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达到降低发电厂NOx排放物、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针对采用DDR旋流燃烧器产生NOx较高的问题,马莲台发电厂在脱硝改造工程中大胆采用新型低氮燃烧器与SCR烟气脱硝相结合的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结果表明:燃烧器改造后锅炉运行各项指标正常,锅炉效率略有提高,NOx排放浓度明显减少,由原来的679.85 mg/Nm3降为290 mg/Nm3,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发电公司2台锅炉存在过热器和再热汽温偏高、减温水量大、锅炉安全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改造,增加省煤器受热面的吸热量,减少了过热器、再热器的吸热量,达到了降低减温水量的目的。改造结果表明:减温水量减少到100 t/h,比改造前大大降低,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重点地区”燃煤电厂烟尘排放国家标准要求,针对西夏热电公司一期2×200 MW供热机组除尘设备现状结合现有除尘器改造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在湿法脱硫后.加装湿式电除尘器的改造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机组烟尘排放浓度< 10 mg/Nm3满足了国家对“重点地区”燃煤电厂烟尘排放标准要求,而且达到了< 10 mg/Nm3要求。  相似文献   

4.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所处区域高山峡谷地貌特征显著,地质构造运动强烈且为强震影响区,泥石流灾害频发。甘洛县自勒沟分别于 1987 年和 2019 年发生两次特大泥石流,大量泥石流堆积物顺沟而下,堵塞 245 国道和尼日河,并对沟口凉红水电站及尼日河河岸成昆铁路造成严重威胁。对此,基于现场调查资料和无人机航拍数据,利用 Massflow 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沟泥石流运动特征进行分析以及治理措施防治效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若沟内现有物源再次爆发泥石流,最大泥深将达到 11.9 m,流速达到 11.7 m/s,流动强度达到 123.37 m2 /s,堆积物一次冲出量为 11.18×104 m3 ,堆积扇面积为 6.925×104 m2 。根据预测结果,采用合理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后,最大泥深下降为 8.5 m,流速下降为 9.1 m/s,而流动强度可下降 52.7%,为 58.32 m2 /s,堆积扇面积和一次冲出量分别为 1.406×104 m2 和 2.75×104 m3 ,分别下降 80% 和 75%。这表明,采用固源为主,拦挡、排导为辅的措施对自勒沟泥石流灾害进行治理,可取得较好治理效果,对保护沟口建筑及成昆铁路安全运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电厂 2×330 MW 机组脱硫废水处理设备腐蚀、废水超标排放的问题,对系统设备及废水水质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将脱硫废水引入锅炉渣水系统的优化改造措施。结果表明:改造方案在解决了脱硫废水超标排放的同时减少了锅炉除渣系统补水,降低了脱硫废水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产生了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脱硫效率,使SO2排放浓度满足新的国家标准,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对影响CFB锅炉脱硫效率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降低SO2排放浓度和脱硫费用的有效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CFB锅炉炉内干法脱硫工艺,烟气排放满足了“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SO2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7.
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金沙江右岸同一位置先后两次发生滑坡堵江灾害,滑坡体方量分别约为1 000×104 m3和283×104 m3,其中第一次滑坡为高位、高剪出口、高速滑坡,第二次滑坡则为第一次滑坡牵引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在堵塞金沙江近2 d及9 d后,滑坡堰塞湖蓄水量达到峰值分别为2.9×108 m3和5.24×108 m3,并分别在自然泄流和人工开挖泄流槽两种方式下开始从堰塞体右岸垭口处过流,其中第二次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造成西藏、四川和云南3省(自治区)多处房屋、道路、桥梁和耕地受损,无人员伤亡。基于两次滑坡及溃决洪水受灾区现场勘测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比分析了两次滑坡堰塞湖的处置及溃决洪水灾害情况,启示如下:越早进行人工干预,灾害越轻;为更好地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水电站应提高设计标准并充分发挥其收蓄洪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2019 年 8 月 20 日汶川县板子沟暴发了泥石流,“8·20”板子沟泥石流造成沟内村庄、厂房、水电站和格栅坝受损,泥石流冲毁沟口桥梁,造成都汶高速公路 S9 断道。基于现场勘查和室内试验资料,分析了“8·20”板子沟泥石流特征,泥石流平均流速达 5.6 m/s,洪峰流量 535.98 m3 /s,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约 69.63×104 m3 ,向岷江输砂约 25.97×104 m3 ,表现为堵溃型沟谷泥石流。提出了基于 Tamotsu Takahashi 模型的泥石流降雨阈值预测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确定泥石流的临界雨强和暴发时间,“8·20”板子沟泥石流的临界雨强为 5.7 mm,小于历年临界雨强。基于水文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板子沟的防治措施:按 10 年、20 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设计时,可采取设置防护堤的方式;按 50 年、100 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设计时,可采取设置防护堤+拦砂坝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国家标准对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最新要求,对某600 MW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及超低排放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低氮燃烧+SCR脱硝+电袋复合除尘器+烟气脱硫+湿式电除尘器”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方案。