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热值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和整理大量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提出了较适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热值的估算公式,并对中国垃圾的成分与热值的关系作了分析探讨,为各城市寻找适宜的垃圾处理方法特别是垃圾焚烧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多种微量金属元素 ,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分析这些元素随着产地及时间的差别 ,了解它们在垃圾中的富集量 ,对于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此通过连续监测 1年内某沿海城市若干地区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 ,得到了垃圾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原始数据 ,探讨了微量金属元素随来源和季节的分布规律 ,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城市固体废物的焚烧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稳定均匀的燃烧温度是确保减少垃圾焚烧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内旋流流化床(ICFB)进行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实验,探讨了不同的布风速度、垃圾焚烧量、流化床浓相区高度和不同种类垃圾对焚烧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流化床内部温度和CO、NOX、SO2等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内旋流流化床采用非均匀布风,低速风的移动区尚未流化时,浓相区温度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低速风区流速超过2倍初始流化速度后,浓相区温度是均匀一致的;流化床的床料具有较好的蓄热能力,较厚的床层有利于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可减少垃圾给料和垃圾热值的波动对燃烧温度造成的不利影响;垃圾的焚烧效果与垃圾的热值有直接关系,焚烧低热值垃圾时,为了提高焚烧温度并达到较好的排放指标,需要增加一定量辅助燃料进行助燃;内旋流流化床在燃烧稳定性以及燃烧温度控制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王小波  刘安琪  钟慧琼  赵增立 《环境科学》2023,44(11):6421-643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生活垃圾特性是终端处理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从全国超30个城市共采集400余个生活垃圾样品,分析了垃圾的物理组成、污染物含量和热值等基础物化特性.并以深圳为例分析了采样时间和垃圾分类措施等对生活垃圾物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垃圾组成与热值间的关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湿基中厨余类仍是垃圾中占比最高的组分,大多数样品的占比在40%~60%之间;可燃组成中橡塑类和纸类占比较高,分别在20%~30%和10%~20%之间;无机物占比通常不超过5%;垃圾含水率在50%~60%之间. 2019年实施垃圾分类后生活垃圾中厨余类占比明显降低,橡塑类占比增加,其他组分变化不大,垃圾热值得到一定的提升.生活垃圾中S、 Cl和N这3种污染元素的含量均在1%以下,其平均值规律为:N>Cl>S;垃圾样品中的Hg、 As、 Cr、 Cd和Pb含量随组分及采样时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垃圾中Pb、 Cr含量受到环境背景值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橡塑类和垃圾水分是生活垃圾热值的主要影响变量,85.96%的样品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偏...  相似文献   

5.
通过冬夏两季现场采样和分析,得出兰州市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含水率的测定值,根据垃圾日产量调查数据得出市郊4区6个填埋场的加权平均值。分析了垃圾物理成分、含水率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差别及原因。分析数据可作为兰州市生活垃圾基础资料的一部分,结论和建议可供政府制定垃圾处理技术政策和方案选择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源头沥水的减量提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生活垃圾厨余组分含量高、含水率高和热值低的特点,提出以降低厨余组分含水率为主要手段,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提质为主要目标的源头沥水和选择性分质收集模式.在苏州市两个居民小区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项目试点,监测结果显示,居民家庭采取源头沥水措施后,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6.47%,含水率降低2.23%,低位热值提高10.94%.生活垃圾源头沥水的减量提质效应良好,有助于提高后续焚烧及填埋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和二次污染控制水平,降低运输及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7.
