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之前,似乎还没有"无己""无功""无名"和"磅礴万物以为一"这样的理念,庄子之后,又有多少人懂得这种理念对升华生命境界的重大意义呢?庄子追求高洁的人生,以做"至人""神人""圣人"为人生最高目标。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只有彻底忘掉自  相似文献   

2.
博大的生命情怀,是庄子思想的最大特征和最为光辉之处,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永远都应是人类努力的目标。(接上期)石破天惊,振聋发聩!"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物与人争平等,庄子之前未曾听说过,庄子之后2300年间,似乎也只是近年来才被一些精英人  相似文献   

3.
<正>千百年来,庄子梦蝶的故事,对人们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作,给予了多么形象而深刻的启迪呵!可以说,正是那只从《庄子·齐物论》中飞出的奇幻而神秘的蝴蝶,引领着、陶醉着一代又一代中国读书人的梦境,空  相似文献   

4.
翟路 《环境教育》2014,(10):53-53
正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老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其所属的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的产物。庄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人为一",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孟子"天地同诚"等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此外,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以顺应作物的生长和节气变化为出发点,蕴含了朴素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的雏形。如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u)罟(gu)不入(wu)池,  相似文献   

5.
赵蓉 《绿色视野》2011,(4):56-58
这是尴尬的清嘉庆年。在平平庸庸的政事里,大清国的历史就要从“康乾盛世”被翻到“道成衰世”的那一页去。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一首题为《行路难》的诗中说:“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意思是,虞衡派出的伐木者遍布百岭千山,他们奉了工部的命令,进山砍伐木桩和木椽。工部是唐朝政府的六部之一,那么虞衡指的是什么呢? 虞衡是古代中国王朝政府中的一个机构,它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山林川泽。因朝代不同,这个机构的名称、级别、职责也略有不同。以名称而言,虞有山虞、泽虞、野虞、兽虞、水虞,其职官有虞师、虞侯、虞人等;衡有林衡、川衡、鹿衡等。就其级别来看,有的相当于现在的部级,有的相当于司局级,因朝而异,还有的更低。《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庄子到一个名  相似文献   

7.
鲁湘  吴磊 《环境教育》2003,(5):56-59
由于人类对大自然非理性的掠取,我们面对着一个一点也不容乐观的、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的环境。这并非盛世危言,我们来看看事实吧! 拯救藏羚羊是近几年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本期刊发的《枪口下的生灵——藏羚羊》介绍了藏羚羊危情的来龙去脉和现状。拯救藏羚羊,伸出你的双手!  相似文献   

8.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代表,也是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生态伦理思想——“物我同一”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熠熠生辉。这一思想包括四个层次,即“人与天一”、“物无贵贱”、“顺物自然”和“万物不伤”。人与天一庄子所谓的“天”,是一种原始的生存境域,以“自然”为最高表征,万物于其中各适其性。“天”与“人”本质上是融合为一的。只有有了“人”的参与,“天”才成其为“天”;也只有在“天”之原始境域中,“人”才能展开本真。所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天地一…  相似文献   

9.
峰林竞秀说     
《绿叶》2020,(7)
正自然之"盛景"与人间之"盛世"自有内在相通之处。天人合一,并非妄言。造物之妙,存乎一心矣。峰林竞秀的黄山,花岗岩体在地质水文强烈作用下,近千米的深度切割,致使整座黄山形成深壑峡谷,悬崖峭壁,石柱壁立,奇峰突起。七十二峰各自独立又互相簇拥,浑然一体又各逞奇秀。这里的气候也异常独特,浓雾常常沉浮山谷,云海浮泛峰尖,那种仙云缭绕的雄伟气势着实让人震撼。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独特的"黄山松"。遍布群峰的万顷松涛中,更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名松。它们生于危崖,立于绝地,饱吸石髓,寄命岩罅,棵棵久经磨砺。而且"峰愈高、谷愈深,气愈寒、岩愈危,松也愈奇。"其中佼佼者有迎客松、送客松、大王松、连理松、探海松、蒲团松、团结松、黑虎松、孔雀松、龙爪树、双龙松、卧龙松、倒挂松……既气韵不凡又个性突出。  相似文献   

