓,放松不得,马虎不得。因此笔者认为,安全生产决不能用是否出事来衡量,而应该始终保持空杯心态,时刻保持从零开始的理念,从日常基础工作抓起,筑牢安全堤坝。第一,要解决观念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把预  相似文献   

13.
"对自己负责的地段进行巡查,对下水游泳的人员特别是未成年人进行劝阻,对私自下水且不听劝阻的未成年人,要采取措施使其上岸;同时要对自己负责巡查地段安插的警示牌进行保护……"4月30日上午,来自厦门集美区杏滨街道各社区的58名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巡查人员在街道接受安全生产集中培训.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很多企业都制定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制止任何不安全行为"等类似的安全管理规定或制度,以此去要求或规范一线员工在作业时,如果发现周围其他的作业人员存在不安全行为,要及时提醒或制止。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员工并不愿意接受同事之间的"提醒",认为是在"找茬"。那么,想要使"提醒"更容易被接受,笔者认为,不论是"提醒"者,还是被"提醒"者,都  相似文献   

15.
<正>成语"一丝不苟"常用来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对于安全管理人员而言,在抓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发扬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就是要坚定坚决,坚持安全第一,不折不扣抓安全。"安全第一"是指在处理安全与生产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时,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这充分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追求经济效益无疑是企业在当今市场中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与人息息相关的消费行业方面,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后果严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重利益,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让消费企业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如何实现安全效益。本文主要研究安全文化如何才能给消费行业带来经济效益,澄清"安全投入无效益"这个思想误区,创建消费行业安全就是效益,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安全生产关系群众生命,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这是当前重要工作,要认真执行"安全第一"的方针政策。现介绍一些国外专家的安全观念和作法,对提高我国安全管理水平有借鉴作用。一、安全管理理念在长江三峡工程工作的日本安全专家田岛先生介绍日本前田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一是责任与良心的观念;二是要把一切安全责任看作自己份内的事,尽力协助干好,千万不要推诿;三是要把下道工序当作自己的客人,处处为它们设想和考虑。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省一家企业将机关职能部门与基层生产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结对子",采用"捆绑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层安全生产出问题,"结对子"的职能部门同样要受到处罚;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结对子"的职能部门同样也会受到表彰奖励。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抓安全的好思路。  相似文献   

19.
1.安全站位 在吊装作业中,吊杆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区、导向滑轮钢绳三角区、快绳周围、站在斜拉的吊钩或导向滑轮受力方向等都是十分危险的,一旦发生危险极不易躲开。所以,工作人员的站位非常重要,不但自己要时刻注意,还需要互相提醒、检查落实.以防不测。  相似文献   

20.
最近,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车轮分厂车轮车间在每台机床上都挂上了白底红宇的安全标牌,上面写着“同志,请注意安全生产”;“麻痹大意事故找你”等警句。这些标牌,时时刻刻提醒工人,注意安全主产,受到大家欢迎。机床挂安全标牌好@罗庆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