塑料和橡胶类废物的热物理与焚烧特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塑料和橡胶废弃量与日俱增,已成为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由于这类废弃的聚合物给环境带来了污染问题,怎样合理地处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塑料和橡胶类的废物的理化性质,热值,焚烧特性,污染特性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它们的热物理及焚烧特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废物焚烧炉,完善低污染,低腐蚀,低粘结的废弃物的焚烧工艺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国内大城市、沿海地区中小城镇和内地中小城市垃圾焚烧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高含水率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的通风温度(室温、40℃低温、55℃中温、65℃高温)对生物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温度变化对堆体温度影响较小;高温通风(65℃)能有效地降低垃圾含水率,但不利于有机物的降解,产物的挥发性固体(VS)和可生物降解物质(BDM)值最高,稳定度最低;经过15 d的干化作用,4组反应器垃圾含水率显著降低,水分去除率分别为77.99%,79.37%,79.85%,79.47%;另外还伴随着厨余和纸张的降解;通风温度与热值提升呈正相关关系,各组出料的湿基低位热值分别为7 202 kJ/kg,9 276.4 kJ/kg,9 358.5 kJ/kg,10 064 kJ/kg,分别提高了72.2%,122.7%,123.7%,140.6%。  相似文献   

10.
可燃固废复合燃料的燃烧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焚烧法具有显著的减容、资源化和能量回收等优点,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途径。原生垃圾成分复杂、含水率高、热值低,直接焚烧处理的热稳定性差。将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及适量的辅料,采用正交表配料制备可燃固废复合燃料。通过燃烧热稳定性、热值试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检验燃料的燃烧性能,得出原料配比、园林残余及固硫剂对燃料燃烧特性有显著的影响;运用数量化理论分析,得到热稳定性、热值指标的预测方程,置信度>90%;最后采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燃烧性能最优的燃料制备配方为:垃圾、市政污泥、煤粉以2:1:1比例混合,助燃剂MnO2添加量为0.19%,固硫剂CaO添加量为0.6%时,制备的燃料燃烧热值为18.702kJ/g,燃烧热稳定性(TS+6)达74.79%。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组分是选择处理方式的基础,与地域、季节、居民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系统回顾了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组分时空分布特征。近20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最高(接近或超过50%),可回收物占比呈升高趋势(由22%左右升高至约30%),垃圾低位热值呈上升趋势(已超过6000 kJ/kg)。第1季度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高(城市地区约为61%),第3、4季度灰土占比升高(农村地区可达到29%)、含水率低、热值高(城市地区可达到6600 kJ/kg)。全国范围内,各地生活垃圾组分占比差异显著,厨余垃圾占比由东(65%)向西(50%)递减,可回收物占比由南(25%)向北(17%)递减,灰土占比由北(27%)向南(11%)递减。生活垃圾热值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该结论可为生活垃圾因地制宜处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重庆主城区生活垃圾的分类调查以及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分析,认为重庆市城市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家庭和各种商业活动。垃圾湿度和容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热值基本满足垃圾焚烧处理要求。元素分析显示垃圾中总氮和总碳含量较高,适合进行堆肥处理。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杨凌城区不同功能区生活垃圾的现场采样,由垃圾的物理组成、含水率、低位热值全N、全P、全K含量以及垃圾中可堆腐物和筛下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应用填埋、焚烧和堆肥法对杨凌城区生活垃圾进行处置的可行性,对采用填埋、焚烧+填埋、堆肥+填埋处置生活垃圾的投资、社会等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焚烧+填埋的处置方式虽然在占用土地量、稳定化时间、减量化程度以及废物削减率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但由于投资和处理费用过高,使这一方法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从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综合可虑,采用堆肥+简易填埋的处置方式是比较适合杨凌生活垃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降低投资与运行费的角度对堆肥技术与工艺进行分析,并指出堆肥技术的提高不在于单纯地提高机械化的程度,而是要把握生物反应系统的主要反应条件,并对通风量进行优化。对过程的影响因素——氧含量、温度、湿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介绍了相应的控制方法与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5.
