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铀矿通风     
铀矿井下对人体的主要放射性危害是氡及氡子体。铀矿的经验证明,井下放射性危害是完全可防的;防止井下氡及氡子体危害,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是通风。在这方面,铀矿与伴生放射性元素的金属矿和稀土矿之间,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我们刊登这篇文章,介绍铀矿通风的一般知识和设计方法,希望引起有关单位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探索和寻找出适合冶金系统这类矿山特点的风量计算和通风方法,提高通风管理水平,促进井下放射性防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矿山工程中,常常由于井下情况变化,矿车往返运输和溜子头装卸等原因,造成粉尘对进风流的严重污染,大大超过《矿山保安规程》对矿井入风含尘量不应大于0.5毫克/米3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防止措施,以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 北京矿务局城子煤矿井下为负压通风,其中3#斜井为原煤提升及进风混合两用。由于该斜井采用箕斗提升井下原煤至地表,造成3#斜井进风流含尘浓度终年高于国家卫生标准20倍左右,直接影响了整个矿井的防尘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工人师傅根据该矿的具体情况,一起研究确定利用金属网水幕来净化风流。 这个斜井底有一个长…  相似文献   

3.
压入式通风系统的矿井,由专用入风井送入井下各中段的新鲜风流是通过主要运输巷道送到采区的。由于主要运输巷道行车频繁,安设隔断风流或限制风流的通风设施,在管理上非常不便。不少压入式通风系统的矿井,井底车场漏风严重,有效风量率很低。有些矿山在入风石门与中段沿脉巷道的交叉口处,安设引导风流的导风板,使风流面向采区,背向井底车场,并提高出风口风流的速度,利用风流动压的方向性,使风流分配状况得到很大  相似文献   

4.
某大型铜矿山通风系统复杂,井下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井下安全生产。为此,对该矿山的通风系统进行全面调查测定,总结矿山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计算机模拟解算优化分析,通风网络结构优化分析、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优化分析等技术,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提出了最优的通风系统改造方案。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可视化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井下通风系统的变化及时更新,进而在第一时间反应井下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维护通风系统的稳定,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现场实施结果表明,有效地解决了井下深部风量不足,风流分配不合理等难题,确保了生产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冶金矿山在调整通风系统过程中,采用了若干种独立通风的分流式网路结构,例如,棋盘式、上下行间隔式、平行双巷式以及梳式网路等等。这些分流式网路结构都有专用的回风道,对解决中段间、采场间风流串流,防止风流污染,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建立独立通风的分流式网路结构,比一般的非独立通风的混流式网路(即各中段无专用回风道或回风天井的网路),需要多开凿和维护相当数量的专用回风巷道。是否所有的冶金矿山均需建立独立通风的分流式网路结构?采用非独立通风的混流式网路的矿山应如何提高该种网路的通风效  相似文献   

6.
要爱护井下的通风设施风门,是煤矿井下的通风设旋,它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日夜守卫在井下进风流与回风流的交汇点上,不让新鲜风流“偷懒”跑掉,也不让污浊风流越雷池一步,保证了矿井的安全和职工的身体健康。煤矿井下环境特殊,井深巷远,不安全因素多。为了创造井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矿井综合防尘技术措施配套,净化掘进巷道入风流特别是串联通风工作面入风流,创造安全卫生的生产作业环境,保障工人身体健康,促进安全文明生产,双鸭山矿务局防尘科同佳木斯防爆配件厂联合研制了MAD—Ⅱ型风流净化器。这种风流净化器是净化矿井风流的专用设备,对于抽出式通风、抽压混合式通风又是一种轻便而理想的除尘器。经过半年多的井下工业试验和技术测定,获得了良好的除尘效果。最近在全国煤炭系统十四个标准化矿井防尘装备审订会上被列为综合防尘配套产品。  相似文献   

8.
铀矿开采过程中氡不断地从矿岩裂隙、含氡矿井水、以及采空区和废弃巷道中析出.氡是铀矿开采中的主要有害因素。因此,铀矿井的通风不仅要为井下工人提供新鲜空气,创造舒适的工作条件,而且也是排氡的重要措施。在开采过程中,采掘工作不断扩大,采空区和废弃巷道越来越多,通风降氡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铀矿通风的任务,一是供给矿井新鲜空气,排除炮烟和其它有害气体,二是稀释和排除矿井中的氡气及其子体。因此,铀矿需风量一般比冶金矿山大。但是,铀矿的规模一般比冶金矿山小,所需风量也就比较小。我国50年代至70年代建设的铀矿山,其主扇风机基本上是参照冶金矿山选用的,给铀矿生产带来了风量不足和风压过于富余的所谓“大马拉小车”的问题。据统计,我国铀矿万吨矿石耗风量是英国的2.8倍,加拿大的2.04倍,法国的1.5倍,我国冶金矿山的3.1倍。我国铀矿主扇效率也很低,最高仅为59%,最低的只有15%。可见,铀矿通风能耗浪费大,节能大有可为。铀矿通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抽出式通风系统需风量大,通风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们对三十个金属矿山井下氡危害的调查,大部分矿山井下氡及氡子体浓度,在独头巷道区普遍要高于贯穿风流区,尤其是不通风的独头巷道,氡积累浓度值超过允许标准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局部通风虽然是降低独头巷道中氡子体浓度的有效措施,但是,并下空气污染状况不同,按排尘及排炮烟的要求所采取的局部通风措施,并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指导铀矿井下独头巷道掘进面爆破后通风排氡与排炮烟的设计与管理,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和置换通风理论,建立独头巷道内抛掷空间和风流末端氡及炮烟浓度随通风时间变化的计算模型。分析岩石铀品位、通风风量、岩壁氡析出率和巷道长度对氡浓度的影响,以及通风风量对炮烟浓度的影响。利用所建模型,分别提出满足氡浓度和CO浓度限值条件下,独头巷道排氡与排炮烟的理论最短通风时间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由最短通风时间计算方法得到的排炮烟与排氡时间有差异,建议巷道爆破后的最短通风时间取二者中较大值。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冶金矿山坑内通风防尘设计参考资料》审查会于1977年9月6日至16日在广西平桂矿务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冶金部所属生产、科研、院校和设计单位的代表,还邀请了科学院、煤炭部、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化工部部分有关生产、科研、院校、设计单位的代表,共122人。会议按照送审稿的章节内容,划分为六个小组进行专题审查。会议还就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通风、井下柴油设备废气净化、井下火灾时的风流控制、通风网路图解法、电子计算机在解算通风网路中的应用、含铀  相似文献   

