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生贤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1):I0001-I000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刚刚结束的环保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扩大会议暨第一期培训班上,对环保系统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深入领会和把握十七大精神的精髓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是中国环境保护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年."两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国务院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真正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  相似文献   

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5.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环保新道路(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道路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崭新的伟大事业,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总结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在我国三十多年环保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道路。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时代中国对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最新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立场出发,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也为解答人与自然如何相处和人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高度,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创立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征程中努力加以践行。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要实施四大战略,全面加强生态环保。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一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新解读,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人类文明演进中人与自然关系特征的历史回顾,进而对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工业文明时期传统发展观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规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克服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实现物质生产生态化、生活方式生态化、社会制度生态化,构建以生态产业为标志,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集中体现。也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熏要标志。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仝,推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周生贤 《环境科学研究》2012,25(11):1189-119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文明伦理形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需要政府强有力地推功和引导,更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2008年生态文明暨第五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上,安徽省林业厅、水利厅、捉业委员会、气象局、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分别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对本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本刊摘编了部分重要内容,试图以安徽省为例来说明各部门是如何共同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是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共生。我们可以从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与基本途径、重要意义出发,深入探究生态文明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F0002-F0002
<正>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完善体制上作了进一步部署,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循环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前进动力。通过对全面深化改革必然性的认识,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达成广泛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顺利推进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态危机的发生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开始反思,生态危机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关键,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论的分析,试以中道的态度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创新型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只有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政治理论学说、生态经济理论学说、生态文化理论学说、生态安全理论学说、生态公正理论学说、全球生态国际合作理论学说等维度着眼,才能全面地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安阳市七中把"和谐育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加以强化,在学校人文制度管理、打造高效课堂模式、构建书香校园等方面融入"和谐"的理念,以此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国和谐教学重点实验学校,安阳市七中实现了人与管理制度、人与课堂教学、人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秀,逐渐成为豫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的窗口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