结果表明:改造方案将该机组排烟中NOX、SO2、烟尘的排放浓度分别控制在50 mg/Nm3、35 mg/Nm3及5 mg/Nm3以下,满足了国家对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限值的要求,同时明显改善了当地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研究人员对于胶结液中尿素对MICP影响的不同认识之间存在的分歧,利用水溶液试验及一维砂柱加固试验,对比研究了胶结液中尿素过量(双倍浓度)对MICP的影响。在水溶液和砂柱中,进行了三种氯化钙浓度(0.25 M,0.5 M,1.0 M)条件下尿素过量与否的对比试验。测试对比了水溶液试验过程中NH4+,Ca2+变化规律、砂柱试验中Ca2+消耗,CaCO3生成情况和砂柱无侧限强度等。研究结果表明:(1)水溶液试验中,过量的尿素在反应初期不利于尿素水解与碳酸钙沉积; (2)在砂柱试验中,过量的尿素也对MICP不利,加固后土体强度较低,加固效果较差; (3)砂柱试验中这一现象与注浆方式(间隔12 h直灌式注浆)和较短的胶结液停留时间有关; (4)在水溶液和砂柱两种环境下,低氯化钙浓度(0.25 M)情况下尿素过量对MICP的影响都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热电有限公司2×330MW机组吸收塔脱硫效率偏低的问题,对脱硫系统及其设备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造方案。分析及应用结果表明:吸收塔脱硫效率偏低的根本原因为喷淋层损坏,改造方案实施后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脱硫系统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实现了二氧化硫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宁夏马莲台电厂2×330 MW燃煤机组正压气力输灰系统的常见的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处理缺陷的改进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发热量低,煤量大、灰量大是造成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电大武口热电有限公司2×330 MW机组脱硫系统吸收塔氧化风管断裂问题,从氧化风管的材质、固定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改造措施。改造结果表明:脱硫吸收塔氧化风管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均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增容改造后 330 MW 汽轮机组启动过程中,发电机转子二阶不平衡量偏大,引起相应轴承处振动超标报警,致使机组升速过程中无法通过发电机二阶临界转速的问题,对发电机、励磁机转子振动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发电机振动的主要原因是转子存在较大的质量不平衡,通过动平衡实验,在发电机转子两侧风扇环上加重,使机组顺利冲转到定速 3 000 r/min,稳定负荷工况下机组轴系振动达到优良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3号机组(330 MW)6号、7号高压加热器给水温度偏低问题,从加热器的结构、受热特性、运行和维护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高压加热器给水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分水隔板制作工艺不合理及密封垫片安装方法不正确。  相似文献   

16.
针对330 MW机组湿法脱硫系统增压风机振动超标、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问题,采用逐个排除的分析方法,找出脱硫增压风机振动超标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案。改造结果表明:风机水平振幅、振速均达到了调整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pstream of the Mekong River Delta of Vietnam (MRD)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ies of dams for hydroelectricity generation is changing the downstream risk of flooding. Concerns about the likely influenc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rising sea levels add further uncertainty to this risk that threatens the livelihood of farmers. With this in mind and in view of the under-developed state of the market for crop insurance in the MRD, we survey rice growers to explore their willingness-to-pay (WTP) for crop insurance by using a choice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comprised five attributes, including the type of peril covered – riverine flooding (flooding); flooding triggered by tidal regimes (inundation); or flooding, inundation and wind damage – type of provider; extent of cover and deductible and premium. Two hundred and twenty-six rice-growing farmers were surveyed with each farmer responding to six different choices. Our study shows that WTPs for an insurance plan covering a loss up to 2 million VND/1000m2/farming season and having a deductible of 25% of the potential (profit) crop value varied between 200,000 and 500,000?VND/1000m2 (1USD?=?22,550 Vietnamese Dong – VND) for each rice growing season, implying a potential market for crop insur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