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市场管理和分析预测中存在的数据源不完整、预测方法单一、人工汇总分析导致的准确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对比,采用 B/S 应用模式,J2EE 技术架构和 JAVA 解决方案,开发了电力市场管理与负荷分析预测系统,实现了海量数据的有序整合优化和负荷需求的科学预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信息分类及管理完善、负荷预测模型先进、有效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达到了为电力生产、经营提供辅助决策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钢铁用户的增多会使地区含有大量的冲击负荷,传统的预测方法难以捕捉该地区的负荷变化规律,预测精度不足。为提高含大量负荷地区的负荷预测的精度和泛化性,提出一种基于可变模式分解与奇异谱分析相结合的二层分解技术(VMD-SSA)和改进鲸鱼算法(IWOA)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实例证明,相比于其它模型,所提混合模型能充分掌握负荷的变化规律,有效提高了含大量负荷地区的负荷预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负荷预测的精度直接关系到电网的供需平衡,影响着电网运营成本。针对传统预测方法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预测模型。由于极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置对预测精度有很大影响,因而利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对极限学习机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极限学习机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对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有较高提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等负荷的接入率越来越高,配电网的网络架构和功能趋于复杂,在电网运行中带来不少问题。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新形势下,对宁夏宁东地区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负荷的接入以及宁东基地用户侧的用电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主动配电网建设的思路及初步治理措施,对宁东地区“十四五”电网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夏石嘴山地区高耗能的电弧炉负荷运行中产生大量的负序电流、谐波电流流入系统问题,选择最为有效的节点,适时安装静止无功补偿器或静止同步补偿器,提高地区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试验分析及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变电站35 kV负荷容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加大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容量,可保持区域电网电压基本平稳,有效减少电容器组的投切次数,保证区域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含大量风电场的地区电网外送电时,外送联络线通道发生永久故障问题,运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package, PSASP)仿真其动态过程,分析无功交换潮流对地区电网形成孤网后稳定性的影响,提出稳定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无功交换潮流较小时,对孤网影响不大;当无功交换潮流较大时,应及时采取如:投退无功补偿装置、限制风电出力、切除部分负荷等措施进行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夏北部电网未来几年存在的供电瓶颈问题,按照提高地区供电能力、优化区域网架结构的思路,通过电力系统模拟计算,提出将750 kV电压等级引入北部地区、将宁东地区电源以220 kV电压等级接入北部电网负荷中心和补强月牙湖变电站主变压器及相关送电通道3种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方案1将750 kV电压等级引入北部地区能够为北部电网提供可靠的电源支撑,可从根本上解决北部电网近远期电力供需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具有随机性,当一定规模的电动汽车同时充电可能会对电网造成影响。结合广州市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规划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规律,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对电动汽车的起始荷电状态以及起始充电时间进行拟合,得到其概率密度函数;然后根据广州市电动汽车的保有量,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得到各类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最后分析在不同渗透率下电动汽车随机充电对电网负荷曲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充电负荷主要受到私家车充电负荷的影响,随着电动私家车渗透率的提高,私家车充电负荷可能导致电网在晚上出现新的高峰负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10 kV并列运行双回线和双电源环网线路负荷侧保护在线路对侧母线出线故障时误动事例的分析,从改变运行接线方式、提高线路主保护配置及退出后备段保护3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从而简化了负荷侧保护的整定配合及投退方案,提高了可靠性。结果表明:110 kV线路配置光差保护,强化主保护功能,是电网多方式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银川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分析了银川配电网历史负荷特性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借助专业软件,对银川地区“十二五”期间配电网负荷、电量进行了预测,并对未来电力市场发展方向做出判断。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银川地区电力负荷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峰谷差逐年增加,最大负荷出现在冬季的特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1.