10.
刘隆有 《环境教育》2009,(12):69-70
为了让人们在生态认识上迷途知返,拓展心胸,升华情怀,庄子提出了"磅礴万物以为一"这样令人深受鼓舞的主张——将人的个体生命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在他那个时代就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战斗性,对后世生态文明建设更有着永恒的震撼般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11.
张绍欣 《绿叶》2014,(8):75-81
道格·桑德斯对“落脚城市”给出的解释是:相对于以往静态的、足以对人产生误导的“移民门户”和“原始社区”等传统学术与官方用语,“落脚城市”更形象地表达出这类地区的动态与过渡性特征。作为人口变动的产物,落脚城市也在时刻经历变动:有的在创造新兴中产阶级、消除农村贫穷落后以及终结社会不平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最终成为一波经济与文化盛世的诞生地;但另一些则成为种族歧视、重大暴力冲突的爆发地。  相似文献   

12.
庄子曾把耳朵所能听到的各种声音,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亦即大自然发出的声响和人为制造的声响,并且认为“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诚如斯言,人为制造的声音,哪里比得了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松声、涛声、鸟声……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向往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3.
澳门一直拥有较先进的环保技术,业内人士表示澳门可在这一优越的基础上发展环保事业,向亚洲或全球各地提供环保技术。除日本外,澳门现已拥有全亚洲最完善的焚化炉和污水处理的技术和设备,更可在这一优越的基础上发展,使澳门成为输出环保技术的地区。澳门盛世集团董事...  相似文献   

14.
(一)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梦蝶”的庄周,常与另一位以哲辩出名的惠施结伴出游。这天,他们闲游到今安徽凤阳县境内的濠水桥上。庄子凭栏临水,看桥下那小小的白鲦鱼在水中来往穿梭,喋唼戏水,一派无忧之状,不觉为之动容,说:“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施不以为然,反问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笑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施再诘之:“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周这下抓住惠子话把,说:“请循其本。子曰‘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就是“濠…  相似文献   

15.
自盘古开天辟地起,木材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燧人氏钻木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野蛮历史;《庄子·盗跖》中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有巢氏教大家结木为巢以避风雨灾害……从八乘之车到驭水之舟,从帝王的紫禁城到百姓的茅草屋,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中,木材的身影无处  相似文献   

16.
心理养生     
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是身体,还包括心理。心理养生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与之相应的心理治疗也将成为继外科手术和发现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中国历代的医学家、养生家、哲人无不重视精神调养,而且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庄子说:“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则精复,则精神不会消耗,与天地为一”,大意是说:把世界丢弃则形体不会劳累,看破生死则精神不会消耗,身体就会健康。孔子说:“仁者寿。”董仲舒说:“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净,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还有佛家的《消气歌》、医  相似文献   

17.
方遒 《绿色视野》2012,(11):63-63
《庄子·则阳》中,长梧封人对子牢(孔子弟子)说:从前我种庄稼,耕作粗率,除草马虎,粮食的收成微薄;后来我深耕细锄,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喜获丰收。这位“封人”好像亦官亦农,讲起种庄稼来头头是道。他的“种田经验”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深其耕而熟粳”;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深耕细锄”。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饮用水源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和平  邹波  陈爱平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0):924-927,956
在讨论贵阳市重要引用水源--红枫湖、百花湖水污染现状、危害和直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人水和谐认识不足是"两湖"十多年持续治理和保护没有取得有效进展的根本原因;"两湖"水资源功能定位不到位是关键原因;管理体制不顺、法制不健全、无序发展是造成"两湖"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跨区域管理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是"两湖"治理和保护的难题;生产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节能减排难度大和缺乏防治水污染的公众参与机制等是主要原因.针对原因和困难,提出了加快"两湖"治理和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低碳生活"是一种通过降低碳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进而建立起来的发展持续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全新生活方式,其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约。"低碳生活"是低碳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实现途径主要是节电、节气和回收。  相似文献   

20.
正微博、微信、微网站等作为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大学生是高素质的群体,是微信、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最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高校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寻求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与对策,是当前高校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营造"微环境""微时代"是一个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信息传播是"微时代"区别于传统媒体传播的主要特点。"微时代"中,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数量更海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