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西北电力通信网在宁夏地区的发展现状,分别从环网带宽资源受限、跨省链路减少、跨省链路带宽不足这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平滑升级部分环网链路的传输速率,解决网络资源受限及传输带宽存在瓶颈的问题,使得业务传输通道的冗余度得到有效丰富。通过利用特高压光缆线路组织跨省联络电路,实现跨省链路的新增。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西北电力通信网宁夏地区网络优化方案能够提高通信系统安全性及传输网的承载能力,在提高站点接入能力,增加环网带宽,增强网络安全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决定在银川玉皇阁 10 kV 配电线路开展物联网实例示范应用。该应用通过“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电力专网+物联网”方式,成功采集 10 kV 配电线路故障电流、配电设施温湿度、门禁、水浸等信息,并上传物联网主站服务器。试运行结果表明:物联网示范应用系统的功能及安全性满足用户需求,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电力通信网网络资源现状及技术体制特点,结合电力物联网需求,提出基于物联网、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和同步数字传输(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技术的组网方案,并对物联网安全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完善的 SDH 网络和基于城区配电通信需求的 EPON 通信网络能够满足城市配电物联网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当前电力无线专网现状,分析配用电业务对网络的通信需求及多业务隔离需求,提出基于 RAN-SHARING 和基于物理隔离的无线专网多业务承载隔离实施方案,实现不同安全大区业务的物理隔离和同一安全大区的逻辑隔离,为未来不同类型配用电业务混合组网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节约建网成本,提高电力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对故障录波器接线复杂、不具备电能质量监测功能等缺点,采用嵌入式硬件平台、数据同步采集和处理、彩色触摸屏等先进技术,开发研制了一种手持式电力多功能录波分析仪。应用结果表明:手持式电力多功能录波分析仪体积小、性能高、功能丰富、技术指标达到了专业录波器设计要求,可用于电力系统各类电能监测、动态录波及静态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力通信运维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宁夏电力通信运维管理智能化的技术和功能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建设了宁夏电力通信运维管理系统,以满足电力通信网发展对通信运维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的要求。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作为提高通信网运维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能够确保通信运维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切实提升电力通信网运维工作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低压脱扣装置应用于环境复杂的场合, 选型不当易使得电力事故频发,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通过分析影响低压脱扣选择的因素,利用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低压脱扣装置自动选择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上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工程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电子器件与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和传统的断路器相比,新型快速断路器采用了更高水平的灭弧技术,提升了机械动作性能,动作时间明显缩短,从接受跳闸命令到出口动作切除故障只需要大概 20ms的时间。通过 PSCAD仿真软件,在母线处分别对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等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采用新型快速断路器技术,能够有效减小故障处电压跌落时间、故障恢复时间、三相电压不平衡等现象, 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特性复杂电网的全景仿真需求,综合考虑区域输、配电网的规划及运行特点,基于“云计算”技术,以业务应用为导向,采用资源共享、协同维护,跨单位、跨专业的应用架构,开发了以场景定值为核心的输、配电网全景仿真实验平台。应用结果表明:依据业务应用需求构建电力系统“仿真业务云”(Power System Simulation Business Cloud, PSSB-C),能够在线、高效地满足各业务应用部门的全景仿真需求,全景仿真平台实现了对大规划、大运行体系的全面支持。  相似文献   

10.
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承载了电网终端海量的业务数据。随着新能源电力广泛接入,配网系统的调度、控制、管理等业务所必须的数据业务需要通过通信网络传输。配电网中数据流动态传输与业务有序协同运行,是配电网智能化分布式数据处理关键,因此,提出了一种并行化数据流处理手段,通过流密度来有效融合不同源的数据源,并利用通道复用技术分时隙传输不同等级的数据流,采用基于容器的调控手段和系列数据预处理技术,保障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成果对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有效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信息机房设备物理环境饱和、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状,采用 Vmware公司的虚拟化技术对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服务器平台虚拟化的建设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虚拟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业务部署及运行效率,节省了机房物理资源,实现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村 10 kV 配电网线路长、分支多,线路各保护之间以及与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配合困难等问题,基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农村配电网开关跳闸选择性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智能开关的来电延时合闸、电流保护、分界相间和自动重合闸功能,提高开关跳闸选择性的新方法,解决了开关保护难以配合的问题。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但可准确判断故障点,而且有效提高了农村 10 kV 配电网开关跳闸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温度测量难度大、准确性不高且影响可靠供电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电场感应供能的隔离开关温度悬浮测量及无线传输方案,完成基于 ZigBee(基于 IEEE802.15.4 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无线射频技术的无线专网组网,研发了变电站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温度在线测量准确,数据传输实时性好,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电网自动预警系统存在分析不全面、方法不科学、使用范围有限等问题,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系统功能、硬件架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改进,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自动预警系统的建设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方案通过与各相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了数据共享,为电网自动预警提供了真实、全面的基础数据,提升了电网自动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输变电设备的常规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分析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y,RFID)技术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和多传感器网络的信息融合,以及采用 CMA 代理方式解决多传感器网络接入电力通信专网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 RFID 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方案。应用结果表明:RFID 技术抗环境和机械干扰能力强,可以对通过网络传输的设备信息进行融合,从而降低网络数据传输量,提高通信质量,实现了对输变电设备的远距离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电网运检业务孤立、缺乏与相关业务系统联动性,不能延伸至配电网等问题,对制约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支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覆盖公司运维检修业务,贯穿技术监督全过程的特点。实现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向运检业务信息平台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宁夏电网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宁夏电网实际情况,对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建设运行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宁夏电网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架构,成功实现了系统的上线运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网重要输变电设备的安全预警,为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提供了决策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宁夏电力行政交换网存在的运维及建设成本高、业务支持能力差及技术体制落后等问题,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技术,提出了同省异地市1+1互备的扁平化网络架构、互联互通规划及分层级的接入方式,实现了行政交换核心设备的集中部署及语音、数据、视频融合业务提供能力。结果表明:基于IMS技术建设行政交换网可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多业务提供能力,降低系统运维及生产办公成本,具有接入方式灵活、业务类型多样及便于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宁夏电力通信系统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 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结合宁夏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规划,网络传输业务量、业务等级、光缆资源及网络节点分布情况,提出了 ASON 网络的改进及优化措施,应用结果表明:ASON 网络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网络生存性差、负载失衡等问题,具有投资少、施工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