高水分垃圾焚烧热回收和烟气净化系统的合理布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平衡计算分析了高水分生活垃圾在焚烧前干燥脱水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并比较了用不同介质干燥湿垃圾时热回收系统的效率和对烟气净化系统布置的要求。计算表明 :系统产生的可供有效利用的蒸汽量总是随垃圾干燥后应用基水分的降低而上升。采用排烟作为干燥介质时系统热效率也随应用基水分的降低而上升 ;而采用热空气作干燥介质时 ,计算热效率有轻微的下降。采用垃圾干燥应对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16.
Large-scale incinerators are applied widely as a result of the heavy burde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MSW) generated, while strong opposition is arising from the public living nearby. A large-scale working incineration plant of 1500 ton/day was chosen for evaluation using life cycle assess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esponding human toxicity impacts via soil(HTs), human toxicity impacts via water(HTw) and human toxicity impacts via air(HTa)categories are 0.213, 2.171, and 0.012 personal equivalents(PE), and global warming(GW100)and nutrient enrichment(NE) impacts are 0.002 and 0.001 PE per ton of waste burned for this plant. Heavy metals in flue gas, such as Hg and Pb, are the two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the toxicity impact categories, and energy recovery could reduce the GW100 and NE greatly. The corresponding HTs, HTw and HTa decrease to 0.087, 0.911 and 0.008 PE, and GW100 turns into savings of- 0.007 PE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he heating value from 3935 to5811 k J/kg, if a trommel screener of 40 mm mesh size is used to pre-separate MSW. MSW sorting and the reduction of water content by physical pressure might be two promising pre-treatme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tricter standards for leachate discharge and the flue gas purification process are two critical factors for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file identified in this work.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行设计的外热式催化热解实验装置,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原料,对温度(600℃~900℃)、物料的组分、加热方式、水蒸气以及白云石催化剂等影响垃圾热解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化温度、水蒸气、催化剂对垃圾热解性能影相显著。随热解温度的升高,产气量不断上升,H2和CO的含量增加,当温度为900℃时,产气量达到0.96m3/kg,H2和CO含量分别达35.1%和31.8%;催化剂使用、水蒸汽通入显著改善产品气质量,特别是H2含量,可达45%左右;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物料热解性相对较好;快加热方式有利于提高产品气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垃圾物性与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城市生活垃圾中常见垃圾成分进行物性及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MSW)具有高水分、低热值特点,但只要能注重其干燥过程,不投辅助燃料即可维持燃烧,MWS中的有机物是一个很复杂的组份,并且有机化合物都有较明显的挥发份析出温度区;而纸、布或含纤维质我的废弃物在不同温度区间的挥发份析出较均匀,且这一温度区相对较宽,温度,物料尺雨及停留时间对热解过程特性有重要影响,实验得到停留时间2、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燃烧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我国23个主要城市约40组垃圾的统计数据(包括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及组分分析),较好地拟合了生活垃圾净热值、垃圾焚烧理论空气量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垃圾净热值与绝热火焰温度的数学关系,进而分析了垃圾单独焚烧(无辅助燃料)所需的临界热值及过剩空气率、预热空气温度等参数对临界热值的影响.本研究为了解垃圾的燃烧特性及垃圾的焚烧利用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耗能和排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昭  李振山  冯亚斌  焦安英  薛安 《环境科学》2013,34(6):2456-2463
利用实际调研得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2009~2011年3 a平均数据,从垃圾回收量、渗沥液产量、耗水量、耗电量这4个方面分析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耗能排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分选转运站及压缩转运站的综合耗能排污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不同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耗能排污情况差别很大,单位垃圾回收垃圾量约为12.9 kg·t-1,单位垃圾渗沥液产量约为5.8~49.0 kg·t-1,单位垃圾耗水量约为40.3~156.7 kg·t-1,单位垃圾耗电量约为1.75~5.60 kWh.t-1.虽然分选转运站综合耗能和排污较多,但分选转运站将部分垃圾回收,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并将垃圾分为不同物料运往不同垃圾处理场,实现垃圾的优化处理,减轻了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负担,延长填埋场的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