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宁夏大坝—青铜峡甲、乙、丙220 kV输电线路增容改造工程中,为了解决JRLX/T-350/40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施工中出现的芯棒内缩、芯棒断裂、导线松股和外层铝股损伤等问题,通过对导线结构及特性分析,采用缩短放线段、分散压接、改变导线连接工艺、投入大轮径张力机和放线滑车等方法,优质地完成了线路改造施工。结果表明:该施工技术完全满足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施工要求,改造后线路的输电能力及事故情况下抵御风险的能力成倍提高,满足了电网安全稳定供电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对导线覆冰等环境荷载反应敏感,容易发生动态倒塌破坏。目前对线路覆冰下输电塔的振动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线路覆冰下输电塔的动力特性规律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导线划分精度对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线覆冰对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线划分精度对输电塔振动影响较大;导线覆冰不仅影响输电塔振动频率,而且对输电塔振型也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输电塔横担的振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以750 kV白-黄II回输电线路导线跳股现象为例,通过对扩径导线结构及关键架设技术特点的分析找出扩径导线跳股原因,提出了扩径导线在设计、加工制造、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加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改进,可以有效预防导线跳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防振锤安装方式是架空大跨越输电线路防振设计的重要问题。设计制作了防振锤-大跨越输电线体系的微风振动试验模型,研究了不同张力作用下防振锤-输电线体系的振动响应,分析了FR4型防振锤锤头朝向、FR4型和FDN型防振锤混合安装方式对大跨越导线的振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相同激励下,安装防振锤的导线振动幅值要小于未安装防振锤的裸导线,但随着导线张力的增大,防振锤的防振频段收窄,防振效果降低;(2)FR4型防振锤对15~25Hz激励频段的防振效果较好,其大小锤头朝向对导线振动影响较大,锤头朝向不同,防振锤的防振效果不尽相同;(3)采用混合式安装防振锤的防振效果优于同型号的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卫-文昌110 kV送电线路11号转角塔在未超条件使用的情况下,架线后发生倒塔事故,通过现场调查并对铁塔破坏处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与核算,结合现场塔材的破坏情况提出具体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基础根开的施工误差偏大产生了腿部主材较大的附加内应力,而该附加内应力正是导致铁塔过载破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张力对输电导线Bate阻尼线体系的微风消振效果影响,采用能量平衡法分析了输电导线Bate阻尼线体系的微风振动特性。结合IEEE输电导线振动测试指南,设计制作了输电导线Bate阻尼线体系消振特性试验模型,分析了安装Bate阻尼线前后的输电导线微风振动特性,研究了张力变化对大跨越输电导线防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Bate阻尼线可有效地降低导线的微风振动幅值,但单花边Bate阻尼线的消振效果有限,大跨越输电线路需要多花边Bate阻尼线组合防振;②张力可改变输电导线的防振特性,对其微风防振效果影响较大;③导线张力由18%RTS增大到25%RTS时,对于未安装Bate阻尼线的裸导线位移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对于输电导线Bate阻尼线体系,张力由18%RTS增大到22%RTS时,在不同激励频段,其振动位移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张力增大到25%RTS时,和未安装Bate阻尼线的裸导线一样,振动位移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方法不能有效求解架空输电线路温度和允许载流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技术求解输电导线径向温度和最大允许载流量的方法。建立了输电导线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JL/LB1A-300/50型钢芯铝绞线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有限元ANSYS软件对该模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输电导线存在径向温度差,以及径向温度分布受输电线路载流量、空气对流散热、光照强度以及风速等条件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求得在不同气象环境条件下输电导线的径向温度值和最大允许载流量,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性,实现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提高线路输电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白银 — 银川东750 kV输电线路两端终端塔向受力侧倾斜问题,对终端塔向受力侧倾斜原因进行分析,采取调整终端塔基础施工工序、补偿基础承载力、提高螺栓紧固率和合理布置反向拉线平衡挠度等技术措施,有效阻止了终端塔向受力侧倾斜,保证了工期,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使用,节约了工程成本,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铁塔基础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除冰应满足有效除冰且不损伤导线。结合覆冰脆性材料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压弯除冰的方法,即约束一段覆冰导线,在破冰轮的作用下使其压弯,使覆冰从导线上破碎脱落。通过推导覆冰导线弯曲应力方程,建立了覆冰导线实体模型,分析其在不同破冰轮半径、覆冰厚度和加载力下的覆冰和导线的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覆冰挤压应力和弯曲应力随着加载力的增加而增大,在计算参数范围内,均超过导线覆冰的破碎强度,且导线应力未超过破坏强度,验证了压弯除冰方法的可行性。破冰轮半径和覆冰厚度增加,不利于压弯除冰。推导的覆冰导线弯曲应力公式可为设计压弯除冰机器人提供参考,为保证线路有效除冰,可适当增大加载力以达到理想的除冰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上发生的次档距振荡现象,在 750 kV 输电线路上应用次档距振荡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次档距振荡并分析其振动规律,提出了导线间隔棒优化布置方案并加以实施。应用结果表明:次档距振荡监测系统及间隔棒优化布置方案解决了导线次档距振荡问题,有效提高了 750 kV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攀爬过程中防护措施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防坠模块上下杆塔的防坠落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验证了该方法在实践作业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电网线路里程快速增长与运行维护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及地形、交通等因素给人工巡检带来的困难,采用无人直升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通过遥测技术采集线路有关数据、图像信息,并将无人直升机与人工巡检的内容和发现的缺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无人直升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不受地形环境、天气状况等影响,在重大灾害定位及缺陷发现率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110 kV瓦-隆线脱冰跳跃故障进行原因和特性分析,分别计算了(45~46)号塔,(46~47)号塔2个档段脱冰跳跃引起的档中最大振幅,在此基础上,借鉴国网公司治理架空线舞动的经验,设计了相间间隔棒的布置位置,给出了采用相间间隔棒进行治理的措施。运行情况表明:该治理措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片碱生产对输电线路外绝缘防污闪性能的影响,对处于片碱生产企业附近的 35 kV 河-金线、河-坝线部分杆塔绝缘子等值盐密、等值灰密以及构样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片碱厂生产过程中有大量Na+离子形成的盐类附着在附近的输电线路的绝缘子外表面,会造成污闪电压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10 kV并列运行双回线和双电源环网线路负荷侧保护在线路对侧母线出线故障时误动事例的分析,从改变运行接线方式、提高线路主保护配置及退出后备段保护3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从而简化了负荷侧保护的整定配合及投退方案,提高了可靠性。结果表明:110 kV线路配置光差保护,强化主保护功能,是电网多方式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vanced Digital Power System Simulator,ADPSS)在宁夏电网控制保护装置入网检测方面的应用效果,以2套典型线路保护为检测样例,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后,通过外接物理接口与保护装置连接,从而检验其动作特性。测试结果显示2套线路保护在所有类型的模拟故障中均动作合格。结果表明:利用ADPSS进行的控制保护装置检测试验,仿真度高、实时性强,可为装置入网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宁夏电网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宁夏电网实际情况,对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建设运行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宁夏电网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架构,成功实现了系统的上线运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网重要输变电设备的安全预警,为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提供了决策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