黄沿波  刘铁梅 《灾害学》2014,(1):172-176
化工园区内聚集着众多化工企业,危险性极高,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发生连锁效应,后果影响严重,因此,需要对化工园区进行安全管理。多种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技术中,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对解决化工园区本质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技术分为园区土地利用安全规划和危险设施综合整治措施两类,分别提出相应的程序和实现方法。在遵循既定原则的基础上,需要相关社会力量和技术的支持,不断提高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化工园区安全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冬季供热期宁夏电网火电机组调整容量受限问题,通过调整全网电负荷与热负荷的分配比例,增加火电机组可调备用容量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风电、光伏及火电机组的协调性调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将热负荷转化为电负荷后,可提升风电及光伏能源的消纳率,降低新能源出力波动对电网调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塔城地区弃风问题,根据地区负荷发展及塔城风电规划并结合塔城地区电网网架情况,以缓解弃风、提高输送能力为目标,采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software package, PSASP)对老风口风区风电消纳情况进行计算并分析,提出风电消纳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有效解决了老风口风区的风电消纳问题,同时为塔城电网末端提供了电源支撑,电能质量满足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4.
传统山区灾害滑坡风险预测方法,对山区滑坡风险进行预测与分析同时,存在预测响应滞后以及预测准确率较低问题。提出山区灾害滑坡风险非线性预测研究方法。基于山区灾害滑坡影响因素,构建非线性斜坡系统,对斜坡单元进行量化分析,完成滑坡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设计。利用该动力学模型与时间序列的研究,对滑坡形态与时间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危险滑坡源,对其进行空间相分析,完成山区灾害滑坡风险非线性预测。实验数据表明所提非线性预测方法相比于传统预测方法,响应时间提升96.18%,准确率提升48.95%。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宁夏电网供热期调峰能力不足、风电限电突出的问题,通过电网相关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网内风电和供热负荷概率特性及二者相关性,提出了应用大容量储热技术实现风电消纳的电网优化配置方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增强电网灵活性,解决了电网供热期因调峰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风电限电问题,对宁夏电网保障性接纳风电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给电网公司消纳新能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电力物联网全域感知技术为分布式能源消纳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故提出了一种基于源网荷互动的分布式能源消纳方法,构建了分布式能源总功率预测方法,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算法对新能源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并建立分布式能源发电波动影响因子,分析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带来的影响。根据源网荷的互动情况,采用离群点自趋优算法,实现新能源机组有功功率精准控制,有效推动分布式能源的消纳。仿真验证表明:采用离群点自趋优的新能源机组控制算法能根据电网运行情况,自动调控分布式能源、电网资源,实现分布式能源最大化消纳,有效提高了园区分布式能源的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用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OMS)不适应专业管理的问题,基于IEC 61970标准和一体化设计原则,采用先进的JAVA技术及API接口方式,对OMS软件平台进行了二次开发,从而实现了OMS系统的业务集成、信息共享、内控管理。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该项目的完成实现了调度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同时为调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电网容量日益增大,电网工作时所带负荷也日益增大。高容量、高负荷导致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剧增,从而对线路和通信设备造成很大危害。 为降低短路电流,分析了含变阻抗变压器的11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提高继电保护的灵敏度,提出了自适应保护的新方法,对变阻抗变压器在空投情况下的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做出了可行性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出,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法能够适应于含变阻抗变压器的 110kV系统,而自适应保护方法能够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受黄安断面同杆 N-2 故障热稳限制的甘宁断面潮流外送能力,分析了宁夏电网各电源、负荷节点对黄安断面的灵敏度系数,建立了受黄安断面热稳限制和电源装机、负荷容量大小及同时率约束的甘宁断面外送模型,基于 MATLAB 的线性规划函数编写程序,计算了黄安断面极限功率下甘宁断面外送功率的极值。结果表明:在当前电网结构和负荷水平下,甘宁断面外送能力最大值大于甘宁断面热稳极限,最小值小于热稳极限的一半,且外送能力随中卫地区负荷增长以 3 倍速度下降。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数值仿真计算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孤立电力系统的特点及其在线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TCP/IP协议的光纤局域网接口技术,运用C++和汇编语言,依托100/1 000 Mbps以太网通讯技术,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设计了孤立电网综合故障诊断系统。实现孤立电网设备的在线状态监测、电气量动态记录、故障预报、故障分析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监测系统负荷变化、谐波含量、频率变化,有效解决了孤立电网的监测和电能质量问题,在孤立电网发生故障时,可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孤立电网故障对主网的冲击,避免设备损坏,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