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盆式绝缘子、绝缘拉杆、支柱绝缘子等绝缘件作为GIS设备内部重要的绝缘、传动部件,故障率仅次于异物放电。通过绝缘拉杆运动特性分析、X射线成像检测、异物分析、微观分析、电场仿真分析等方法,对一起750 kV GIS 设备隔离开关交接试验过程击穿炸裂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隔离开关的故障原因为连接机构侧的绝缘管粘接面加工操作不当造成了绝缘管层间疏松,导致粘接面存在气隙缺陷,缺陷逐渐延伸扩展,最终诱发绝缘拉杆层间连续放电通道。  相似文献   

2.
由于垂直布置的 GIS 设备、罐式断路器及瓷柱式断路器等开关类设备安装位置较高, 现有 X 射线成像系统自带辅助装置在高度和角度上不能满足现场 X 射线成像检测需求。本文开发了一种高度、角度可调的移动式 X 射线成像系统辅助设备,并成功应用于 330 kV 瓷柱式断路器 X 射线成像检测中。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仅提高了 X 射线成像检测的效率,而且保证了试验人员安全性,为 X 射线成像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混凝土质量时,在利用声速( 或声时) 、波幅及PSD判据检测出桩身混凝土存在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借助CT成像技术的数学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较准确地确定缺陷的尺寸及空间分布,而且比其它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更直观,同时还可以减少室内计算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电力设备监测系统重采集而轻诊断的缺陷,通过构建在线数据采集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和维护更新模块,开发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规划的电力设备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统一的数据格式、较强的就地诊断能力、良好的容错性能和适应性,突出了分布、自治、多目标互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发电机定子铁心片间绝缘的损坏点定位的问题,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对发电机定子铁心损耗进行缺陷点定位及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测温方法更能直观、准确地反映定子铁心存在的局部微小缺陷点,可在缺陷定子铁心的检修试验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宁夏电网GIS带电检测的现状,汇总了漏气缺陷、自由颗粒放电缺陷及悬浮放电缺陷的带电检测典型案例。以联合检测技术在GIS悬浮放电缺陷中的应用为例,讨论了联合检测技术对发现GIS悬浮放电缺陷的意义,为GIS带电检测全过程管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带电检测对电气设备内部发生的长间歇式、潜伏性局部放电通常定位为外界干扰,而在线监测易受多源放电以及背景噪声的干扰,导致该类缺陷易发生漏报。在现有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基础上,基于云平台技术设计了一套间歇式局部放电检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将不同频带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通过多频段联合定位的方法完成内部放电缺陷的初步定位,而且具有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功能,给出设备内部放电类型。试验结果证明:基于云平台的间歇式局部放电系统可以完成电气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缺陷的长期跟踪,通过实时检测数据变化、在线数据分析,为异常设备制定相应的检修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敏  徐志胜  赵旺达 《灾害学》2007,22(4):109-112
检测缺陷的参数是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受损综合评判的重要依据。火灾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判断缺陷的参数困难。超声波穿过混凝土后频谱的变化与混凝土的内部缺陷有关,混凝土的内部缺陷对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衰减不同,通过混凝土缺陷区的超声波带有缺陷的信息。小波分析可以对指定频带和时间段内的信号成分进行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可以准确地抓住瞬变信号的特性,对频率成分采用逐渐精细的时域或频域取样步长,从而聚焦到信号的任意细节。运用小波的方法分析接收到的超声波的频谱结构,就能判断缺陷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合闸电阻作为断路器合闸过程中合闸涌流、操作过电压抑制的重要部件,主要应用在 8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与换流变电站交流滤波器场,其特殊的应用环境导致其故障率较均压电容、支撑绝缘件等其他电气部件高。然而,在合闸电阻日常运维与故障诊断过程中,无相应的标准与系统的方法对其是否存在缺陷以及故障后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本文首先对合闸电阻特性参数与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之后对串联结构断路器与并联结构断路器分别进行运行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提出了动态电阻拟合、声振信号检测、绝缘性能测试、热容量测试等断路器运行过程中合闸电阻状态监测方法,以及基于 ICP的合闸电阻堆拼接、应力特性分析、电场仿真等合闸电阻故障诊断方法,最后通过设备解体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合闸电阻运行状态检测过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纠正无损检测工作中常见的认识误区,达到合理采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目的,对电站常见设备检测中实际存在的误区与盲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损检测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正确理解各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发挥不同方法的特点,才能对检测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某 35kV开关柜存在疑似放电声音,应用超声波检测手段对该开关柜进行全面检测,最终确诊了放电类型及放电位置。停电后,发现柜内一处等电位线断裂。经检修处理后,放电声音消失,超声波检测无异常。本次应用超声波检测有效避免了一起设备事故。应用结果表明: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在开关柜早期故障诊断中发挥重大作用,并有利于设备状态评价与检修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基于设备定位故障的处理方法在准确度上存在的局限性,基于故障信息系统及整定计算系统,提出结合仿真算法及专家系统的保护动作评价分析方法,并通过与整定计算系统接口获取电网数学模型,采用故障测距实现故障定位,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为正确.评价保护动作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保护动作评价分析结果准确,可推广至其他电网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孤立电力系统的特点及其在线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TCP/IP协议的光纤局域网接口技术,运用C++和汇编语言,依托100/1 000 Mbps以太网通讯技术,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设计了孤立电网综合故障诊断系统。实现孤立电网设备的在线状态监测、电气量动态记录、故障预报、故障分析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监测系统负荷变化、谐波含量、频率变化,有效解决了孤立电网的监测和电能质量问题,在孤立电网发生故障时,可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孤立电网故障对主网的冲击,避免设备损坏,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宁夏电网变电站语音通信接入方式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分析了传统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技术对电力通信网发展的影响,结合宁夏电网变电站语音通信业务接入需求及 PCM 设备配置情况,提出基于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digital cross connectequipment,DXC)语音复接设备的优化业务接入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解决了机房空间资源需求大、组网方式单一、业务扩展能力差、不便于维护等问题,具有投资少、收效明显、工程量小、便于实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输变电设备的常规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分析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y,RFID)技术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和多传感器网络的信息融合,以及采用 CMA 代理方式解决多传感器网络接入电力通信专网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 RFID 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方案。应用结果表明:RFID 技术抗环境和机械干扰能力强,可以对通过网络传输的设备信息进行融合,从而降低网络数据传输量,提高通信质量,实现了对输变电设备的远距离监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网调度系统(D5000 系统)缺乏对二次保护设备运行状态监视的问题,基于IEC 61850标准和国网103规约开发了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模块,实现对二次设备的故障录波数据的实时召唤和分析处理。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块可有效辅助调度、保护等专业人员快速、准确判断故障过程和保护动作行为,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