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执法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是继《环境保护法》修改工作之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又一大法治成绩。《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客观回应了当前社会对蓝天白云的渴求,用环境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以及大气污染的现状,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创设相关章节,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污染问题,其修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现实经济特征。与此同时,基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依然没有达到学界所期望的高度,留有遗憾。本文通过对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解析,分析其创新和不足以及与《环境保护法》的协同化,以更好地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主要问题法规体系不健全,环境执法无法可依中国环境立法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其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虽然出台了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中关于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限期淘汰"黄标车"的要求,促进"黄标车"淘汰更新,保障机动车  相似文献   

5.
姚莹 《环境保护》2014,(18):55-57
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减排形势严峻,如何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本文基于对我们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其他法规对温室气体排放规制的分析研究,以及对2014年9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有关温室气体条款的解读,对正在经历第三次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温室气体的规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新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后修改的第一部单行环境立法,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被社会各界寄予了厚望,各界也在该法的修订过程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以新《大气污染防治法》颁布为契机,对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取得的种种进步进行阐述,进而明晰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对于我国新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完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施行,下文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尽快修改现行《大气污染防  相似文献   

8.
正基础性法律缺位目前在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与治理领域,中国已分别通过并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作为各自领域内的基础性法律。相较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的立法体系的初具规模,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进程则相对滞后和较为缓慢。最早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分别是1987年和1984年制定的,随后《大气污染防治法》又经1995年修正、2000年修订、2015年修订。《水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9.
孙强  赵胜军  唐慧 《交通环保》2001,22(4):25-27
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并且机动车的噪声污染及废旧汽车的废物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主干,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辅助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法规体系,但在管理思想及管理手段和管理环节上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单位或个人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应承担的行政、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承担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责任者须有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第二,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人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行政法规有关行政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者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及其领导者、直接责任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公民,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自然人和法人)。 对应负行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的惩罚措施,称行政制裁。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行政制裁分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05,(11):74-7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污染源监管,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预防污染事故,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绿色简讯     
全国人大立法:污染空气最高罚款50万元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事业单位可处以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罚款。修正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把防止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放在首位,规定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对饮食服务企业限期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它清洁能源。此外,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  相似文献   

13.
委托监测服务一、委托监测的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省物价局《江苏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二、委托监测的范围和内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三、委托方需提供的资料1.污染源资料;2.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3.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流程、运行和管理情况;4.与污染有关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方面的资料;5.需要作评价的报告由委托方提供评价标准(特…  相似文献   

14.
国内     
《环境保护》2014,(18):6-7
国务院法制办就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同时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征求意见稿》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及违法排污行  相似文献   

15.
如何完善落实排污许可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14,(14):17-21
三十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排污许可制度建设。2014年4月修订通过的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对该制度的定位不够明晰,《大气污染防治法》与《水污染防治法》关于排污许可证管理主体的规定明显不一致,在许可条件、许可程序、责任承担等方面也无法可依。为保障我国今后治污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务之急,是在明确排污许可制度定位的基础上,加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使之与《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衔接一致,并加快制定排污许可证条例以及相关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这次煤炭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是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煤炭环保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实现“九五”环保目标的措施;总结1995年和部署1996年的环保工作;也是为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形势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背景,围绕新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的主要内容,重点就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责任制、强化大气环境监管、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燃煤和能源大气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扬尘大气污染防治和提高违法成本等方面,从立法必要性、重点内容解释等方面详细解读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旨在向各级环保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公众解释新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新要求、新规定,从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顺利实施,促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1999,(10):6-9
编者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大气环境,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指导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工作,1999年6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部、国家机械工业局联合发出“关于发布《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1999]134号),要求各地遵照执行。本刊全文发表文件发布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其所附的技术指南,为读者提供执行依据.1总则和控制目标1.1为保护大气环境,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技术政策,1.2本技术政策的适用范…  相似文献   

19.
抓住重点加强法制为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服务宋健今年各省市、各部门的环保工作比较深入务实,取得了新的实绩。第一,环境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法(修定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经发布,《水污染防治法》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发布了...  相似文献   

20.
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宏 《环境导报》2000,(5):42-4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物 ,管理社会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