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绿叶》2002,(4)
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是“一五”时期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以白云鄂博铁矿石为原料,从1954年开始筹建,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具备了年产钢铁各400万吨、钢材350万吨以及年产稀土精矿6万吨、稀土合金1万吨、稀土深加工产品5000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并已形成了品种规格较为齐全的产品系列。现有固定资产原值54.6亿元,投产以来包钢为国家和内蒙古地区的经济振兴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绿叶》2017,(12)
钾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受国内资源禀赋、国际竞争格局、未来需求走势等因素影响,我国钾盐资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杂卤石型钾盐资源,在四川地区分布广泛,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有望成为传统钾盐资源的有力补充,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提升国际话语权意义重大,亟待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我们提出了"广勘探、多储备、强保护、慎开发"的方略。  相似文献   

3.
环境资讯     
【环境新闻】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稀土的现状、保护和利用情况、发展原则和目标以及相关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将加强稀土行业的科学管理,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加强、完善对高能耗、高污染、能源性产品和相关行业的管理,在稀土领域采取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我省柴达木盆地有众多的盐湖,在我国现在探明的矿物储量中,现有钾盐(按KCl计)为4.0亿吨。其中3.7亿吨分布在我省柴达木盆地,占总储量的92.5%。因此,以钾盐为代表同时伴生的钠、钙、镁、锂、硼等元素的盐,在我省资源优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资源优势决定了在我省以资源开发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改革过程中,盐化工业将会越来越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我省盐化工业中的优势产品主要是氯化钾、氯化钠和芒硝等。氯化钾作为农业生产所需的最主要的钾肥品种,已为国内外广泛使用。当氯化钾施入土壤中时,由于Cl元素的不断增加并与土壤中的其他元素化  相似文献   

5.
株洲高新区以长株潭(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两型社会示范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以低碳经济为主体产业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株洲高新区在有色金属深加工、先进制造等行业的科研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且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已具备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有利条件。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园区建设总体上分为产业循环体系、污染控制体系和保障体系三部分。  相似文献   

6.
解决我国钾盐资源紧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略介绍了钾盐矿产的应用、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状况,分析了我国钾盐盆地成钾的可能性与钾资源紧缺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钾盐矿产资源紧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于2019年6月27~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召开第四届中国环境治理学术年会,主题为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内外环境公共治理领域顶级专家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政府官员出席了会议,并分理论方法、实践应用、行政执法、社会治理、经济政策以及全球环境治理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认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理战略,已形成鲜明国际特色。中国环境治理模式正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管理转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并由自下而上机制相补充的多元共治现代公共治理模式,治理能力近年来显著加强,但在环境社会治理以及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方面仍存在显著薄弱环节,在政府执法机制以及经济政策使用等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通过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分析我国高能耗和污染重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方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使用节能设备或产品,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建立健全能源和环境管理制度,能够有力保证污染减排、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工艺装备控制、产品和服务等改进效果,实现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保产业》2010,(11):69-69
朱海群,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勤勉尽责,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公司干部职工,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尤其在公司主导产业——环保产品的发展上倾注了大量精力,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06,(9):48-48
中国国际绿色建筑主题馆和中国城市循环经济主题馆 近年来,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于是开发建设节能与绿色建筑就变得十分重要。虽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推进,然而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每年新建的房屋建筑大多数仍为高能耗建筑,据报道建筑能耗已占我国总能耗的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