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收集与整理对于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充分调研IPCC指南及相关排放系数文献的基础上,对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采集与整理,其中对电力行业排放系数的收集细化到不同技术水平、煤质来源水平和区域水平,并在电力行业排放系数收集的基础上,对其他主要工业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收集,完成了数据库设计与建库工作。主要包括四类数据:"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数据库"、"活动水平数据库"、"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数据库"、"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数据库软件系统,实现了对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统一管理与访问。经实际运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数据,提供数据的分析应用,为温室气体核算和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提供科学数据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系统基于VF语言,应用数据库技术,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规范操作和快捷运算,科学地反映特定区域内各部分横向之间生态环境状况的优劣等级以及同一部分纵向年度之间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系统直观的操作方式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效率,特别是系统对3S软件导出数据的统计功能,有效的促进了3S数据在生态状况评价中的应用。本文概要介绍了系统的组成、结构、数据库以及系统的功能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Windows Mobile技术的环境监测数据外业采集系统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平台上环境监测数据外业采集系统框架,以SQL Server Compact3.5数据库技术存储、管理现场监测数据,通过SQL Server复制技术将数据汇交到监测站的中心数据库中。提出了综合场景信息与业务因子监测数据同步(准同步)采集、一体化管理、关联分析、复合应用的集成应用思路。举例展示了系统配置和软件代码实现。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数据管理系统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数据的特性和管理需求,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关系型数据库有效集成的数据管理系统框架,实现对页岩气开发区域水环境、土壤环境、环境空气及污染源负荷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分析与评价,指出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是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由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水质预警预报子系统、数据输出子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组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的水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该系统的实际需求,阐述了开发该系统应该具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WEB数据库的ASP开发技术,设计了网络数据库公文查询系统的查询方案,已建立的公文数据库采取HTTP传输协议,应用WWW信息发布方式,实现了甘肃省环保局避域网内公文的共享,从而为网络技术在未来环境信息网络数据库数据的发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汪剑 《干旱环境监测》2009,23(2):122-124
污染源普查数据是重要的基础环境数据。基于普查数据建立污染源数据分析系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监管。通过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开发应用,可最大限度发挥普查数据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系统的ETL架构,以此实现与污染源普查数据采集阶段数据库的衔接,利用污染源普查原始数据库按业务需要开展灵活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MapX的污染源普查GIS软件开发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污染源普查数据面广量大,且含有准确的地理信息,但国家统一开发的普查数据应用软件中没有集成GIS分析功能。东台市环保局在对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应用中,以Delphi为编程工具,调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基于MapX实现了一款简易的污染源普查GIS应用软件,介绍了MapX特点及其应用、数据接口方法及系统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9.
一、系统构成 本系统采用DBASEⅢ语言,在PC/XT机上实现,共有文件167个,319K字节。数据库文件有三个:(1)基本情况库TUA·DBF(存放各采样点的基本情况要素);(2)必测项目库TUBC·DBF(存放样品的16个必测项目的分析数据);(3)选测项目库TUXC·DBF(存放主剖面样品的48个选测元素的分析数据)。各库之间通过关键字段“样点总编号(YDZBH)”设立关联(RELATION)。 系统共有建库、查询、修改、删除、计算、数据库整理、数据库检查、复录入等八项功能。由于只有主剖面样点才有选测项目数据,所以在系统主菜单上专设一项“有关选测项目”,当系统进入“选测项目”子系统后,同样有上述八项功能来处理选测项目数据。因为结构功能类似,本文不另赘述选测项目子系统。 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框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国内环境噪声监测仍沿袭着"仪器放点"、"数据整理"、"计算机录入"等旧的一套监测模式,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没有留存原始声级数据.文章介绍的用计算机实现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比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文中对监测系统的功能要求、系统构成、系统软件以及系统的先进性作了简要的说明与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多源环境监测信息交换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境监测系统现有的污染源管理、饮用水管理、噪声管理、自动监测管理等信息系统存在异构化、多源化等现象,造成数据重复录入、数据不一致、资源浪费等问题,展示了一种数据交换模型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介绍模型的数据抽取、数据封装、数据传递、数据解析、数据映射、校验和转换、数据接收等多个环节。该数据交换模型已成功实现与多个外部业务系统数据对接,现每天采集的数据超过5 000条,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广州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州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分为子站系统和中心控制数据接收平台系统丽部分.子站系统利用串口通讯采集仪器数据及状态标识;为确保中心系统的数据接收,系统通讯采用ADSL宽带和无线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并设立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协议;子站系统的可视化界面与远程控制软件结合,可随时对子站进行监控;采用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完成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管理和风险评估污染场地,结合调查和评价应用中的管理工作流程,对污染场地数据库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数据标准的制定、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和数据表设计等;同时具体介绍了调查与评估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设计目标、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等内容,为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共享应用的环境监测GIS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监测GIS平台是应用GIS理论及工具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提供空间数据处理的专项应用共享平台,其建设过程往往包括3个部分:搭建环境监测GIS平台应用框架、建立环境监测GIS数据库、开发满足GIS集成需要的网络式服务组件。文章立足于环境监测共享应用,介绍了建立环境监测GIS平台数据库的基本方法,探讨了环境监测GIS平台的主要应用功能,分析了平台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要点。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监控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浏览器/服务器型数据库技术,开发福建省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监控系统.利用档案库内的数据,进行综合、区域、项目等全方位、多功能查询,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测实验室认可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简称《准则》)实施中关于有效性评价实施不到位、关注实验室法律文本的法律性、把握不符合项的实施准确性、实验室CNAS能力验证、测量不确定度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从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实际出发,深刻理解《准则》的管理要求和作用,以《准则》规范实验室行为,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