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的实时监测管理问题,对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进行分析,采用时间监测单元进行实时监测,开发了基于调度数据网的变电站时间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厂站时间同步装置的实时准确监测,提高了现场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220 kV掌政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对技术关键设备的IEC 61850标准应用、组网方式、电子互感器选型、智能终端和一体化电源应用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掌政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改造所选关键设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为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广应用无人值守变电站模式,自主开发了一种基于导航识别与红外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机器人检测设备及巡检方法。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机器人技术进行变电站设备巡检,具有高智能、低成本的优点,既实现了站内设备的实时监测,又节省了布置红外成像仪的巨大成本。  相似文献   

4.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是变电站的重要设备,主要用来测量线路电压,为二次设备提供电源等。通过对一起某变电站 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异常发热缺陷分析,结合电气试验、油色谱检测等,对缺陷部位和原因进行诊断,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的转变,需要用智能监控系统来满足变电站智能化的需求。针对银川110 kV开元变电站“三层两网”网络架构及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结合调试实践,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作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智能监控技术更利于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风电场监控与运行维护需求,对风电场智能维护技术的现状、发展和应用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一个具有电网接入控制功能,集风电场电气量监控和风电机组智能维护于一体的监控平台架构,在使风电场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和融合的同时,实现对风电机组状态的多维度监测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兼顾风电场接入控制和电网调度控制,实现了对风电场电气量监控和对风电机组的智能维护,从而在保障风电场可靠运行的同时,使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得到提升,电网与风电场的效益获得双贏。  相似文献   

7.
在给出变电站全站检修、主变压器检修、母线检修、断路器检修等检修业务的工作流程基础上,分析了专业化管理前后变电站检修管理模式。在剖析影响变电站检修业务效率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变电站检修业务的绝对效率指标和相对效率指标。结合一个实例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变电站检修效率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宁夏大坝发电公司信息通信机房安全问题,在对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适合于监控的安防方案,并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进行适当改造,扩展和完善了监控系统功能,实现了通信机房、网络机房和档案库房的视频监控、消防监控、门禁管理、电源监控和设备状态监控等安全防护检测报警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监控方案加强了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确保了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变电站典型操作票自动形成系统通用性和易用性不强的缺点,通过采用可视化推理逻辑图形建模技术、变电站方式模式识别技术与专家系统,开发了一种新的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生成系统。该系统在可视化推理逻辑图形绘制时将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相关联,方便修改,能对操作任务进行自动识别和分解,利用典型操作知识和专家系统自动生成典型操作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易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安全工器具种类多、数量大,作为保障各类电工操作安全、有序作业必不可少的器具,高效率、专业化和智能型管理是电力企业安全质效提升的重要举措。针对现场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基于“云平台”自动模式识别技术,研发电力安全工器具智能管理系统,集各个安全工器具身份标识、位置信息、出入库记录、损坏报废标记以及超过检测周期警报提示为一体。通过周期测试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以安全工器具个体为管理单元,分层分类,构建大数据库,信息覆盖全面完整;分布式区块链技术有力支撑平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资源共享,提升管理效率;指纹登录,智能感应,出入库时间缩短了2/3,取用便捷,提高工作效率;智能扫描检测功能,及时警示反馈,有效避免现场违规使用事件的发生,助力安全生产,夯实安全质效。  相似文献   

11.
及时发现变电站内电力电缆的故障对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1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法的站内电缆监测系统,对系统的监测原理和各部件参数要求进行了论述,并采用单相失压模拟试验和人工单相接地试验对电缆线路监测系统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地采集电缆线路故障发生时的暂态零序电流,并能及时将故障报警信息上报运维人员,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银川东750 kV变电站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采用了先进的信号及测量技术、相位测量基准获取技术,建立了电气设备绝缘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750 kV主变压器套管及主变压器高、中压两侧CVT的在线监测。运行结果表明:在线监测系统各项指标达到了对电容型设备绝缘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武陈 《灾害学》2018,(4):175-179
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讨论了体育场馆作为救灾避难场所的功能和作用,分析了体育场馆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体系,其通过六大功能实现避难人员以及物资的安置和管理。分析体育场馆作为避难场所的作用时,从体育馆作为救灾避难场所可以提升灾民安全系数以及设备设施性能佳两方面内容进行讨论:体育馆顶盖采用有膜结构、网壳结构和空间网格结构等形式,具有受力相对均匀且结构整体质量较低特点,体育场馆屋盖包括悬挑式和非悬挑式,可对自身重量准确的进行平衡,体育场馆顶盖和屋盖的安全性能较优,抗震效果强,有利于提升安置灾民的安全系数,体育馆建筑作为救灾避难场所具有自身结构较轻、建筑结构性优、受力计算结果精确度高等优势。体育场馆内供电设备、供水设备、声光设备以及供暖设备的性能佳,能够为避难人员提供应急、可靠的服务。实验对四川绵阳九洲体育馆安置汶川地震避难人员情况进行考察,得出震后体育馆安全性能强、可对避难者进行合理安置、避难场地的划分与使用合理、同时得出了九洲体育馆作为避难所的有利条件,说明将体育馆作为救灾避难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智能变电站网络风暴直接影响着智能二次设备的正常通讯。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网络风暴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对网络风暴对站控层设备和系统、过程层设备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发现了网络流量、字节、报文类型等是网络风暴影响各类二次设备通讯的原因之一。针对网络风暴的影响,提出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抑制网络风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宁夏电网统调上网发电厂站和电网侧 220 kV 及以上省级关口电能计量所属变电站同时满足“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量计量系统”信息数据采集和安全接入要求,设计了“一发双收”技术方案:由 1 台现场采集终端通过计算机总线统一接收电能表信息数据,同时发送至 2 个系统;在电量计量系统数据库所在安全域区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所在安全芋区之间加装正反向网络安全隔离装置,实现通讯安全防护。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达到了宁夏电网统调上网发电厂站和电网侧 220 kV 及以上变电站针对上述两个系统信息数据采集和安全接入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复杂,需要合理安排运行方式,解决工程施工与电网供电安全性、可靠性的矛盾。 以220 kV掌政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工程为实例,分.析了工程的内容、设备的选型、工期的安排、电网构架等对电网运行方式的影响。因地制宜,提出了采用母线分列运行、以路代路、线路临时T接、配网联络线备用等特殊的电网运行方式的思路及调度运行注意事项,以提高调度运行工作的安全性,有些共性的问题可供今后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 750 kV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ive Voltage Transformer,CVT)现场校验工作,通过对两种常规现场校验方法的分析和比较,在保证满足技术参数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成本低、便于试验设备组装的 750 kV 变电站 CVT 现场校验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750 kV 变电站 CVT 现场校验设备的运输、安装及高成本等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人防工程管理质量、效益、信息化为根本目的,采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真三维的人防信息系统。文章着重讨论了系统总体结构、技术结构、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系统的功能,并通过一工程实例说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在人防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人防信息系统对城市人防工程设备的承载力、辐射范围缓冲区、人口疏散隐蔽最佳路径、实时监测等空间分析提供支持;对提高人防工程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功能发挥以及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智能变电站光纤通讯回路的通讯状态直接影响着智能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分析目前智能变电站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 GOOSE )和采样值(sampledvalue,SV)通讯中断的原理,提出了4种不同原理的模拟GOOSE和SV通讯中断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模拟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为智能变电站通讯中断测试及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起330kV变电站110kVGIS母线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故障后的现场试验,并对故障气室进行开盖检查及返厂后的设备打磨和出厂试验,验证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母线气室内存在异物。从GIS设备出厂、现场安装及投运后的运行情况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