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本国水资源极端匮乏的问题,新加坡在20世纪末提出新生水(NEWater)技术路线,经过处理的污水可达到饮用水标准,NEWater的成功不但解决了新加坡水资源问题,同时通过产业与科技联动,打造了完善的水科技及产业创新体系,新加坡也因此成为世界闻名的"水务枢纽"。本文对新加坡NEWater发展历程和关键决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完善的法规体系、科学的政府架构、重大工程整合多方资源、重视品牌与推广,是新加坡水务管理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污染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环保产业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引领产业升级和各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以齐齐哈尔市环保产业发展为例,对老工业基地发展环保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保产业投融资渠道期待拓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力 《环境》2007,(7):20-22
按照国家有关规划,环保产业不仅要服务于传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同时也要成为实现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引领产业升级和各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物质手段.虽然被国家列为优先发展产业、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投资占GDP的比例不断得到提高,然而,环保产业的发展与突破已遭遇了投融资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正>"水十条"对于环保产业来说,将带来无限商机。然而"水十条"提出的量化指标以及环境质量考核标准,意味着水处理行业要求更高的环境服务水平。企业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需要在核心设备、技术以及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不负众望、姗姗来迟,‘水十条’必将促进环境产业大发展。"5月15日,在E20环境战略沙龙(广州)——"水十条"的解读与环境产业发展论坛上,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表示,《水污染防治法》(简称"水十条")将进一步拓宽水环境产业需  相似文献   

5.
对新加坡而言,水资源关乎国家存亡。为解决国内水资源匮乏问题,该国规划实施了高效的水资源供求管理措施,制定了国家水环境管理发展战略。除高效的集水区外,其水管理策略结合海水淡化及运用先进技术制造新生水。新加坡的水资源管理取得成功的经验,给我国城市水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本文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从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入手,参考环保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政府引领,技术支撑和市场决定三个角度,对发展环保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川泡菜产业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泡菜近年来已成为四川省农业支柱产业,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但传统的泡菜生产工艺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环境保护要求。从四川泡菜产业发展现状和环境保护要求出发,对泡菜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含盐废水减量化和回收综合利用的对策措施,并应尽快完善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加快清洁生产技术的推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产业部门水足迹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水资源是中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中国产业部门水足迹及其强度进行定量核算,分析其演变趋势,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及政策完善三个角度剖析中国水足迹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07 年间中国各行业完全水足迹强度的年均下降率约为9.1%,而大部分行业的水足迹却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14.2%。1997、2002、2007 年中国以贸易形势输出的虚拟水总量占完全水足迹量的比例分别为12.0%、14.6%、22.5%,呈递增趋势且均高于输入总量。中国各部门水足迹强度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节水技术的发展、节水管理政策的完善、产业间的经济联系。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是导致水足迹上升的决定性因素。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不合理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总量的扩大化是导致虚拟水呈现输出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探寻节水技术的新方向,利用部门间经济联系转移部分行业节水压力,完善发展中产业的节水措施,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实施地区性虚拟水贸易战略是中国节水政策的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设计是创造力的集成和综合,创新设计体现了知识、技术、人文艺术和经营管理的融合.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和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创新设计要先行。  相似文献   

10.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富含二噁英、重金属和可溶盐,属于危险废物,需进行无害化处理。但当前垃圾焚烧产业普遍存在“重烟气、轻飞灰”问题,造成飞灰处置技术和能力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综述了飞灰的产生、物化特性以及处置技术。重点介绍了当前普遍采用的3种处理方式以及技术应用难点,包括螯合稳定耦合填埋、水洗脱盐耦合水泥窑协同处置和熔融玻璃化处理等,以期为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置行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