13.
金川公司二矿区通风系统风流非定常流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上 ,矿井的风流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 ,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风流就处于非定常状态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 ,控制风流状态 ,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 ,开设课题研究 ,建立了井巷内空气非定常流动能量方程和通风网络中非定常流动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模拟出矿井通风系统内非定常状态下任意时刻、任意位置通过风量。通过对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机站风机开停和风门开关引起通风系统风流的非定常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 ,得出了受其影响区域内风流状态的变化规律 ,并为其采取通风措施和控制风流状态 ,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十三、怎样计算铀矿井通风所需风量? 铀矿山通风所需风量,主要按排除氡及其子体计算。按排氡计算,即根据矿井氡析出量和回风流中最高允许浓度计算。按排氡子体计算,即根据矿井中氡子体浓度、通风体积和完全换气时计算。这两种计算方法如下: 1.按排氡气计算所需风量根据稀释和排除矿井氡计算所需风量,设计中一般只考虑氡的主要来源(即从矿体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矿山溜井卸矿过程中粉尘浓度高、现有粉尘治理效果不佳的难题,以某金属矿溜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分析溜井卸矿时粉尘的产生机理、粉尘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基于溜井口产尘现状,研发新型复合除尘净化系统,并在该矿山溜井口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后对溜井粉尘除尘效果显著,进化后气流的粉尘浓度控制在2 mg/m3以内,可作为井下通风系统的进风风流,有效地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风流利用率,在矿山生产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梆县铀矿和云南锡业公司矿山为例,对铀矿山与非铀有色金属矿山的职业危害问题予以阐述。湖南省梆县铀矿是我国第一批铀矿山之一,1955年勘探,1958年建矿,1963年投产。1962年,先后在铀矿勘探和矿山建设工人中发现一批矽肺病患者,且发病率相当高,勘探队工人平均发病率8.8%,矿山工人为2.88%。梆县铀矿自1976年发现第一例矿工肺癌起到1990年底,共发现矿工肺癌30例,肺癌平均发病率为133.3/10万。  相似文献   

17.
矿山井巷的密闭墙是切断风流,防止风流短路,漏风和烟尘蔓延的井下通风构筑物。密闭墙的严密程度对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合理性有很大的影响。衡量密闭墙严密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它的漏风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密闭墙漏失的风量米~3/秒或米~3/分。量测密闭墙漏风量,往往因风速太低读不出准确的数值,误差比较大而得不到精确的结果,至今还没有一个较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预防煤矿井下巷道贯通后瓦斯事故,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方程理论,研究煤矿井下巷道贯通对风流方向的影响。基于空气静压、速压和位压在流动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运用流体能量平衡方程建立煤矿井巷通风过程中流经任一巷道断面的风流总能量方程,进而提出煤矿井下巷道贯通后风流方向预判理论,给出2种不同贯通情况下风压能的测定方法,并以屯宝煤矿为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巷道贯通后风流方向预判理论,能够准确判定煤矿井下巷道贯通后的风流方向,进而减少瓦斯事故发生率,提高矿井通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温逐渐升高,煤矿井下高温热害日趋严重,导致事故率上升,严重制约了矿山开采向纵深发展。针对东山煤矿1231采煤工作面的高温环境,应用矿井热环境理论和矿井通风技术,分析风流自地面流向1231采煤工作面过程中风流温度的变化,得出各种热源对矿井风流升温的影响,为防治热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增加风量、改变工作面通风方式等几种降温技术,工作面平均温度从28.41℃降低到26℃,降温效果明显,有效地改善了1231采煤工作面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0.
周志杨    晏江波    王海宁    张迎宾    梅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6):48-53
为了解决因行人、运输较频繁或易受爆破冲击波影响等而导致传统风流调控设施使用受制约的难题,通过分别对单、多机阻隔、增阻、引射型矿用空气幕模型进行理论推导与分析,提出应用多功能的空气幕来替代传统风流调控设施。针对某矿山通风系统存在的风流短路、有效风量率低、冬季井筒结冰等问题,拟采用多功能空气幕来建立柔性风门、风窗,并应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软件中风机选型功能,将初步选定的空气幕经数字化处理后,优选出使用效果最佳空气幕型号、布置方式、安装位置,从而有效、可靠的对井下风流进行调控。应用结果表明:井筒结冰与风流短路等现象得到了有效、稳定的控制,通风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可持续化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